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短肢剪力墙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预应力度、连梁特性及墙肢特性等设计参数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短肢剪力墙抗侧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设计建议.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RAIN-2DX中的纤维单元、梁柱单元、连接单元及自编的05单元,建立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短肢剪力墙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使用静力弹塑性分析及能力谱法对新型剪力墙进行了多参数分析.新型剪力墙中因采用了后张有阻尼干性连接,具有了自恢复能力,即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墙肢翼缘宽度、肢长、预应力筋面积的增加可大幅提高新型剪力墙的抗侧能力.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使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短肢剪力墙获得良好的抗侧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PRESSS(预制抗震结构体系)研究计划中不同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湿性连接的干性连接方式,并利用其中的后张无阻尼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剪力墙.新型剪力墙中因采用了干性连接,具有了自恢复能力,即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确定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合理的假定提出了设计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RAIN-2DX中的桁架单元及纤维单元建立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剪力墙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其验证了设计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PRESSS(PREcast Seismic Structral Systems)研究计划中不同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湿性连接的干性连接方式,并利用其中的后张无阻尼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剪力墙。新型剪力墙中因采用了干性连接,具备了自恢复能力,使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介绍了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DDB)的分析流程,并提出基于DDB法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剪力墙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两个由短肢墙、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和梁组成的空间组合体结构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采取两种不同构造方案共计4个顶层端节点的受力性能、传力机理以及进入节点区梁、墙肢钢筋的实测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肢墙顶层端节点上部钢筋的粘结环境很差,梁端受弯屈服后,随着反复荷载作用,充分受力的负弯矩梁筋极易在节点顶部发生粘结退化甚至粘结失效,这种梁筋粘结明显退化和失效将对组合体的整体抗震性能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短肢墙顶层端节点的传力机理不同于普遍框架柱节点,桁架机构是这类节点的主导传力机构;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短肢墙顶层端节点的构造措施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危永煜 《山西建筑》2004,30(2):30-30,122
介绍了装配式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沉淀池的特点,并就其工程结构外形与主要施工工序作了阐述,提出了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浅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颉  师峻岭 《山东建材》2001,22(2):37-38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改进了通常的后张法预应力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及耗能方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破坏方式比较合理,抗震能力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无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管是一种新型的排水管道 ,通过试验测试了管壁中预应力筋的作用效果及管道的抗水压能力。测试结果表明 ,无粘结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可以满足设计水压要求 ,并且相对于同样尺寸和配筋量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管 ,可以大幅度提高对内水压的抵抗能力。与同样等级的三阶段成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相比 ,可以减少钢筋用量 ,简化施工工序 ,提高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的新型管道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位于青岛市李村河入海口,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8万吨,于1996年5月开工,有8座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砼水池,其中2座内径Φ30000mm,高4500mm,壁厚200mm,6座内径Φ38000mm,高4760~5550mm,壁厚250mm,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今将施工中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砼的施工控制与读者切磋,不当之处敬请指教。1材料选择(1)无粘结钢绞线选用天津钢铰线二厂生产的1×7-Φ15.2mm标准型,fptk=1470N/mm2(2)本工程选用中国科学院建研所研制生产的单孔夹片…  相似文献   

10.
锚具是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关键部分之一,由于锚具的位置通常从混凝土端面缩进一定距离,前面还预留一个凹槽,需要进行封闭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预应力防腐蚀的薄弱环节,所以对锚具的封闭保护至关重要。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保护。并将切断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规定长度(不得小于30mm)的无粘结筋及锚具上的油脂清洗干净,用专用密封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封闭;或在夹片及无粘结预应力筋端头外露部分涂专用防腐油脂或环氧树脂,并罩塑料帽进行封闭,然后浇筑封端混凝土,具体作法见图7。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仍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6个混合装配无粘结预应力梁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虑了初始预应力度、后穿非预应力筋的强度、面积和不同加固方法等参数变化。试验表明: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的梁,在耗能和承载能力等方面比全预应力装配构件有所提高,加固后构件自恢复能力仍然较强(残余变形小),在较大非线性位移下试件破坏较少。文中分析了加固与未加固试件的恢复力特性、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与试验参数的关系,为其今后在地震地区的施工和设计提出一个经济、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祥翔 《中外建筑》2010,(5):171-173
在超长的地下室墙体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抵消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从而提高墙体的抗裂性能。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地下室外墙结构裂缝控制中的构造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了一榀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和现浇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框架中节点相比,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角钢上,梁、柱构件及预应力筋基本保持弹性;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的残余变形远远小于现浇节点,能量耗散系数约为现浇节点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二跨连续梁的特点 ,对两跨对称抛物线布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单跨集中加载试验 ,并与两跨对称集中加载的试验进行了对比 ,共计做了 4根连续梁的试验 ,研究了布筋方式和荷载形式对无粘结预应力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性能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试验模型,采用等代框架的有限元方法,应用带刚域的弹塑性杆单元来模拟短肢剪力墙的连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轴压比、墙肢高厚比、连梁跨高比等参数不同的短肢剪力墙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对短肢剪力墙弹塑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墙肢截面和配筋率一定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加,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提高,位移增大;而在墙肢高度不变时,随着墙肢高厚比的增加,短肢墙的承载力降低,位移结果离散;在连梁跨度不变情况下,随着跨度增加,短肢剪力墙承载力降低,延性增大。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短肢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榀2层两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拟动力试验,采用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l Centro地震波激励加载,了解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动力性能和变形能力。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有着较强的变形恢复能力,加载至框架屈服,卸载后变形基本恢复。采用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考虑节点半刚性对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求出其位移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