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勇  侯洁  白杨  夏云  秦志光 《计算机科学》2013,40(2):103-107
用户对P2P网络安全性的需求刺激了信任模型的发展。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馈相关性的动态信任模型—CoDyTrust。其在时间帧的基础上,采用虚假信任过滤机制和信任聚合机制,并在信任值计算中引入信任相关系数、信任遗忘因子、滥用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度等,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这些模型因子,在准确评价节点对不同资源信任的同时,实现网络中恶意行为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DyTrust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中节点行为,准确检测恶意节点,有效抵御振荡、撒谎和合谋等攻击。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网络传输安全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信任评估模型的节点可信安全路由协议。采用惩罚因子和直接信任值交互次数更新,防止恶意节点的暴力攻击以及伪装攻击;采用基于推荐节点的推荐信任可靠度,阻止恶意节点对其他节点的群体诽谤。仿真结果显示,与IASR中典型的信任评估模型相比,采用的模型在恶意行为防御性能上优于IASR信任评估模型;与实时可靠的THTR路由相比,采用的路由方法在丢包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吞吐量以及路由开销上有着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文件共享网络里面,为防御节点的恶意行为引入了信任机制,随着信任机制的应用,恶意节点逐渐呈现团伙式的攻击,使现有的信任模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团伙式的恶意服务,本文提出的信任模型,通过研究主观逻辑理论构建出推荐传递关系网络,结合恶意行为即时检测,来确定节点的信任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模型可以有效地防御协同攻击等恶意行为。  相似文献   

4.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层路由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林涛  洪磊  张娜 《计算机工程》2010,36(23):101-10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不能有效地检测出恶意节点攻击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路由的信任模型。该模型能发现来自网络内部攻击的恶意节点并将其排除,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TLEACH协议相比,在恶意节点攻击时,该模型的敏感性提高了5%,信任值幅度增加了10%。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模型极少考虑针对信任体系本身的攻击,因此提出了一种防御信任体系攻击的信任评价模型(DTSA)。首先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直接信任,并利用控制因子来降低开关攻击节点的信任值域范围。其次对推荐信任进行过滤与权重分配,降低恶意节点对间接信任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在计算综合信任时,为历史信任设计了自适应权重,抑制了恶意节点信任值的快速上升。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开关攻击节点的平均信任值下降了16.4%,坏嘴攻击和串谋攻击所造成的平均误差分别由0.118和0.101降低到了0.051和0.039。因此,本模型能有效地处理信任模型攻击,提升信任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车联网中传统认证机制一般用于抵御来自于外部的攻击,而源于内部的攻击同样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威胁网络安全。为有效而快速的识别内部恶意节点,通过建立一种基于主观逻辑模型的信任机制,对网络中节点通信行为进行监控,并与信任值关联,创建WSLT算法对车辆可信度进行评估。引入加权计算的思想,把信任值过低的节点判断为恶意节点,并隔离出...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检测数据传输的可信性,提出一种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WSN可信路由算法。算法提出一种防范针对信任模型攻击的轻量级信任值计算方法,并在簇头选举与簇间多跳路由中引入信任值,避免恶意节点降低网络安全;簇间多跳阶段中,对邻居节点的位置因子、距离因子、信任值及剩余能量等参数进行融合判决,构建最优数据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自适应剔除网络恶意节点,防范恶意攻击,最大化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邬迎  高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1,38(1):116-120,134
为解决时延容忍网络中恶意或自私节点严重影响网络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信任管理的时延容忍网络数据转发方案。通过计算节点信任值先滤除网络中的恶意节点,再执行数据转发行为。根据节点的转发行为以及它们的能量消耗信息计算出直接信任;邻居节点推荐的信息融合间接信任和推荐信誉计算出推荐信任;融合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得到节点总体信任,并利用信任记录窗口对节点信任值进行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消除时延容忍网络路由的不正当行为,在数据包传递率、开销和时延等性能上均优于RBTM方案、CWS方案和SPRAY方案。  相似文献   

10.
邬海琴  王良民 《计算机科学》2015,42(8):157-160, 174
针对车联网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且相比传统移动自组网络更易受到恶意车辆发起的内部攻击等问题,在当前贝叶斯假设的信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车联网高速移动中快速检测恶意节点的要求,加大否定事件的影响力度,提出了用于评估车辆节点行为的信任模型;在综合推荐信任值时,引入了“推荐信任距离”作为推荐信任的信任度量,预先排除恶意推荐意见,并有效防止车辆的串通攻击。与现有的基于信任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加快了检测速度,并简化了推荐传递。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快的检测速度,从网络丢包率和恶意节点检测率可以看出此信任模型对检测恶意节点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贝叶斯决策的自组网推荐信任度修正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星  黄松华  陈力军  谢立 《软件学报》2009,20(9):2574-2586
在分析了信任评估过程中攻击手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根据推荐偏差度修正对推荐的信任度方法.使用贝塔分布描述推荐偏差度,依据最小损失原则修正对推荐的信任度,并将具备推荐信任修正机制的信任模型运用在自组网的路由协议中,以便优化路由选择.MATLAB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抵御一些针对信任管理的威胁并提升信任管理的正确率,进而提高自组网环境下检测恶意节点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恶意或妥协节点导致通信数据被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簇头的反馈信任模型,以保障数据在传输、感知以及融合等环节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利用节点间直接交互结果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同时考虑通信、数据感知和融合信任,通过贝叶斯公式评估邻居节点的通信信任,使用时间滑动窗将节点历史信任作为直接信任的补充,动态调整直接与间接信任权重使综合信任评价更客观和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入双簇头交互监测和基站信任反馈机制,主簇头和监督簇头根据本地数据空间相关性独立评估成员数据感知信任,基站利用双簇头数据融合结果的时间相关性评估数据融合信任,并将最终信任结果反馈到所有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检测异常数据和恶意节点,成功抵御选择性转发攻击、伪造本地数据攻击以及伪造融合数据攻击,在网络安全与能耗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选择性转发攻击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多跳确认和信任评估(MHA-TE)的选择性转发攻击检测方法.MHA-TE方法利用基于源节点的请求响应形式的多跳确认方案,通过源节点发送请求包、中间节点回复响应包的方式确定路径中产生恶意丢包行为的节点,进而将被检举出的恶意节点作为信任评估的参数更新标准,运用Bate分布建立信任评估模型分析各个节点的交互情况,确定路径中各节点的信任值,并将更新后的信任值与对应的信任值阈值比较,进行恶意节点的判定.该方法结合多跳确认和信任评估的优势,能够解决路径上多恶意节点误警率高和静态信任阈值适应性差以及检测率低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Two-hops方法、MLCM方法和ITEM方法,MHA-TE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检测恶意节点,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警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14.
对等网(P2P)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节点之间的交互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具有较小的重复交互性,导致其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确定。提出一种基于选择节点的P2P网络信任模型,通过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得到节点综合信任值。选择推荐节点时,使用推荐节点与交互节点信任值相似度作为标准,以其信任差值最小的推荐节点作为被选择节点;同时,针对共谋团体的团伙欺骗,提出连带惩罚机制以及对提供可靠消息节点的奖励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具有抗恶意节点攻击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汪胡青  孙知信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42-144,147
对目前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信任模型在考虑恶意节点方面存在欠缺。为此,分析恶意节点的恶意行为,综合已有模型的优点,根据信任值的“慢升快降”与直接信任度影响更大的原则,针对控制恶意节点提出一种新的信任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中信任度的改变值与每次交易的资源大小有关。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提升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 the issues such as limited bandwidth availability, dynamic connectivity and so on cause the process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o be more complex. The nodes that monitor the malicious nodes should have necessary residual bandwidth and energy and should be trustabl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warm-based efficient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MANET. In this technique, swarm agents are utilised to select the nodes with highest trust value, residual bandwidth and residual energy as active nodes. Each active node monitors its neighbour nodes within its transmission range and collects the trust value from all monitored nodes. The active nodes adaptively change as per the trust thresholds. Upon collaborative exchange of the trust values of the monitored nodes among the active nodes, if the active node finds any node below a minimum trust threshold, then the node is marked as malicious. When the source receives alert message about the malicious node, a defence technique is deployed to filter the corresponding malicious node from the network. By simulation results, w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ici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echanism for MANET.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具有分布式特性,导致移动自组网容易遭受攻击。为了增强移动自组网的安全性,建立一套适合自组织、无认证中心的节点信任评估模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提出了一种移动自组网中基于多约束和协同过滤的动态信任机制。其主要思想是在根据节点自身的经历的基础上,采用一个带多约束的信任更新算法来评估直接信任。其中:时间衰减因子保证了信任度随时间进行衰减;奖励因子保证了良好的节点应受到奖励;惩罚因子保证了恶意节点应受到惩罚。另外,采用协同过滤技术来评估推荐信任,以此来阻止不诚实的推荐。通过定量评估分析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Bayesian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节点之间的信任度和提高移动自组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任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奎  訾冰洁  姜国海  刘旸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346-334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云的信任模型没有考虑到节点间信任关系的时效性,其信任合并采用直接求平均的方法也不符合人的直观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任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节点的近期行为表现给历史信任云和近期信任云分配相应的权重,同时利用相似度对直接信任云和推荐信任云进行了权重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抵抗恶意节点的多种攻击行为,而且能够实时、准确地发现恶意节点,较原模型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