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的矿山事故原因分析局限于对作业人员的"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的分析研究,而未深究事故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出发分析矿山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广义不安全行为的角度,论述作为矿山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个体层面的不安全作业行为、矿山企业层面的不安全管理行为以及政府层面的不安全决策行为,分类例举了3类49种不安全行为;基于人的行为产生机理,从个体因素、企业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了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从各级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角度分析了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建立深层次的事故预防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事故轨迹交叉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把人的行为分为安全行为和事故行为,而事故行为又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不作为行为,并结合煤矿事故案例,阐述企业中各个层次的人员都存在人的不作为行为,指出正是人的不作为行为导致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从而对事故轨迹交叉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解释工作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如何产生的,认为人的不作为行为才是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它给事故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不安全行为研究的难点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庆仁  宋学锋 《中国煤炭》2006,32(11):62-63
认为煤炭安全生产中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我国煤炭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人的心理复杂性、人的行为复杂性、组织行为复杂性等问题是阻碍目前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所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可用于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和揭示。  相似文献   

4.
曹杨  纪洪广  由爽  周启明 《金属矿山》2016,45(10):161-164
依据工程爆破事故频发的现状,提出构建爆破事故理论模型的必要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爆破事故理论模型的关键。基于人的行为原理及行为模型理论,从物质环境因素、爆破作业量、周围其他人的不良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存在对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并提出了基于人行为、心理的爆破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根据爆破事故模型,提出切断事故链是预防爆破事故发生的原则,爆破事故预防对策从控制人员不安全行为和防止“接触”两方面入手。爆破设备引入不安全行为的自动识别及纠偏、爆破闭锁功能的设计,有利于消除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避免爆破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矿山生产中引起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运用“人体生物钟”预测人的不安全行为“临界日”,可以实现对事故的事前有效控制,该方法对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煤》2015,(11)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文章通过有效的动态安全管理法,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刘长林 《当代矿工》2010,(11):23-23
事实证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两个直接原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比,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人的不安全行为最为明显的表现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据统计,“三违”行为造成了80%以上的煤矿事故,有些“三违”行为虽然没有直接造成事故,但却给煤矿安全埋下了隐患。“三违”行为是煤矿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如果说屡禁不止的“三违”行为是威胁煤矿安全的潜在杀手,绝非为人耸听。  相似文献   

8.
着重对2006到2010年所发生的煤矿特大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真正机理是人的不安全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分析各项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该文即从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出煤矿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进而对煤矿工人的违章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福胜  毕建乙 《中州煤炭》2018,(1):27-30,35
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危险行为,综合行为安全理论与安全管理学方法,阐明了行为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中忽视对人员行为管理的现象,深入诠释了行为安全“2-4”模型的功能、特点与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突出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运用该模型对斜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详细剖析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表明,行为安全“2-4”模型对煤矿行为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预防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海滨  陈刘平 《煤矿安全》2012,43(2):189-192
通过结合煤矿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建立了安全监管人与不安全行为责任人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与求解,指出了煤矿企业为了有效地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和减少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煤矿安全事故,必须要做的且应同步实施的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煤矿企业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分析了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安全培训的重视;制定周密的安全培训计划;不断开拓培训方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安全培训的效果都是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雷建华 《煤》2022,31(1):19-22,33
为了消除煤矿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煤矿事故发生,基于轨迹交叉论、杜邦STOP系统及行为安全相关理论,构建了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方面深入诠释模型的内涵,从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方式、分析方式、管理方式五个方面解释模型的特点;将模型运用于某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矿职工开展10个周期的行为观察与行为纠正,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减少,安全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说明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矿工不安全行为预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致因。论文完成大量现场实验和数据采集工作,并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了预测分析,进而为实验企业设计了一套综合性的不安全行为改善方案,有针对性地引导人们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与现有管理模式结合开展了一年的验证性研究,数据表明方案可改善企业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杨雪  杨娟  张瀚元 《煤矿安全》2021,52(1):252-256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分别从矿工群体层面、社交媒体网络层面、煤矿企业治理层面构建矿工不安全情绪影响因素SD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矿工不安全情绪影响因素微观演化趋势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情绪领导力水平和组织情绪承载力的提高能有效控制矿工不安全情绪;煤矿企业应及时利用"领导者说服效应"、"媒体效应"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控制矿工不安全情绪强度的增加。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注重矿工情绪的变化,积极对不安全情绪进行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小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及预防保障体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南方某地区小煤矿3 a多的事故资料,按时间序列和事故类型详细分析了地方小煤矿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征和事故类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春末夏季事故频发,顶板事故严重、瓦斯灾害危害大、运输事故和其他事故不容忽视等.现场调查发现,经济利益驱动是地方小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始诱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因素和职工因素等是小煤矿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自然条件、技术/装备水平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地方小煤矿事故频发的间接原因,并以此建立了适合小煤矿事故分析的三元致因模型.通过准入条件、矿井技术/装备水平、监督管理、教育培训、事故惩罚等构建了小煤矿事故预防保障体系,突出了地方小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内外部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而无论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都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以避免。目前在我国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确保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从多方面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强化人员的行为管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提高其安全意识,基于综合行为安全理论与安全管理学方法,阐述了行为安全管理的定义与理论基础。引入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从事故致因链、内部影响链、外部影响链3条行为链着手,详细分析模型的功能,深入诠释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对斜沟煤矿一起伤人事故进行分析,定位事故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可以用于煤矿行为管理,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