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怕辣     
阿亮 《饮食科学》2003,(12):45-45
中国烹饪风味众多.就基本调味特点.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格局。有一种说法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一般认为.南方人不吃辣.而北方人、四川、湖南人喜食辣.毛主席就很喜欢吃辣椒。  相似文献   

2.
四川人吃辣是出了名的,那刻骨铭心的辣,酣畅淋漓的辣,往往让不吃辣的外省人一见就发怵。我刚当兵来四川时,就被吓得几乎不敢吃菜。尽管我们的炊事班长发誓说菜中没放辣椒,连里的老兵也出来作证,说菜里吃不出一点辣味,可是我们几个从北京来的新兵还是被辣得呲牙咧嘴。二十多年以后,我早已从一个北京人演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四川人,而与当年同样的事却被我的外甥遇到了。外甥从北京来,事先在电话里说千万别给他吃辣椒,为此我特意叮嘱保姆周姐:“外甥在成都期间尽量别做带辣椒的菜。”周姐满口答应道:“莫得问题。”临到我带着儿子到…  相似文献   

3.
小吃的追忆     
不经意间,我在成都已经居住10个年头了,而我与成都美食的接触,应该说是从小吃开始的。记得第一次跟同学去总府路吃夫妻肺片时,我才来成都不久。那是因为我刚看了李劫人的小说《大波》,里面对夫妻肺片有一段细致的描写:“用香卤水煮好,又用熟油辣汁和调料拌得红彤彤的。牛脑壳皮每片有半个巴掌大,薄得像明角灯片,半透明的胶质体也很像;吃在口里,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不用说了,而且咬得脆砰砰的,  相似文献   

4.
徐礼 《饮食科学》2005,(11):38-40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但除了好吃之外,饺子也是最符合宝宝膳食要求的食物。因为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含有糖类,维生素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而馅料为蔬菜和肉类,这种搭配非常合理。蔬菜和肉混合在饺子馅中很难分开.这样也可以专门“对付”耶些光吃菜不吃肉或光吃肉不吃菜的宝宝。这一次.我们给饺子穿上彩色的“外衣”,让饺子既好吃.又好看,让宝宝的眼睛看过来,胃口吊起来!  相似文献   

5.
微辣吃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家人都不吃辣,因此在我漫长的少年儿童时期,吃过的辣味只有两种:一是春天上市的细细嫩嫩的杭椒,偶尔有几个老的有点辣味;二是早展吃小笼包子,会蘸上掺和了番茄酱的酸酸甜甜的辣酱。现在看来,真算不得什么辣。  相似文献   

6.
四川菜辣,四川人也以能吃辣椒出了名。先前在《四川烹饪》上发表的一篇拙作《餐桌上的太阳》,把我们四川人能吃辣椒、能品辣味的骄傲着实炫耀了一番。可是最近看了赵健雄先生写的《吃相》一书后才知道,我们吃辣椒时感到的辣味并非是一种由舌头品味到的美味,而是一种痛和热的综合感觉,因为人的味蕾系统中根本就没有设置能辨别辣的味觉。闹了半天,我等喜食辣味的人却原来是欢悦在热与痛的刺激中呀?真有点像自虐狂。我以前一直笑话西方人在词语上的贫瘠,因为他们在形容辣的滋味时总是用hot(热)这个词。看着老外吃咱们的火锅时给辣得…  相似文献   

7.
精炒辣椒     
毛红胜 《饮食科学》2001,(12):46-46
先生喜食辣、醋等口味较重的菜,而我和孩子都不吃辣,口味较清淡。于是,我们发明了一道炒青椒,调和了这一饮食差异。  相似文献   

8.
钟水饺     
正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自古亦然。以饺子这种传统面食为例,北方人讲究"冬至饺子夏至面",年夜饭桌上更是少不了饺子。东北人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足见他们对饺子的喜爱。北方人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出门饺子进门面;而在川渝两地,吃饺子也就是换个口味而已。一天不吃无所谓,一月吃顿饺子也算爱饺子了。原因无他,包饺子麻烦费时。和面、擀饺子皮、拌肉馅、煮饺子,一顿饺子吃到肚里,起码耽搁个把小时。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红的、辣辣的、香香的,家家都离不开,人人都舍不掉,不过是吃多吃少而已。但辣椒怎么个吃法?答日:无非是佐料而已!其实不然,小锅儿可以烙大饼,小佐料也能成主菜。贵州是盛产辣椒的省份,黔人喜辣与川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有贵州人怕不辣之说。怕不辣的贵州人吃辣椒与众颇有不同,除了制作糟辣椒、辣椒酱和日常做菜作为配料外,还常常把辣椒作为主料创造出了不少新款菜,其味之独特,亦会让喜食辣者食之难忘,久不食而欠念。摘录几款供广大“辣椒发烧友”共品。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但除了好吃之外,饺子也是最符合宝宝膳食要求的食物。因为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含有糖类、维生素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而馅料为蔬菜和肉类,这种搭配非常合理。蔬菜和肉混合在饺子馅中很难分开,这样也可以专门"对付"那些光吃菜不吃肉或光吃肉不吃菜的宝宝。这一次,我们给饺子穿上彩色的"外衣",让饺子既好吃,又好看,让宝宝的眼睛看过来,胃口吊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游长江三峡时,在重庆吃了一顿自助餐,其中的菜大部分是辣的。一位在1950年代就移居重庆的老人告诉我们说:“当年我从上海迁来的,也是不吃辣的,但后来就习惯了, 重庆地区多雨潮湿,容易生关节炎, 辣椒有御寒作用,有了吃辣习惯,就不会生关节炎了。”还有一次游贵州时,发现那里的菜肴辣得令人不敢下著,后来才知道,贵州多瘴气,而辣是抵御瘴气的, 逼得人们不得不吃辣。这说明气候因素是决定饮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秋思 《烹调知识》2004,(1):i046-i047
结婚前我最不喜欢吃的两样主食,一种是饺子,一种是面条。 只可叹我的命苦,偏偏嫁了一个和我唱反调的老公,饺子和面条这两样是他最最喜欢吃的。唉!有啥办法呀?——孩子小的时候,人家主管厨房“御膳”,当然要行使自己的职权啦,包,包,包!3天不到包2回饺子,不吃就饿着你,不然你就自己下厨  相似文献   

13.
给饺子打针     
法良 《烹调知识》2003,(9):44-44
恐怕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爱吃饺子,我亦是崇拜者之一。不过我自己不会包,小时候是吃母亲包的饺子,成家后是吃妻子包的饺子,我自己包饺子平生只有一次,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4.
贵州酸食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就这一句民谣,便生动地描绘出了贵州人对酸味的喜爱。贵州虽然毗邻四川、湖南两个吃辣大省,受其影响吃辣有过之风盛行,但贵州人吃酸的习俗却较之吃辣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贵州各地还有许多著名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酸食。  相似文献   

15.
吃热     
有人说,爱“吃热”是咱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信这话没多少人会表示反对。早年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道,他曾在小馆里买饺子吃,“外加一碗热汤,吃得满头大汗,十分满足。”他还回忆小时候夏天喝北京豆汁儿——总要“先脱光脊梁”,咽为豆汁儿之妙。在于酸烫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吃辣的潮流可谓席卷各地,像闽粤江浙地区,往昔根本不是辣味的世袭领地,可如今,这边的人居然也变得来很适应这火辣的味道了.我是浙东宁波人,素知宁绍一带的居民向来不喜吃辣.上世纪末我去浙东旅游时,路过宁波,在小吃店买了个卷饼筒(类似春卷却又要大上十余倍),一口咬下去,首先感受到的竟然是浓烈的辣味.这本来是一道浙东小吃,却让我感受到了辣味的侵袭.上海人的口味一向是清淡略甜,不过随着四川火锅的普及,香辣蟹、香辣小龙虾的风行,以及酸菜鱼的铺天盖地,使得"辣"这种冲击波的力量愈加强烈,让人很难去抗拒!  相似文献   

17.
老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饺子是中国人的发明。据说,最会包饺子的是山东人。他们有一种饺子是专门招待姑爷(女婿)的,小巧玲珑,一口一个。我不是山东人的女婿,没那口福,只能心向往之。吃饺子在过去很是个事儿。旧社会即便富贵人家,也未必总有的吃。改革开放以前也难,因为白面和肉都凭票供应。没面没肉,只能另想办法。我吃过玉米面粉包的菜馅蒸饺.  相似文献   

18.
丰一吟 《美食》2012,(1):54
有不少人以为我父亲是吃常素的,理由是他画过六册《护生画集》,提倡爱护动物,不杀生。父亲确实吃过一时期的素,但后来就开荤了。他对荤菜有所选择,只吃鱼虾蟹蛋鸡鸭之类,不吃猪牛羊肉。好像他不吃四条腿似的,其实也是偶然。而我呢,吃荤的范围比他更窄,不吃牛羊肉和虾蟹,只吃瘦猪肉和蛋,连鱼和鸡鸭也勉强吃。尤其是蟹,不仅不吃,还很害怕。父亲装了假牙以后,蟹钳咬不动了。在家里还可以用榔头敲敲,到外面去吃蟹就不行了。在杭州时,有一次他到王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到一则戏言,关于吃辣与恋爱的关系,大抵意思是吃辣与恋爱一样"勾勾心",不吃的时候想得无比,吃的时候偶尔还被辣得够呛,停了几日便又对辣的香无比想念。虽为戏言,倒有几分真切。夏季吃辣益处多早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就提到"辛主发散,苦主沉降"。辛辣有助于体内热气消散,苦味不利于夏季的阳气升发,所以夏季在味觉方面可  相似文献   

20.
闽南人向来不大吃辣,即使是那名闻遐迩的厦门辣椒酱,在吃辣的川鄂湘好汉们的眼中也不过是小娃娃吃的番茄酱而已。生活在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南国,“微辣鲜脆”是“鹭岛土著”们的饮食主旋律,在此旋律下,他们不知大快朵颐了多少个世纪。我老爸是湖南人,客居厦门50余年,他的口味早已被这“鲜脆”给同化了,当然更不消说我这个挂着湖南籍贯、土生土长的厦门郎了。记得有一回江西来的保姆炒了一碟米椒,辣味四溢,结果竟把一家子“湖南籍人”呛得咳声震天,喷嚏连连。厦门人吃东西好追究个“冷热”,认为喝绿茶很冷,会坏胃;吃辣椒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