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了污水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微生物、工艺以及影响因素等,重点分析了基于反硝化除磷原理研发的各种工艺的流程和特点,以及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碳源、电子受体、水力停留时间、温度和其他环境参数等。指出双污泥工艺的反硝化除磷率要高于单污泥工艺,但是双污泥工艺略为复杂,限制了其实际工程应用。如何提高单污泥工艺反硝化除磷率和简化双污泥工艺流程是未来工艺研发的重点方向,同时做好工艺影响参数优化,提高反硝化除磷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与反硝化聚磷菌,聚糖菌与反硝化聚糖菌,聚磷菌和聚糖菌之间的关系.如何弄清这些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对改善EBPR(强化生物除磷)工艺污水厂的除磷效果和提高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强化反硝化除磷对A~2O工艺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化A2O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比例,是提高该工艺处理低C/N比污水时脱氮除磷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52.5 L的A2O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系统在不同的反硝化除磷比例情况下微生物的种群变化及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质条件及运行状态的改变,系统反硝化除磷的比例也在变化,同时微生物种群结构表现为一种动态的演替过程,工艺条件与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具有很强的映射关系。测序结果表明,具有传统除磷功能的Acinetobacter在系统反硝化除磷得到强化的时候会逐渐被淘汰,而Uncultured Chlorobi bacterium会逐渐得到增殖,可能是系统中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除磷脱氮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除磷脱氮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除磷脱氮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SBR定向培养,可以在颗粒污泥中培养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等),使其能够实现同步除磷脱氮,从而为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综述反硝化除磷同时产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产电机理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了产电微生物(反硝化聚磷菌)为两个工艺能够耦合的关键因素,以及从电极材料、电极位置、膜结构、碳源、氧化还原电位、水力停留时间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运行参数。最后对污水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反硝化除磷的基本理论,对应用反硝化除磷机理而研发的两种新工艺进行了评述,重点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概括了国内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二级出水中的氮、磷浓度虽较低,但污水排放量大,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且二级出水的碳氮比低,采用传统反硝化工艺无法达到脱氮除磷的需求。利用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深度处理污水是有必要的。阐述了自养反硝化菌利用硫/铁硫化物进行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以及反硝化菌用铁硫化物作电子供体的反应途径,论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pH对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HRT可以提高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对氮、磷的去除率;反硝化菌群属于嗜温性菌,温度低于20℃明显抑制反硝化速率;pH为6.5~7.0时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菌群的活性最高,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硫氮比、COD等也会影响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介绍了前人研究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过程中主要的微生物种类和相对丰度,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硫/铁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工程实际应用,并指出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8.
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  何泽超  张陵 《化工设计》2007,17(2):48-51
综合国内外反硝化除磷技术的最新研究,着重分析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理和对反硝化除磷工艺有较大影响的各种因素,介绍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工艺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硝化除磷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污水脱氮除磷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基于其高效低能耗特性,探讨反硝化除磷的基本原理、介绍几种典型工艺、总结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认为NO3-和NO2-均可以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提出结合亚硝酸盐型硝化技术以实现短程硝化后的反硝化除磷,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传统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反硝化除磷菌(DPB)能够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从而大大节省耗氧量,缓解常规工艺对外加碳源的需求。如何在不增加工艺流程复杂性的同时,在工艺中充分富集DPB是反硝化除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中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胡乐 《广州化工》2010,38(12):207-209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和实现反硝化脱氮除磷的主要工艺。该工艺是根据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双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目前常见的主要工艺有A2N-SBR工艺、BCFS工艺和DEPHANOX工艺。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不同电子受体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和各自优势进行了研究。在3个SBR反应器中,分别考察了以NO3--N和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现象,以及传统以O2为电子受体的生物聚磷现象。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生物聚磷在吸磷效果上要优于两种反硝化除磷方式,但后两者的耗氧量和碳源需求减少。以NO3--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在除磷效果上要优于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但脱氮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彬  郑冰 《广东化工》2009,36(11):121-123
废水的反硝化除磷技术作为生物除磷的一个新思路,因其能够解决传统脱氮除磷工艺运行中碳源不足、菌群竞争、泥龄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概括反硝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优点,阐述A2/O、A2N工艺中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控制方法及研究应甩情况,重点讨论C/N比、缺氧泡NO2负荷及污泥回流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经过长期培养驯化的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污泥进行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MLSS和温度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LSS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系统对PO34--P的去除效果,MLSS为4 000 mg/L左右时,系统的除磷效果最佳。系统运行的最佳温度为20℃左右,此时系统对PO34--P的去除率达到了89.14%。  相似文献   

15.
徐微  吕锡武 《化工学报》2012,63(2):618-625
污泥是典型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水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目前有关双污泥工艺的试验研究成果较多,而在双污泥工艺相关数学模型方面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建立一种可模拟双污泥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参照ASM2D等模型,对主要生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简化,并列出了各单元污染物的物料平衡方程组,成为双污泥工艺数学模型的核心。模型的输入量包括水水质、各反应器停留时间、厌氧池污泥浓度、硝化池污泥浓度、回流比、越流比。模型的动力学参数与化学计量学参数由一实验室双泥系统的稳定运行数据估计得出(英文摘要给出了各参数的具体值)。针对目前反硝化聚磷数学模型无法体现厌氧释磷对反硝化聚磷过程影响的问题,采用平均比污泥聚磷速率与缺氧池反应时间乘积来描述缺氧聚磷过程的线性简化模型,平均比污泥聚磷速率与厌氧释磷量及反应时间有关,因此可反映厌氧释磷过程对缺氧聚磷速率的影响。 可查比污泥反硝化聚磷速率表得出,该表反映了比污泥反硝化聚磷速率与比污泥厌氧释磷量及反应历时之间的关系,可由反硝化聚磷实验获得。在模型求解之前,因比污泥厌氧释磷量未知,所以 无法确定,故无法通过一次求解模型中的线性方程组得出模型的解,针对此种情况,采用试算法求解模型。模型通过一连续流实验室双泥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各污染物浓度及沿程变化规律的预测具有较高准确性,但模型中可能存在不同误差相抵的情况,仍需进一步验证或改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开发的A2N双污泥工艺已经成为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A2N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及其发展,深入分析了该工艺的固有弊端,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A2N工艺的弊端所提出的对策和改进工艺,并对其进行评价,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反硝化除磷脱氮理论及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梅 《广东化工》2009,36(6):149-151,264
介绍了反硝化除磷脱氮的理论,并重点对几种比较典型的反硝化除磷脱氨工艺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是“新工科”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分别以学生传统课业成绩和新工科标准表现为因变量,基于本科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框架,探讨了不同类型课程学分、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学生自身学习、课堂外学习、同侪等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及其这些影响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