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的投标报价变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时代估算模型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报价变量选择模型,用遗传算法对网络权值进行修剪,确定最优网络。最后以文献资料的例征为例,应用神经网络估算模型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估算准确,由于考虑了变量的最优选择,因此非常适用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库优化调度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模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有助于规划技本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岩体参数的进化反演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高玮  郑颖人 《水利学报》2000,31(8):0001-0006
传统岩体参数反演研究,一般均是在本构模型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物性参数的反演。为了对岩体的本构模型参数及物性参数进行全面反演分析,本文从系统辨识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对本构模型参数及物性参数进行全面反演分析的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仅给出各参数取值范围的条件下,有效地求得岩体本构模型参数及物性参数,且所得诸参数同实际情况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长期能源多方案规划系统模型(LEAP模型)对该地区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从经济费用效益及环境成本分析出发,对煤电、水电及气电的供电成本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柴达木盆地未来电力供应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钱塘江流域水质及污染物现状负荷量调查评估,提出主要超标因子和污染特征,建立相关模型,对流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对感潮河段提出了新的组合模型,并采用水流水质耦合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和成果复核。最后分别给出在不同设计水文条件下的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压管道的非恒定流方程建立了压力管道出流和人流两个断面的流量-水头压力的传递函数矩阵,推出了有压引水系统的弹性水击方程和刚性水击方程,同时还导出了水轮机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基于压力管道和水轮机的模型建立了水力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水力系统之间水力量的关系及对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最后对水电站几种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比较了水力系统模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癖结国内外水库优化调度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模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有助于规划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矩形明渠三维紊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明渠三维流动中,紊流产生的二次流起关键作用,它对主流流场分布,壁面应力及污染物的扩散有很大影响,有时还影响床面的稳定,K-ε紊流模型及类似的双方程模型不能计算这种二次流动。本文将非线性K-ε紊流模型用于明渠三维紊流的计算,模型用张量形式推出,比代数应力模型更易推广到复杂边界流动,应用这一模型及另两种代数应力模型对矩形明渠流动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尤其是表述紊流特征的量,与实测资料进行了详细比较,并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预报对防洪减灾,拦洪储存水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对用遗传算法(GA)来改进神经网络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用GA动态寻求权重的前馈网络模型(Ⅰ)和用GA优化初始权重的前馈网络模型(简称模型Ⅱ)。借助于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包和遗传算法包,编制了改进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对湖北省黄龙滩水库14场洪峰和洪水总量进行了模拟,用另外5场洪水检验了改进的模型,并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模型Ⅰ对洪峰流量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模型Ⅱ和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模型Ⅱ对中低流量及洪水总量的检验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本次改进的模型可以用于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0.
首先根据天然小流域特点概化出原型条件,然后按照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设计和制作出几何比尺分别为240及960的两座模型,并通过原型资料及预备试验修正了产沙量比尺。最后,利用较大模型的试验结果对较小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提出的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思路及以原型和模型的产沙量之比作为产沙量比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天然分汊河流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亚坤  曾平 《水利学报》1996,8(7):47-53
利用边界拟合坐标变换系统下的计算区域分解-组合处理技术、支流耦合迭代计算方法、支流迭合对接型坐标变换网格与非对接型流网正交坐标系统等新思想建立了适应很复杂河道情况与水力条件的平面二维天然分汉河流的流场与浓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模型在工程中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有自由面三维裂隙网络渗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岩体中水在裂隙网络的渗流这一特点,引用自由面求解的初流量法原理,研究了被多组平行裂所构成的三维裂隙网络有自由面渗流问题,并考虑了帷幕,裂隙连通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陶 《水电站设计》2006,22(3):48-52,56
邓肯-张模型存在很多局限性,但参数测定容易、概念清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仍被广泛采用。近年来对模型参数和模型进行了缩尺效应、敏感性、利用实测资料反分析、中主应力影响、考虑土体结构性、应变软化性、考虑时间效应等研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改进,使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文综合叙述这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雷诺方程及k-ε模型对水电站机组冷却供水的调节和非调节式液体射流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导出了调节式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及其简化计算公式,通过试验资料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葛洲坝工程大江下游航道的试验研究,对动床动岸的模拟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通过模拟试验,为解决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的冲沙效果及对右岸江南大道的保护问题,提出了对航道岸线的防护和整治措施,并付于实施。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小湾拱坝设计及基础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春  喻建清  李青 《水力发电》2004,30(10):21-23
小湾拱坝动静应力水平较高,在拱坝体型优化及应力分析中采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于高拱坝坝踵可能出现的开裂问题和抗震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坝肩稳定是高拱坝安全的关键,针对存在于坝肩抗力岩体内的地质缺陷,首先采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对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可实施性等方面充分论证和分析比较各种加固处理措施,综合确定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多种水资源的联合优化调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刺庄市水资源系统为实例,研究地面水,地下水及客水等多种水资源的联合优化调度问题,根据该地区及水资源系统的供水特点,建立了包含分区管理调度及统一管理调度模型在内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以历史长系列资料进行计算,用人工生成系列资料作风险分析,并据此提出地区水利建设对策措施,成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单轴状态下混凝土的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庆斌 《水利学报》1994,(12):55-60
本文根据现有的混凝土静力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混凝土在快速变形下的性能试验成果,提出一定的假定,推得混凝土的动力伤本构方程,经与单位和单压状态下的试验成果对比证实,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真实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多任务和多目标的,既需要掌握整个长江上游的水、雨和工情,也不能忽视三峡区间洪水信息。本论文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依据入库洪水特性,在整个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分别构建了大小两种尺度网格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一维和二维非恒定流的库区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初步实现了这两种尺度水文模型的空间嵌套,以此探讨适合于大型流域数字水文模拟的空间嵌套式流域水文模型结构与构建方法。研究初步表明,嵌套模式构建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大流域水文模拟中多尺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Hydro》2014,8(3):200-209
The turbulent structure of open-channel flows over two-dimensional dune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us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LES),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une-generated turbulence and the free surface dynamics. The filter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the LES model have been discretised using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with a dynamic sub-grid model being employed for the unresolved scales of turbulence. The partial cell treatment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 Cartesian grid form to deal with the dune topography. Both the volume of fluid method and rigid lid approach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numerical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The numerical model predicted mean flow velocities, turbulence intensities and Reynolds stresse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being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result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velocity and turbulence predictions. The instantaneous flow struc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emphasis being focused on the free surface dynamics and coherent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