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辊压法薄片加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目前辊压法烟草薄片加纤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烟草薄片加纤工艺.该工艺采用介质溶液,将木浆纤维均匀地分散于介质溶液中,然后随介质溶液将木浆纤维均匀地掺兑到烟粉中以达到均匀加纤的目的,解决了原有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既克服了干加法对纤维的破坏,又避免了湿加法产生的"花片"、"白片"等质量缺陷.改进后的烟草薄片物理性能和薄片丝的有效利用率均有较大提高,且内在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设备改造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近年来,国际上烟草薄片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制造烟草薄片的多种工艺路线和方法,而且产生了适应卷烟工业不同需要的烟草薄片品种,卷盘烟草薄片是其中一类新品种。我们研究成功了制造卷盘烟草薄片的新工艺——辊压复合工艺。卷盘烟草薄片是通过辊压机构,由烟粉(及其它添加剂)物料与纤维基网复合而成。它具有一般烟草薄片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九月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主持并召集了有关烟厂和研究所与端士布勒和塔马格两公司的薄片技术座谈。辊压法制造烟草又一新方法,称之TAMAG READYFLAKE系统。此法由塔马格公司设计,设备由主要生产食品机械的布勒公司承担制造。一、处理工序 TAMAG READYFLAKE系统大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完善辊压法薄片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的规范化、系列化,郑州烟草研究院与许昌通用机械厂、绍兴烟机厂、开封柴油机厂以及有关三个烟厂,进行了YBⅢ-A型薄片系统的研制工作,经一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完成。本文着重介绍该型薄片系统的工艺、设备性能及有关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辊压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及设备的规范化、系列化,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5所、广州卷烟一厂联合对150kg/h 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经过1年多的调试试生产,已通过总公司验收。本文着重对该生产线的工艺、设备技术性能、薄片性能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来从生物学观点强调对烟气成分加以改进.烟草薄片提供一种减少烟气生物活性的有效措施,如在已用于卷烟.不过烟草薄片的原料是废料如碎片和烟梗不能大量供应.为了扩大其生产使用整个烟叶是可行的,但成本太高,特别是近年来烤烟生产成本也在上升.如果找到办法可以生产便宜的烟草适合制造烟草薄片,就可以利用来提供便宜的填充料.从经济观点看就可以不考虑合成填充料. 如果整株烟在采收时斩碎再调制显然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如果现有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可以适应这种操作,就可以避免改装和发展新设备的高昂费用.斩碎调制和掺  相似文献   

7.
传统卷烟市场日趋萎缩,加热不燃烧的新型烟草制品代表了未来烟草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新型烟草制品的原料包含干法薄片丝,由于干法薄片含水率低,利用传统切叶丝机对其进行切丝时易引起"跑片"严重、切丝宽度不均匀等问题,影响新型烟草产品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传统SQ37A型切叶丝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研制一种适用于新型烟草切丝的干法薄片切丝机,解决干法薄片切丝过程中跑片率过高、切丝宽度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82年3月下旬总公司组织召开的烟草薄片座谈会决定,烟草研究所与广州卷烟二厂于82年4月24日至5月8日,在广州卷烟二厂进行烟草薄片使用效果的验证工作,目的是测定大批量卷烟生产中烟草薄片的有效利用率、验证薄片生产的工艺条件、配方和设备的效果,以澄清思想.统一认识,为国内烟草薄片生产提高质量和进一步推广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总公司也派人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特克诺斯菲尔公司〈TECHNOPHERE〉所属的烟草薄片厂,从意大利康马斯(COMAS)公司进口二台辊压法烟草薄片制造设备,每小时生产能力300公斤,年产700吨,全厂配备30名工人。该厂为马尼拉市各烟厂来料加工烟草薄片:烟厂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小碎片,烟末,短梗交给烟草薄片厂,规定物料中含沙灰率不超过18%,薄片厂按双方协商的质量标准加工,每公斤收一美元加工费。全厂用电量500KW,(其  相似文献   

10.
重组烟草或再生烟草是烟草工业近二十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由于重组烟草多做成薄片状,通常称为重组烟草薄片或烟草薄片”。在19世纪中叶,已出现类似烟草薄片的概念与专利。但是只有到了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烟草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及与烟草薄片制造技术有关的工业部门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PM公司在过去二十年来的发展和在烟草工业上的地位,是由于该公司的技术能力,包括从烟草种植到卷烟产品的制造包装和销售的每一个步骤.这些能力来自整个烟草生产领域的深入发展,诸如烟草种植与处理,烟叶的加工与卷烟制造;烟草薄片生产;烟草的合理利用;填充能力的改进;过滤咀的设计与制造;调香技术;包装技术等卷烟生产中各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以及烟气分析、消费者的口味及爱好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很多烟厂使用卷烟生产中产生的碎末来制造烟草薄片。但如果烟末中含有较多砂土,不但降低烟草薄片的物理强度;降低其使用效果,而且极易损坏设备,特别是磨损压片辊筒,因此使用烟末制造薄片,必须严格控制其含砂量。我们知道,烟叶中带来的砂土。在打叶工序中,大部分已被除去。但仍有一部分进入卷烟和包装车间,特别集中于烟末之中。为  相似文献   

13.
前言在评价烟叶加工厂的流化床砂分离器装置时,需要一个砂和杂物的分析方法以控制设备的性能.对用细的烟末做烟草薄片的原料必需从细的烟草废料中除去砂杂.用于烟草薄片原料中任何紧密的和/或有擦蚀性的细粒大大地增加加工设备的磨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生产的烟草薄片在柔软性、耐折叠性及耐破度等方面仍显不足.为改善薄片的质量性能,我们经过反复摸索、筛选、试验,从207个科属的4000多种植物中筛选出草本菊科的蒡翁、大头椿、茵陈和荨麻科的苎麻等4种植物,它们的叶部都具有棉绒絮状的物理特性,含有的化学成分大都适合制造薄片的需要,所含的挥发油不仅是香气物质的来源和补充,而且还具有防病健身的功能.以添加有4%蒡翁棉绒的薄片丝与对照样作对比试验,其色香味及柔润性、耐折叠性、填充率等指标均有提高,证明将蒡翁等含棉绒植物的叶部开发利用于烟草薄片是可行的,对解决烟草粉末间的"骨络"连接、提高烟草薄片的质量性能是一条较理想的新途径,且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教导我们:“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卷烟工业生产中,一般产生5~7%的碎末.如何利用这些烟末,节约原料,增加生产.是烟草工业的主要科研课题,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均具有重大意义. 近三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大庆为榜样,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办科研,促进我厂利用烟末研制薄片的试验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在今年初吸取了郑州烟草研究所的经验,用了四个月时间把年产烟草薄片300吨的稠浆法生产设备改为辊压法生产.随着我们在边试机边改进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了用辊压法制造烟草薄片的主要工艺技术条  相似文献   

16.
YBⅢ—A 型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及技术设计和生产线样机于1990年10月25~27日通过了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鉴定。该生产线是在 YBⅢ型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90kg/h 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的总结完善和定型。该线的电器控制,采用模拟量逻辑控制方式,具有工艺时序控制、工况态势指示及故障检测和报警等功能。该薄片生产在水份、温度、配比等的控制方面较 YBⅢ型有了一定的进步。经现场运行测试证明,该样机生产线设备布置合理,运行正常,造型美观,薄片产品质量稳定,达到了工艺定型设计的指标要求,满足了无纤维成丝薄片工业化生产要求。该设计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广使用烟草薄片技术,改进完善原有烟草薄片生产设备性能,提高烟叶利用率,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部于11月2~5日在湖北宜昌召开了“90公斤/小时烟草薄片机定型协调会”。有关设计、生产和使用单位及省公司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总公司于8月20日~23日在郑州召开了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及技术设备定型方案论证会,部分省公司、烟机厂、烟厂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就郑州烟草院的90kg/h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及设备定型方案、浙江省公司的薄片工艺规范和薄片质量标准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代表们一致肯定了90kg/h辊压法烟草薄片的工艺技术和定型方案,认为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认为外加木浆纤维制烟草薄片工艺路线有利于提高薄片质量和薄片利用率,在当前我国木浆纤维供应十分紧张情况下,应积极研究其他途径和方法提高薄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的来源、性质及其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甲壳素的来源、性质及其它纪立顺(山东省烟草公司)甲壳素是烟草薄片生产中普遍使用的耐水性添加剂,它对解决烟草薄片的耐水性、提高烟草薄片的有效利用率有重要作用。目前,甲壳素的使用费用已占烟草薄片制造成本的1/4以上,因而掌握甲壳素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显得十...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及差示热扫描仪(DSC)对进口烟草薄片和国产烟草薄片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国产烟草薄片与进口烟草薄片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