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新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增加的HRB500级高强钢筋用于偏心受压构件时的截面对称配筋进行研究,得到HRB500级高强钢筋偏心受压构件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条件,以及对应的截面配筋计算方法;同时,对HRB500级高强钢筋对应的Nu-Mu相关曲线进行讨论。本文研究结论为高强钢筋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截面设计提供了具体判别条件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高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换算关系,提出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的高强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该关系曲线分析了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建议了应力-应变曲线参数的取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  相似文献   

3.
对对称配置高强钢筋矩形截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配筋计算进行了简化,利用该简化计算方法给出了对称配置高强钢筋矩形截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在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下,同时适用于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表格.经验证,利用该表格简化计算出的配筋与按现行规范得出的配筋基本接近,可用于实际工程的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4.
孙慧中  沈文都  陈才华  施昌 《建筑结构》2019,49(19):136-140,82
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是组合结构中的主要结构构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各国组合结构规范中都有规定。主要介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建立的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二者吻合良好。此计算方法已列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  相似文献   

5.
高强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讨论现行规范GBJ10-89中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计算 公式对高强混凝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HRB500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偏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广HRB500级钢筋,并为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局部或全面修订时列入提供依据,需对HRB500级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在4根HRB500级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HRB500级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匹配下的偏心受压柱的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其破坏特征、挠曲模式及截面应变分布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柱基本一致。但其混凝土强度较高时正截面承载力较理论计算结果偏小。  相似文献   

7.
内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软件,它适用的加固方法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预应力拉杆、预应力撑杆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等国内外常用的加固方法。计算的构件类型有受弯构件、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主要计算内容有: (1)、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加固前和加固后正截面受弯、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2)、采用预应力拉杆、预应力撑杆加固的构件加固配筋计算和拉变形量的计算; (3)、增设支点加固的构件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计算。软件计算中通过引入截面组合系数  相似文献   

8.
配筋梯度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面压区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区采用普通混凝土的配筋梯度混凝土受弯结构构件,可充分利用抗压强度高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经济性好的普通混凝土优点,实现二者有机结合。试验表明拉区普通混凝土初凝前将压区高强混凝土浇筑完毕,有利于保证强度差异较大的异强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几乎同时开始水化,在硬化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两类混凝土可协同整体工作,验证了所构建的配筋梯度混凝土梁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控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为基本参数,开展拉压区为异强混凝土的配筋梯度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基于截面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提出该类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开裂前瞬时受压区高度表达式与建议取值,按截面应力应变法和塑性影响系数法获得开裂弯矩表达式。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该类受弯结构构件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以及最大裂缝宽度实用计算方法。为配筋梯度混凝土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创造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亚平 《工业建筑》1990,(12):40-45
本文对于已颁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给出的钢筋混凝土环形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应用查表迭代法进行配筋计算的方法,使环形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得到很大的简化。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美国ACI 318M-05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正截面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承载力及其配箍构造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美国规范中受压承栽力的折减系数小于中国规范;随着受力状态由大偏心受压向小偏心受压过渡,美国规范抗力折减系数的变化与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有关,而中国规范的抗力折减系数基本不体现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破坏特征的影响;对于高强混凝土,中国规范在确定混凝土材料强度标准值时引入了脆性系数,而美国规范通过较高的配箍率规定来保证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分析比较,针对现行规范GBJ10-89中适用于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计算 公式,对高强混凝土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有关简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全曲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钱稼茹  王刚  赵作周  康钊 《工业建筑》2004,34(8):70-72,89
通过 12根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抗弯试验 ,研究了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性能。采用条带法计算了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 -曲率全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 ,将截面弯矩 -曲率全曲线简化为三折线 ,给出了截面弯曲刚度的三折线方程和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在全过程理论分析建立的正截面承载力基本方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讨论并获得了此类构件的弯矩M和轴力N的关系.利用M-N相关曲线进行截面设计,避免求解超越方程,使计算更为简便统一.该法可用于编制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夹芯板的截面及配筋形式受到限制,且其上层混凝土层很薄,截面中性轴位置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截面承载力的较大变动,如果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会偏于不安全。利用MATLAB编程软件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混凝土夹芯板受弯构件进行了正截面受力全过程的计算分析。提出求解混凝土夹芯板受弯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的方法以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T形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浩  童晓蕾 《浙江建筑》2007,24(11):20-23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完成了多组T形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单向和双向偏心受压下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得到构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极限应力应变和极限荷载等资料。根据分析成果,推导出T形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单向偏心受压下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和双向偏心受压下正截面强度的近似计算方法,并与ANSYS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30根高强混凝土受压弯剪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给出了建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当学生进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受压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的情况。此时如何进行结构计算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难题。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受压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时的两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讲授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究双重约束下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分析钢管和高强箍筋单独约束下混凝土正截面受力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方钢管、高强箍筋双重约束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利用叠加原理和数据线性拟合方法提出双重约束混凝土柱正截面抗压强度取值计算公式。通过试验验证,采用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可分为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两种情况,而在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大偏心和小偏心两种情形。由于混凝土受压(拉)区高度的不同,偏心距的大小不同,大、小偏心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复杂,计算公式繁多,本文以偏心受压构件为例,采用弯矩-轴力-曲率法,探讨普遍适用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把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大、小偏心的计算统一起来,使其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更为简便,同时着重对小偏心构件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出再生混凝土叠浇梁的概念,在梁的受压区采用高强混凝土,受拉区采用再生混凝土,可以充分利用高强混凝土的高强度以及再生混凝土经济性和环保性良好的优势,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创造新的可能性.通过梁正截面的应力应变图和力学原理推导出叠浇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公式,结合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得出叠浇梁的极限弯矩计算表达式与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基本相同,为叠浇梁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