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Planning》2015,(5)
《论语》之"权"含蕴有德性义、智慧义与实践品质,因此可被视为最与亚里士多德之实践智慧相侔者,同时它还具"儒家实践智慧"之特质。余纪元先生以"义"为《论语》之实践智慧,但其论述之逻辑不当,因此观点不能成立。进一步言,关于儒家实践智慧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而优则仕”,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古语,出自《论语·子张》。干百年来,由这句话衍伸出众多诸如“商而优则仕”、“演而优则导”等等版本,通俗的解释即是一个人在某些领域表现优秀,在适合的契机下,可能会转而从事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崔陇鹏  胡平  张涛 《中国园林》2020,36(12):129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是晋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的世外仙境。研究清同治《桃源洞全图》,以“空间结构关系”和“空间营造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图式语言对桃花源图进行结构分析,梳理《桃花源记》诗词与桃花源图像的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关系,将景观以字、词、词组的方式进行景观图式语言提取与组合分析,剖析其图式中所含的空间关系和结构逻辑,并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进行简化组织和图式语言表达,以求诠释古人营造意图和设计方法,还原古代桃花源文化景观形态,并对当代的传统地方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城市品位,展现“孔子故里”地方化特色,一批以《论语》名句为内容,画面优美,制作精良的公益性标语牌先后亮相山东省曲阜市街头,成为展现孔子化、美化市容市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图为街头树立的“《论语》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214-215
迄今为止,《论语》所著的年代已很久远,但它对人类文明所任据影响力。在这个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社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了极大的认可,《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很多国内外人士渴望了解其精华,产生了很多的《论语》英文译本。具体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外译者的异同造成了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当今社会中《论语》英文翻译的现状,思考了英文翻译出现的问题,探索出具体的《论语》英文翻译优化措施,完善了英文翻译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6.
儒商张恩玖     
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另外半部.可以用来治企业。《论语》主要讲“君子”。既指“有位者”,也指“有德者”。当然也适用于企业管理者。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的一段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段话已被现代人解读为“儒商风度”。让我们通过解读这段话来认识张恩玖.感受张恩玖的儒商风度和企业家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35)
理雅各作为西方传教士,其宗教信仰使其对《论语》的阐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雅各对《论语》的翻译不是《论语》文本意义的单纯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接受者,一个传承者和改造者。理雅各在肯定自己理解同时,将论语的文本意义纳入这种前见之中,进入了视域的融合过程。理雅各在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两重作用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他所阐释的《论语》译本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今日工程机械》2009,(9):I0001-I0001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有一个鲜明的观点:“我相信推销活动真正的开始在成交之后,而不是之前。”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所谓服务,在字义上来说是履行某一项任务或是任职某种业务,中文里自古“服务”就是为其他人提供的劳动。《论语》为政篇有云,“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虽阐明孝道,却也点出“服务”之真谛。  相似文献   

9.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种设计方法论的问题。“概念”一词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与之相当的是“名”和“字”。孔子提出“正名”(《论语·子路》)。庄子也曾提到“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公孙龙在他的《公孙龙子·名实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概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曾提到“夫名,实谓也”。这里各家所谓“名”,都是指事物的称谓。本文所论述的“概念”,是停留在形而上的思维范畴,是对应于一类具体事物抽象、提炼出的思维形式,其本身包含有极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243-244
本文围绕《论语》在探讨朋友交往时对维系个体独立和尊严人格的看重,探讨《论语》中的友道观。从"无友不如己者"出发,梳理子张与子夏对"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这一观点的交锋,阐述择友的标准及良友的特征"忠诚、信实、正直(直爽)、见识广博、怀敬",及以"仁义"为归宿的交友方式。进而分析《论语》关于朋友交往时对人格独立性、个体尊严与灵活性的强调,并针对现代生活择友和朋友相处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在吸收《论语》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对交友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