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混床树脂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阴阳树脂的再生,采取了不同的再生方法。经实验证明,不仅提高了树脂的再生程度,也减少了再生成本。  相似文献   

3.
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王方 《工业水处理》1997,17(2):1-7,39
分析了填充床电渗板器内混合阴阳离子交换剂的自再生过程,提出了一种电再生法,供水脱盐处理必用设备混床所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使用,试图用它代替现今广泛采用的酸碱化学药剂再生法。这种电再生法属于创新技术。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消耗的是电能,这种过程的推动力是电力。再生不用酸碱化学药剂,操作简化,也无废物排放,从而不污染水体,对环境无害。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锅炉及电子、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中用水常用三层混床惰性树脂处理,三层混床用惰性树脂密度和性能等随其共聚体各组分及配比而变化。文章强调指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和惰性树脂湿真密度及耐压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钱勤 《净水技术》2005,24(3):24-26
研究了对运行状态下的凝结水混床树脂层,用专用树脂取样管,取出在横截面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树脂样,分析阴、阳树脂的比例、失效度和主要离子成分.了解了混床内阴、阳树脂混合的均匀性及水流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凝结水混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方  王明亚  王明太 《当代化工》2010,39(5):563-566
用H2O分子电离所产生的H+和OH-离子,用水这一再生剂,代替酸碱再生失效离子交换树脂的体外电再生技术,使离子交换水处理变为一种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从电再生系统、原理、验证和实验及工程应用等几方面,介绍了这项高科技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引言离子交换树脂是比较稳定的材料,与其离子形态有关,有些可保持许多年不变质。用过的混床树脂几乎可无限期地贮存。但是氢氧化物形态的强碱阴树脂和氢形态的强酸阳树脂不如其它形态稳定,降解较快,特别是在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对使用前经“干”贮存的混床树脂研究表明,树脂的质量发生缓慢但不可抗拒的下降,特别是可浸出的TOC增加。树脂性质发生的这些不希望的变化可通过将树脂在气体保护下贮存,  相似文献   

9.
从1996年起作者从事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Electroregeneration of ionexchange resin,缩写为EIR)的研究,申报了专利,又发表了相关论文。EIR是一种电化学再生树脂的方法,是用纯水代替酸、碱使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由于这项发明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极好,引起国内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浓厚的兴趣。十年来,他们根据自己对EIR的理解,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这些试验研究表明,EIR技术可使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EIR所取得的树脂再生度可与酸、碱再生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对电子工业中制备超纯水的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供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混床树脂分离效果预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Stocks模型,对混床用阳阴树脂沉降速度、沉降比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符合标准的阳、阴树脂沉降速度、沉降比有很大差别,粒度、密度不同,分离效果就不同,选择和评价混床树脂时,应对阳、阴树脂粒度分布、沉降速度、沉降比进行综合考察,以确定其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碧玉  黄智贤  郑辉东  邱挺 《化工学报》2013,64(12):4283-4289
从概率论角度出发,利用传统的Galton板模型,以催化剂捆扎包内的一个小布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固定床内示踪剂浓度分布模型,得到了固定床内示踪剂浓度分布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同时,以KCl溶液为示踪剂,建立了实验装置,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所建模型是可靠的。考察不同参数对示踪剂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床内,随着催化剂粒径的增大、液体喷淋量的减小、固定床高度的增加,示踪剂浓度分布曲线逐渐变得平缓。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5):1195-1198
针对胜利油田回注污水引起的管线腐蚀及结垢问题,通过对现场失效部位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技术,探讨了管线腐蚀的可能性因素,通过室内静态挂片实验法,确定了回注污水引起管线腐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溶解氧、二氧化碳、pH值、硫酸盐还原菌(SRB)及高矿化度离子组成是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造成腐蚀主要因素是高矿化度离子、碳酸钙结垢与溶解氧的协同作用。建议今后采取适当的加药措施及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减少结垢和细菌腐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蒋伟 《清洗世界》2010,26(6):17-19
总结了纯水机反渗透膜清洗及维护方法,介绍了混床树脂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5.
某电厂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投运后不久出现树脂扰动大、出水水质差、运行周期短、达不到设计负荷等诸多问题。经检修发现是进水布水水帽污堵、一次挡板设计不当、进水多孔板严重变形所致。查明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处理,经处理后的高速混床运行效果良好,树脂层面稳定,制水量及运行周期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The axial and lateral solids holdup profiles in a 2-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were measured with an optical fibre probe under a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CFB is 7.6 m in height and has a 19×114 mm2 narrow cross-section ris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fluence the flow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and control the flow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at in cylindrical risers. The solids had lower concentrations at the riser centre than the near wall region.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cylindrical columns, the axial and lateral profiles of solids holdup in 2-D riser had a similar pattern in shape, but were more uniform. The geometry of the riser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solids distribution due to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perimeter per unit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the wall-to-centre distance. To some extent, the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risers are more comparable under fast fluidization conditions. Generally, the solids distributions along the axial and the lateral directions in 2-D riser were dissimilar to those in cylindrical risers, while the main difference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相似文献   

17.
D113离子交换树脂物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以自来水作为进水时,D113树脂在使用若干周期后其部分物化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100个周期后的D113树脂颜色有逐渐变深的趋势;树脂颗粒有效粒径增大,均一系数也增加;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减小;圆球率下降;耐磨率和磨后圆球率均比新树脂减小。此处,树脂从氢型变为钙、镁型时,转型膨胀率较大,树脂经长时间使用后工作交换容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系数两种表达形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选择性系数计算的通用表达式,绘制了相关的离子交换理想平衡曲线和分率曲线,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离子的排带效应,最后对电站凝结水氢型混床、氨化混床运行进行了理论计算。对于有关文献中关于离子交换选择性系数易引起混淆的地方,本文给出了具体阐述,以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双层混床的基础上,在不增加设备、改变设备外部设施的情况下,通过应用多功能单向节流滤水帽等多项新技术,将双层混床改造为三层混床。改造后的三层混床解决了混床树脂体内再生时中排附近阴、阳树脂交叉污染的问题,具有出水质量好,周期制水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