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大庆油田各聚驱区块取样256个,从中优选出4株以聚合物和原油为碳源的菌株,鉴定P24为志贺氏茵(Shigellasp.)、P150为脱蜡棒杆菌(Corynebacteriumdeparraffinicum)、P178为野油菜黄单胞茵(Xanthomonascampestris)、L5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在聚合物条件下生长,活茵数达lO6^~107^个·mL-1,聚合物溶液粘度由18.6mPa·s降至1.0mPa·S。菌株在模拟油层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作用后原油全烃色谱分析表明,∑C21/∑C22比值增加了61.7%,(C21+C22)/(C28+C29)比值增加了60.8%,饱和烃含量平均增加11.37%,芳烃含量降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分别减少6.6%和2.9%,含蜡量、含胶量分别降低了17.56%和26.54%,恩氏蒸馏的初馏点下降了80℃,凝固点由41℃降至28℃。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聚驱后微生物驱可比聚驱提高采收率3%~5%(00IP),聚驱后微生物驱再加上后续聚驱保护段塞的注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7%(00IP)以上,模型实验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注空气具有气源丰富、成本低的优点,但目前对其在不同油藏的驱油效果和安全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评价注空气项目是否可行,确定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优化注空气工艺,确保注空气项目的成功与安全,驱替实验研究与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期水气交替方法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油气田高含水期的采收率,是我国油气田急需解决的问题。水气交替注入方法是油气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室内岩心实验,研究了低渗储层岩心,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对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的影响。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可以提高原油驱油效率17.0%;水气交替注入方式过程中的相对流度比水驱过程中的相对流度平均提高0.06mPa.s-1。水气交替注入方式第一周期的驱油效率高于第二周期。岩心的渗透率对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最终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有很大影响。研究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对于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3”驱油技术提高稀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河油田某特定稀油油藏所面临的高含水、注水效果差,剩余油难以采出,常规工艺措施无法解决油层深部和平面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应用“2+3”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来改善其开发效果。通过对该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发现状、油水性质分析,开展了适合于该区块油品性质和油藏特点的“2+3”驱油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确定出的“2+3”驱油体系具有较好的封堵效率和洗油效果,同时其注人性能、与地层的配伍性和稳定性均能满足现场试验要求;物模研究结果证明了“2+3”驱油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开发中后期非均质稀油油藏的原油采收率,也可作为水驱油藏开发后期的接替技术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粘度,并且降低水相渗透率,改善水油流度比,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进从而提高原油的宏观采收率。聚合物驱油机理是提高采收率方法中较简单的一种,它通过降低水相流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来提高波及系数。一般来说,当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大和水驱流度比较高时,聚合物驱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聚合物具有粘弹性,驱替残余油的力与牛顿流体水的不尽相同,不仅有垂直于油水界面克服残余油的毛管力,而且还有较强的平行于油水界面驱动残余油的拖动力,因而也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本文通过聚合物驱调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CO2驱可以有效解决特低渗透油层注入难、采出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油井气油比上升速度快、气窜控制困难的问题。目前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是应用最广、成本最低的一种治理气窜[1]的方法。通过对油层岩心设定固定回压下,水气交替注入(WAG)与连续注CO2气方式的驱替试验,研究在相同注入压差下,水气交替方式驱替效率明显高于连续注气方式,且在注入压差较低的情况下,水气交替注入的效果更好;通过填砂管试验,研究了水气交替过程中压力上升规律,在交替注入过程中,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压差不断升高,其中注水压差迅速上升,注气压差上升速度较低。并通过理论研究指导现场CO2驱工业化试验区水气交替实施,使试验区一直处于低气油比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非均质岩心水/CO_2交替驱油实验,采用双管并联的方式,模拟正、反韵律地层,对注入压力,注入强度,采油速度,地层采收率和动用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非均质岩心,水气交替驱效果差别很大。在同样条件下,反韵律地层采收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情况,正韵律地层的采收率最低;反韵律地层注入压力最高,注入强度最低;高渗层的相对吸水(气)量占90%以上,高渗层贡献的采收率占总采收率的83%以上。因此对于纵向非均质地层,水气交替驱时,主要开采高渗层原油,低渗层动用程度非常低。对反韵律地层进行水/CO_2交替驱,是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河油田区块的油藏条件,在室内进行了无碱二元驱和弱碱三元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对3种表面活性剂SL-YD、HL-1、BH进行了筛选,优选出了对该地层原油具有最佳降低界面张力效果的表面活性剂SLYD和HL-1;然后与聚合物PAM复配,组成二元体系,最佳配方为0.16%PAM+0.20%SL-YD;最后筛选得出了弱碱三元体系0.16%PAM+0.15%SL-YD+0.30%Na2CO3。室内实验表明,无碱二元体系和弱碱三元体系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到10-3mN/m以下,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增幅超过10%。 相似文献
9.
水气交替(WAG)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借助室内驱替实验,明确了WAG驱在平面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将并联式填砂管替代常规岩心夹持器,进一步减弱了长岩心驱替产生的末端效应和应力敏感现象,模拟真实的平面非均质油藏条件。实验结果表明,WAG驱可减缓气窜,改善吸水剖面。注入N2可加强三相分子之间的交换、扩散、渗吸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水气交替注入后水驱封堵高渗带,气驱驱扫小孔隙,帮助形成稳定的驱替前缘,提高低渗储层的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线型性聚合物LFP323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体系的配方,及其界面特性、注入性以及在低渗透条件下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该二元体系表现出好的界面张力和良好的注入性,在低渗透岩心中获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胜利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常规开发方式地层能量补充困难、采收率低的特点,探索了CO2驱改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CO2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CO2驱油藏工程方案。从方案实施效果来看,在低渗透油藏实施CO2驱,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能。针对注气现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气窜现象开展的研究表明:地层压力低与混相压力、储层非均质性强和存在裂缝是造成气窜的主要因素,保持地层压力达到混相压力、采取矢量化的注气井网以及采取合理注采调控措施可以减缓气窜发生,提高注气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希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25
针对高压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差,注水难度大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CO2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机理,并结合高89-1块注CO2先导实验区矿场实验取得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及认识为同类型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刘婷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7,44(4)
针对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排放CO_2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同时为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要求,介绍一种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分析其驱油机理,并总结目前国内外EOR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现状,指出目前我国EOR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贾宝权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153+123
目前高浓度聚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成果,提高采收率幅度大幅度增加。高浓度聚驱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化学剂用量大,吨聚增油低,整体效益差。如何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目前聚驱面临的主要问题。据室内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替注入,可以抑制剖面返转,增加低渗层吸液量,延长聚驱受效时间,从而提高采收率,降低化学剂用量,改善聚合物驱效果。为此开展研究交替注入降低化学剂用量的方法,探索聚驱降本增效和最佳经济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原油田高温高盐特点,常规的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受到限制,为了探索适应于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开展了CO2驱技术研究,通过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研究,确定目标区块可实现混相驱;进行了长岩心驱替实验,水气交替注入可大幅提高采收率(17.41%)。针对油藏特点,研究了注采过程中的防腐技术,筛选了H-20型缓蚀剂,研究出了专用CO2防气窜体系控制气体流度,优选了濮1-1井组进行现场试验,目前井组提高采收率5.5%,预测采收率将增加8.3个百分点,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为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