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7,(7):1270-1273
通过混酸氧化中温煤焦油沥青制备水溶性沥青,利用热重分析研究水溶性沥青的热解机理。根据Dollimore提出的TG/DTG曲线形状推断水溶性沥青热解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利用Achar-Brindley-Wendworth方程拟合直线计算热解活化能。结果表明,中温煤焦油沥青在170~550℃阶段热转化动力学机理函数符合Dollimore的F1,最概然机理函数f(α)=1-α,反应为一级,活化能32.5 kJ/mol;水溶性沥青在155~460℃阶段热转化属于Dollimore的D_3,最概然机理函数1.5(1-α)~(2/3)[1-(1-α)~(1/3)]~(-1),反应机理是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活化能是82.8 k J/mol;在465~650℃范围内是亲水基团热解,符合Dollimore的F1,最概然机理函数f(α)=1-α,反应为一级,反应活化能41.6 k J/mol。水溶性沥青热稳定性较中温煤焦油沥青好。 相似文献
2.
3.
陕北油房梁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2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生物质与陕北油房梁煤混合热解特性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生物质混掺比对煤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升温速率下,生物质与煤在热解过程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热解特征;生物质与煤以不同掺混比进行共热解时,得到的共热解曲线分段呈现出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的特性,且热解残余固体量与掺混比呈线性关系;此外,对比混合物共热解的实际特征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发现实际DTG曲线也与理论计算的DTG曲线基本重合。从上述结果可预测,在热重反应器同步升温情况下,生物质与煤在共热解过程中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沥青是制备炭材料的重要前驱体之一,深入理解其炭化行为有助于控制炭产品性能。采用峰值分离的方法对沥青的DTG曲线进行分解,得到3个部分交叠的温度区间,用三阶段连续伪组分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3个阶段均是一级反应。并对2.5 K/m in至10 K/m in加热速率下的热质量损失曲线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对炭化过程中挥发分形成的气泡的生长动力学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气泡的直径随温度升高单调增加,沥青的热解质量损失率是气泡生长的控制因素。相同热解温度下,气泡外围的液体径向速度随加热速率的增加而成倍增加,因此加热速率应该遵循"两头快,中间慢"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煤热解机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煤热解机理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新近有关煤热解气、液产品的形成和逸出机理,煤热解过程中表征特性参数的理论与模型(如大分子网络模型、FG-DVC模型和交联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热解机理研究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9.
球状沥青是用煤焦油沥青经特殊的成型工艺而制成的一种沥青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炉出铁沟的浇注料中,市场需求和出口前景均很好,为此,我们利用本厂的沥青资源,研制成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碱式碳酸镁的制备方法,系统的总结了碱式碳酸镁的应用以及分类,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碱式碳酸镁热解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碱式碳酸镁结晶水含量不同、晶形也不同,不同的条件下碱式碳酸镁的结晶水个数与晶形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Carbon electrodes impregn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pitches have been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electrode samples were heated up to 893 K in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r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The weight loss was recorded with respect to time and temperature. A special technique and a calculation procedure have been developed to handle the pitch dripping from the electrode at low temperatures. A kinetic model assuming a first order reaction rate was used to interpret the dat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which shows a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3.
六甲基二硅氧烷是燃烧合成高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其高温热解过程,讨论了三种不同反应力场对模拟的影响并分析其可靠性,选择其中最合适的力场开展不同温度与压力下的热解产物分析,结合气相色谱实验,揭示六甲基二硅氧烷的热解路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力场对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有重要影响,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最佳反应力场,六甲基二硅氧烷的初始热解反应为Si—C键断裂导致的CH3脱离,温度升高会加剧解热反应的发生且使产物趋向于碎片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CH3、CH4、C2烃、H2、CH2O等小分子以及SiH4、SiH2、CH4Si等含硅化合物。压力的改变会造成热解体系浓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分子间相互碰撞概率和反应的发生,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形成稳定的热解产物。 相似文献
14.
六甲基二硅氧烷是燃烧合成高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其高温热解过程,讨论了三种不同反应力场对模拟的影响并分析其可靠性,选择其中最合适的力场开展不同温度与压力下的热解产物分析,结合气相色谱实验,揭示六甲基二硅氧烷的热解路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力场对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有重要影响,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最佳反应力场,六甲基二硅氧烷的初始热解反应为Si—C键断裂导致的CH3脱离,温度升高会加剧解热反应的发生且使产物趋向于碎片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CH3、CH4、C2烃、H2、CH2O等小分子以及SiH4、SiH2、CH4Si等含硅化合物。压力的改变会造成热解体系浓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分子间相互碰撞概率和反应的发生,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形成稳定的热解产物。 相似文献
15.
Aromaticities determined by 13C n.m.r. are reported for five shale oil samples (Green River formation) prepared under widely different pyrolysis conditions. In the absence of high-pressure hydrogen, the total amount of aromatic carbon in the products is nearly twice that in the raw shale. This is true for a wide range of pyrolysis conditions, 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aromatic carbon between the oil and carbonaceous residue changes. High-pressure hydrogen appears to inhibit both the formation of additional aromatic carbon during pyrolysis and the coking of aromatic oil. An improved kerogen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is reported that accounts for these effects and provides for changes in the aromaticity of the liquid product with pyrolysis conditions. Further work is necessary to make it quantitative and account for ga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丙氨酸为含氮模型化合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 p)基组对丙氨酸高温热解过程进行量子化学模拟计算,设计了三条初反应路径与一条次反应路径,对每条反应路径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分析热解机理。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对热解实验释放的含氮气体进行分析,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初反应是两个丙氨酸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脱去水分子生成丙?丙二肽,丙?丙二肽通过缩合反应生成2,5-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KPs),此路径焓变值小且反应所需活化能最少,为主反应。约290℃时,NH3产率最大,400~450℃时HCN生成量增加,丙氨酸裂解主要的含氮气体产物是HCN, NH3和HNCO,实验所得含氮气体产物与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19.
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煤沥青四氢呋喃萃取物(THFS)对石油沥青的改性,随着THFS添加量的增多,改性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下降,参照英国标准(BSI BS—3690)得出最佳添加量为8%。利用TG-FTIR、FTIR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HFS、改性沥青的失重率大于基质沥青70的失重率; THFS在700~900cm-1处芳香烃类的透射峰强度明显强于基质沥青与改性沥青;沥青老化后在2953cm-1和1377cm-1(—CH3)、1461cm-1和2924cm-1(—CH2—)处透射峰逐渐增强;1600cm-1(C=O和苯环C=C)透射峰逐渐增强;沥青热解半焦中的脂肪烃类物质含量较少,主要以高度缩合的稠环芳香烃类物质为主;沥青在老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化、裂解、加成、聚合、缩合等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