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百万年来,黄河亘古不息地流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为何黄河文明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依旧盛而不衰?为何黄河水是黄的,它是否会有变清的一天?现如今根据黄河的发展状况,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治理,使母亲河万古长流?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一路蜿蜒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份,孕育、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我们真的了解黄河吗?真的了解随着种族延续而诞生的民族文化吗?真的读懂了时代背景下黄河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籍庆利 《人民黄河》2023,45(6):169-170
<正>黄河是华夏文明发展的源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滋养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黄河河运与国运紧密结合,黄河的径流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黄河治理是历代统治者重点关注的重要事项。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出现文化不自信的现象,盲目追求打着自由、民主、平等旗号的西方文化。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张自龙 《人民黄河》2021,(4):后插5-后插6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这使得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形成,而组成中华民族文明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使得自身独特文化魅力得以展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黄河与中华文明》针对黄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解答了"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  相似文献   

5.
灿若星河,亘古流今.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养育了中华儿女,衍生了诸如关中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大河浩荡,大浪逐新.黄河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从未中断,早已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构筑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图景.《黄河与中华文明》立足于黄河的自然风貌与文明变迁,探索了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7.
董巧霞 《人民黄河》2024,(2):171-17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岁月里,黄河奔腾向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历史现实等视角出发,全方位介绍了黄河的地理全貌、自然特征、发展演变等内容,讲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讲解了黄河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黄河流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及历朝历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过程和经验,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黄河万古流的重要原因,展望了黄河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陈丽珍 《人民黄河》2023,45(1):169-170
<正>黄河自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文化的发展都脱离不开黄河及黄河文化的滋养。基于这一认知,依托黄河衍生积淀的黄河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加之国际意识形态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人们对黄河文化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聪彪  颜冬 《人民黄河》2024,(2):169-170
<正>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不仅抚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且孕育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广义的黄河文化包含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还包括北京、天津、安徽和江苏等地。黄河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谓黄河文化,就是指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风俗习惯、生产水平、语言文字、审美情趣等。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助力城市地标建立,以黄河文化历史为载体,促进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辨识度和知名度;二是有助于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弘扬黄河文化是这一国家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三是有助于实现文旅融合目标,黄河文化覆盖诸多省份,各个城市都可以挖掘当地的特色黄河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对内凝聚力的形成及对外影响力的持续提高都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才能真正把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守护好、发展好。从核心区域、时间历程、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黄河文化的定义和范畴进行阐述。立足新时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议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管理、社会、宣传三方面职能,发挥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的核心作用;流域科研机构找准三个角色定位,通过打造“智河”文化“七个一工程”,夯实黄河智库支撑力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咨询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文文化,是关于水文与人、水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文化。水文精神,是水文文化的核心,是凝聚水文体系、推动水文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水文文化及水文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水文人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  相似文献   

14.
耿建蕾 《人民黄河》2022,44(5):165-166
<正>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工艺品之一,于2007年被纳入河南省非遗代表名录。客观而言,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不仅代表一种工艺技术,同时也是黄河文化发展的产物,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因此,立足新时代视角,探索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下不断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积极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5.
1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已成为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应当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根脉及鲜活基因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宏 《人民黄河》2022,44(3):171-172
<正>黄河流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文明延续的重点区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黄河流域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仍然面临着产业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如何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名片并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工作的重要课题。《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一书立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黄河文明的起源出发,系统梳理了黄河文明形成、发展、转移的历史进程,清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明在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当前研究黄河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联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基于文明溯源视角,深入探究了黄河文明形成的历史根源,揭示了黄土与黄河、炎黄传说、治水文明等历史文化在黄河流域文明演化中发挥的奠基作用。第二章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分析了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黄河文明中心的确立过程,并且延伸叙述了陶寺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心的关系。第三章结合早期社会历史背景,梳理了黄河文明中心最初的迁移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其中,从晋南到豫西迁移中形成了二里头文化,从洛阳到安阳的迁移产生了殷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贯彻黄河保护法,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黄河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一致。黄河治理文化,不仅给黄河保护治理以启迪,还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治理文化,尚存在遗产家底不清、部分遗产面临消亡、基础研究不足、一些河工技术面临失传等问题。进入新时代,黄河治理文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需要加大黄河治理文化内涵研究、遗产资源普查及制度建设、文物征集复制及典籍整理、利用数字技术加大保护传承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文人墨客讴歌赞美的对象.唐朝作为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名垂千古的优秀诗人,他们写尽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黄河的描写.黄河在唐朝诗人的诗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诸多对黄河进行描写的诗篇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由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相似文献   

20.
张喜云 《人民黄河》2022,44(8):169-170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逐渐由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在此情境下,我国提出并重点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文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