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Z2):139-141
根据(从"5.12"大地震过后2009年2013年)近五年在德阳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工作,谈德阳全范围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加强地方政府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人是关键,地质灾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与防灾演练及信息报送,建立技术支撑,促进防灾工作,加强在专业上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峡库区和湖北省地质灾害特点对库区及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和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了适合地质灾害快速反应、集突发地质灾害现场与异地决策者和专家会商及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功能为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3.
田波 《山西建筑》2014,(8):61-62
在都匀市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诱发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676-679
四川省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省份之一,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年均发生地质灾害2600余处,全省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种类多、规模齐、危害大等特点。通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2014-2018年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近80%,但是四川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群发的态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通过分析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关键环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开展以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减轻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5.
三峡大学坐落于世界水电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以建设“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目标。 三峡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三峡大学在整合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学科领域优势力量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组建成立的,其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西陵峡岩崩调查工作处(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且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6.
三峡大学坐落于世界水电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以建设“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目标。 三峡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三峡大学在整合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学科领域优势力量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组建成立的,其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西陵峡岩崩调查工作处(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且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83-87
2017年"8·8"地震,九寨沟县经受了M7.0级地震,最大烈度Ⅸ度。地震后地质灾害后发效应明显,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长期效应。地质灾害的防范一是重点区,二是重点时段。该区域震后2~3年汛期是防灾的主要时段。鉴于九寨沟景区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采用人工适度干预与自然修复想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加强高位崩塌区域的地灾防治前、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的重建机制,将震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统筹考虑,充分结合,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5):200-201
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和水文条件影响显著,全面掌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及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是顺利开展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根据现有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结合乐山市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对不同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作了分析,可为因地制宜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市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
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市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