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某铀尾矿库区地下水238U迁移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铀尾矿库核素迁移问题概括为均质多孔介质中稳定的二维水流条件下的三维溶质迁移问题,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MT3D)采用全隐式差分法对某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迁移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值结果与浓度实测值较吻合,揭示了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时空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3.
甘肃北山野马泉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之一。本文以该预选场址为例,在地下水铀、钍含量及其同位素比值测试、分析基础上,计算了铀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铀主要以U(OH)4(aq)形式存在。探讨了铀的迁移特征,认为在当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环境条件下,铀的迁移能力很低。  相似文献   

4.
帮卖盆地是一个不对称的山间向斜盆地,其基底为海西-燕山期(γ_4~3-γ_5~2)花岗岩体。盖层为新第三纪N_1的含煤碎屑岩。锗矿大部分产于N_1~2煤层中。含铀、锗煤主要为煤化程度低的褐煤,属于半暗-半亮、暗-亮煤及亮-暗煤。为了探讨煤中锗的存在形式,采用了六种分析方法(电子探针、重液分离、粒度分析、电渗析、化学提取和逐级提取法),又进行了腐殖酸络合锗的室内模拟实验。根据红外光谱的分析,发现1700cm~(-1)峰基本消失,1250cm~(-1)峰有所减弱,而1600cm~(-1)峰增大,1400cm~(-1)峰略有增强。无疑说明形成腐殖酸锗络合物。随后经差热分析和测定介质中的pH变化等更进一步证明腐殖酸锗络合物的存在。本文认为含铀煤中锗的存在形式主要有:1.与有机质成紧密化学结合,常以腐殖酸锗络合物及锗有机化合物存在。2.呈吸附状态,部分有机质、粘土矿物及褐铁矿等吸附。3.极少部分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某铀成矿带地下水中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铀矿找矿标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某铀成矿带是近10年发现的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带,诸多生产和研究部门对其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环境、控矿因素与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找矿成果。由于此类矿床属盲矿,其找矿和矿体定位预测有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试图通过同位素水文学的应用,探索铀成矿环境和盲矿找矿的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采用Reillex-Reillex串联阴离子交换色层柱,建立了高铀钚比样品中微量钚的高效分离方法。考察了树脂类型、淋洗条件、价态调节等对钚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分离流程的条件。当铀钚质量比为106时,经两级Reillex柱分离后,钚的平均回收率为99.35%,铀的去污因子大于107。最后使用该方法从克量级辐照铀靶中分离出了微克量级超纯239 Pu,(^(238)U+^(238)Pu)/^(239)Pu原子比为(3.60±1.15)×10^(-5)(n=6)。  相似文献   

7.
氧化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吸附性能在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重点关注,通过功能化改性可以进一步提升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氧化石墨烯对铀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然后根据改性方法的不同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分为共价键功能化改性材料和非共价键功能化复合材料。综合比较了共价键功能化改性材料和非共价键功能化复合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及分离回收能力,指出这两种改性方法的联合有望成为氧化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种盐酸体系下用UTEVA树脂分离铀、α谱仪测量铀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在600℃条件下灼烧4 h,通过混合酸和H_(2)O_(2)的联合使用,使样品中的铀全部转移至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使样品溶液始终保持还原体系,通过UTEVA树脂后实现铀的分离纯化,电镀制源后利用α谱仪测量。使用掺标样品和真实气溶胶样品对分析流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与目标值吻合度好,化学回收率稳定且高于95%,其变异系数为±5%。  相似文献   

9.
海洋占据地球面积的70%,而其中的铀含量是陆地铀矿含量的1000多倍。随着核能发电量的增加,为保障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对非常规铀资源进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水提铀作为解决陆地铀资源匮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包括膜分离、化学沉积、溶剂萃取、离子交换、还原和吸附等方法已经被应用到海水提铀中。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吸附法及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碳材料等吸附材料和还原法中新兴的电还原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两种方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粉末状小溶解度放射性废物在地下水中迁移问题时,如果简单地采用孔隙介质核素迁移基本模型的吸附关系式,可能会出现地下水中核素浓度超过溶解度的现象。本文针对线性可逆吸附模式,在考虑核素溶解度限制的基础上,对一般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对一个假设的算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合理性,即当核素溶解度小而在介质中初始浓度较大时,利用修正模型数值模拟该核素迁移问题,不会出现水中核素浓度超过其溶解度的现象,当核素在介质中初始浓度较小时,修正模型的模拟结果与以往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摩天岭地区铀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天岭地区铀成矿与岩体风化剥蚀、大气降水、储矿构造闭合性及特定的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岩体表层风化剥蚀物和变质岩残留体为铀成矿提供铀源,表层浸取作用使铀从铀源体中浸出,并随大气降水沿构造进入地下,硅质热液活动将成矿流体加热并上升到近地表成矿.从铀源、水源、热源、储矿构造及还原环境等方面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叙述,并建立了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主岩、围岩蚀变等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研究内容,较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大桥坞矿床(671)、白虎岩矿床(670)和杨梅湾矿床(621)及部分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和控矿规律.发现各矿床(点)的含矿围岩虽然不尽相同,但围岩蚀变类型相近且构造控矿特征尤为显著,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研究区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热液型),为后期借助模式找矿、预测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桃山铀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岩体乇体形成于三叠纪-早白垩世,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岩体内发育有NE向断裂构造和脉岩带;从北往南,依次形成了小布-麻田脉岩-构造带、王泥田脉岩-构造带、黄潭-岳源脉岩-构造带、西陂-上罗脉岩-构造带、鸡婆岭脉岩-构造带、王册脉岩-构造带,以及石源岭脉岩-构造带;主干断裂构造控制了脉岩-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脉岩-构造带与铀矿化在空间上一致,时间上相近,是桃山矿田铀矿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铀矿找矿预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傅成铭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24(3):136-141,160
以产铀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演化及铀矿化成因特征为基础,将中央亚洲活动带及邻区主要砂岩型铀矿床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对其产出构造地质背景和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的特征、主要找矿类型和含矿层位。  相似文献   

15.
连山关祁家堡子地区岩体接触带为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带,由于地表第四系覆盖较厚以及矿体埋藏较深,前人开展的地面γ能谱测量未能发现有意义的异常。通过土壤氡测量,发现了5条氡浓度异常带,其中P-5号氡浓度异常带已经钻探查证,发现铀异常孔2个、矿化孔1个。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补一径一排和水动力系统;探讨了古水文地质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计算了地下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和部分铀矿石的饱和指数,并推算出铀矿物达到饱和值的氧化一还原电位。从水文地质角度分析了本区砂岩铀矿的成矿条件,推断出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是有利的砂岩铀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地浸采铀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矿化度砂岩铀矿的地浸采铀工艺——淡化少试剂工艺。此工艺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堵塞,而且可以提高浸铀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列举了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红山地区盆地内预测铀矿化可能发育部位的应用实例。通过开展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及其数理统计,分析了土壤天然热释光异常与铀矿体位置的关系,异常特征表现在铀矿体上方为低值异常,在非矿区为高值异常,而在花岗岩蚀源区则表现为高场异常。因此,土壤天然热释光低值异常区可能为铀矿发育部位。此法可作为盆地内铀矿找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某低品位伟晶花岗岩型铀矿石矿物特性。研究在混合氧化剂存在条件下的这种难浸矿石的堆浸工艺。500 t半工业结果表明:试验解决了该类型矿石堆浸工艺,达到了工业生产要求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