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富含胆固醇环境的土壤等中进行采样,经富集培养后,以胆固醇为单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不同形态的5株菌株。挑选产酶量最高的一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属于季也蒙毕赤酵母属(P.guilliermondii)。其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0.7%,酵母膏1.5%,胆固醇0.2%,吐温801%;理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7.5,37℃条件下培养,装液量为75mL于250mL三角瓶中。优化发酵条件后产酶量达到3501U/L,比发酵前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2.
从富含胆固醇环境的土壤等中进行采样,经富集培养后,以胆固醇为单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不同形态的5株菌株。挑选产酶量最高的一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属于季也蒙毕赤酵母属(P.guilliermondii)。其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0.7%,酵母膏1.5%,胆固醇0.2%,吐温801%;理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7.5,37℃条件下培养,装液量为75mL于250mL三角瓶中。优化发酵条件后产酶量达到3501U/L,比发酵前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工艺、实践出发,对己酸乙酯的生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全文分为4个部分:①入窖的水分、酸度、温度和淀粉浓度对己酸乙酯生成的影响;②窖内发酵的酸度、温度、位置、周期与己酸乙酯的生成的关系;③上甑操作、蒸馏提香等操作与己酸乙酯含量关系;④搞好养、回、灌、酵、保等工艺操作可提高己酸乙酯含量。□(陆月霜)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自制醋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高产菌株J2,经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汉森氏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Gen Bank登录号为GU213109)。通过PB(Plackett-Burman)和BB(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菌株J2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酵母膏和无水乙醇的含量对BC(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产量影响极显著,Zn SO4的含量影响显著。通过多元二次方程方差分析及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拟合良好,且发酵培养基优化后配方中酵母膏3.3 g/L,Zn SO40.9 g/L,无水乙醇0.7%;使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菌株J2的BC产量增加到10.41 g/100 m L,提高了22.18%。发酵动力学试验表明,菌株J2最佳发酵时间为7 d,BC产量可达12 g/100 m L。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4)
将一株从四川自贡砂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产红色素菌株XF105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菌株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及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XF105归属为P.agaridevorans属。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分别从发酵温度、p H、装液量、接种量4个单因素研究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设计实验,对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XF-105产红色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XF-105产红色素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7℃,p H6.15,装液量为22.4%(v/v),接种量为9.78%(v/v),在此条件下红色素的吸光度为0.415,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为0.3996,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李秋晓;庞泽敏;张茹;陈曦;赵贺;杜秉昊;朱立宁;马辉峰;李秀婷;郝建雄 《中国酿造》2024,(6):80-87
该研究通过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及测定乙酸乙酯产量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以乙酸乙酯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筛选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1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编号为YM001,经鉴定,其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乙醇体积分数10%,乙酸含量0.08%、温度50℃、pH 2、乙酸乙酯含量30 g/L、NaCl含量150 g/L、葡萄糖含量50 g/L的条件下仍能生长,能够较好地适应白酒酿造环境。异常威克汉姆酵母YM001产乙酸乙酯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乙醇体积分数4%、乙酸添加量0.02%、初始糖度9°Bx、初始pH值6、转速210 r/min、发酵温度22℃、第2阶段发酵时间36 h。在此发酵条件下,异常威克汉姆酵母YM001的乙酸乙酯产量最高,达(17.39±0.362)g/L。 相似文献
8.
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Y3401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发酵产己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对其培养基条件(pH值和糖度)及诱导条件(温度、转速、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己酸添加量、前体添加时机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5个显著影响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的因素,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优产己酸乙酯条件为:糖度14 Brix、初始pH 7、温度25℃、转速180 r/min、接种量3.5%、乙醇添加量8%、己酸添加量0.059%、前体添加时机30 h、诱导时间31 h。在此培养条件下己酸乙酯产量达10.1 mg/L。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酿酒酵母Y3401更好地应用于白酒发酵中。 相似文献
9.
10.
为得到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对实验室保存及酒醅中分离的酵母菌株,依次进行平板初筛、麦芽汁闻香、高粱汁发酵筛选。获得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8株,分别是MY0-3、MY5-9、B003、C3、B005、Y1、P6和74,MY0-3菌发酵产乙酸乙酯量达3.73 g/L。MY0-3为异常毕赤酵母,具有较低的酒精耐受性8%vol、温度耐受性35℃,最高耐受酸度3.0。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产酯条件为p H3.5、酒精度2%vol、温度25℃、发酵时间9 d,其乙酸乙酯的产量为6.2 g/L。MY0-3固态小试中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19.5%。 相似文献
11.
12.
前期研究以玉米和高粱为酿酒原料,浓香型大曲和增香菌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方式,模拟浓香型白酒半固态法酿造,得到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浓香型大曲添加量为原料的30%、增香菌添加量为3.5%、料水比为1∶3.2、温控条件为第1天28℃,第2天33℃,第3天30℃,4~18 d为25℃、发酵18 d。本研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以玉米和高粱为酿酒原料,模拟半固态法酿造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酒醅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共检测到48种物质,其中酯类20种、醇类8种、酸类6种、酮类4种,芳香族5种以及其他类5种,酒醅中己酸乙酯含量为15.16 mg/L。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B类酶促物质发酵生产高酯调味酒的最适酯化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酯化条件为乙醇浓度Az%,己酸浓度B。%,发酵时间C3d,发酵温度D2℃,黄水含量为E1%,此时己酸乙酯含量可高达36.386g/L。在测定己酸乙酯含量数值时,总酯分析法可替代色谱分析方法,具有分析仪器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可操作性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佳酿浓香型曲酒依赖于老窖传统工艺,中国酒窖又是甲烷发酵的特殊生态环境,浓香型曲酒主体香成分为已酸乙酯,而已酸来自于已酸茵的已酸发酵。老窖中存在已酸茵与甲烷茵的“种间氢转移关系”,甲烷发酵有促进已酸发酵进程多产已酸的作用,从而增加已酸乙酯含量,提高酒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