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7,(10):1995-1998
在毛细管电泳(CE)中,内壁涂敷是抑制电渗流、防止样品吸附、改善分离效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有多种涂层材料被应用,新型涂层材料也层出不穷。讨论了几种经典的毛细管内壁涂层材料,例如聚合物涂层、生物大分子涂层、小分子涂层等,这些经典的涂层材料能够适应不同的涂敷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涂层材料,例如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纳米粒子涂层以及新型分子等,这些新型涂层已经在分离某些样品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有望应用到不同模式的毛细管电泳中。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毛细管电泳法的优点及在分离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分离模式、分离原理、联用技术及涂层技术。着重介绍了毛细管电泳介孔材料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如涂层技术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过程中的研究及发展,在药物拆分、环境监测、临床检测等领域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通过电泳和色谱效应进行化学分析。近年来应用方面的研究多为将高选择性固定相引入毛细管的内表面进行不同化合物的分离分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重要的固定相之一。对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的MOFs涂层材料,涂层方法,分离机理,分离物质进行了简单综述。其应用对医药,农业,食品工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分析检测尤其在色谱分离和毛细管电泳技术中的应用。在色谱分离中,两性表面活性剂首先被用作固定相,能很好地分离海水及雨水中的阴离子;后来随着色谱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又被用作流动相,即把其溶解于电解质溶液中,此流动相能很好地分离含蛋白质的生物样品。两性表面活性剂还被广泛地用于毛细管电泳中,即作毛细管壁上的动态或静态的涂层,此法既可控制电渗流,提高分离效果,又可避免蛋白质等一些样品粘在壁上,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比较了用于毛细管电泳的不同手性拆分剂,显示出毛细管电泳是用于手性拆分的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分离手段。  相似文献   

6.
杜钒  杜迎翔  陈家全 《广东化工》2013,40(11):58-59
手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功能性材料,近年来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亲睐。手性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性质在色谱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综述了手性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条件,通过两种常用电泳模式--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6种笨甲酸类化合物的分离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最佳分离条件.该方法快速、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锡娟  牟传芹 《广州化工》2009,37(8):179-180
药物检测和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技术,是当今国际分析化学前沿领域中一种极具潜力的微分离检测技术,它集成了电泳分离的高效、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等特点,主要优势在于:费用低廉、简便快捷、样品用量少、污染小。本文对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存在较多的手性识别位点和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所以能够作为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本论文旨在合成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s-nip),并将制备所得材料采用动态涂敷的办法制备手性毛细管柱,制备Co(s-ni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并研究该柱的色谱分离性能,实验证明8种手性化合物在Co(s-nip)毛细管上表现较好的分离能力。除此之外,位置异构体、正构烷烃混合物、正构醇混合物和Grob试剂也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制作的Co(s-nip)毛细管柱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涉氢应用领域,氢及其同位素的渗透导致结构材料氢损伤、能源浪费及核污染等诸多问题,在结构材料表面覆盖阻氢涂层是解决氢渗透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总结了传统阻氢涂层的特性及其阻氢效果,并阐明了传统阻氢涂层仍然存在的效率低及寿命短等问题。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等二维材料薄膜具有很强的阻挡特性,多层堆垛结构效果尤其明显,可作为优异的阻氢材料,而传统阻氢涂层兼具有一定的吸附储氢性能。通过对氢渗透机理的分析提出引入二维材料作为阻氢层,并结合传统阻氢涂层的储氢特性构建新型阻氢结构模型,阐述了阻氢层的制备应用现状及储氢层的储氢机理,同时探讨了针对不同应用背景下新型阻氢结构的不同形式与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新型阻氢结构涂层在不同应用领域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