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辽宁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分布的情况,发现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隐患,为食品安全隐患风险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辽宁省共采集的12类4694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辽宁省2017年-2019年4694份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总体检出率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12.78%,不同种类食品中米面制品、婴幼儿奶粉及辅食和水产及其制品有较高检出,检出率分别为15.02%、14.81%、12.46%,不同包装中散装样品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为9.55%,不同抽样场所中网店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为14.06%。结论 辽宁省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其中婴幼儿奶粉及辅食、餐饮食品和水产及其制品受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其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病原微生物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降低或避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每年有2亿多人遭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是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淄博市是山东省首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地市之一,从2010年开始进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风险监测。现对2018年监测的食品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舟山市19类市售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2019年共采集1 246份食品样品,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样品进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检测。结果 共243份样品检出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总检出率为19.50%(243/1 246)。其中生畜肉中沙门菌检出率为41.67%(30/72),双壳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1.58%(48/152),鲜(活)海鱼中异尖线虫检出率为27.00%(27/100),冷制作糕点面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25%(13/80)。不同包装类型中,散装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检出率高于预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33,P<0.05)。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为32.54%(150/461),其次为网店(25.44%,29/114)和小型餐馆(23.88%,16/67)。结论 2017—2019年舟山市19类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污染,外卖配送餐、生畜肉、双壳贝类产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污染较为严重,建议重点加强对这三类食品的卫生监督,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解地区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和分析本地区餐饮食品安全现状,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按照《2015年自治区卫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样品采集、运送的要求开展样品采集、检测。55份食品样中总合格率94.44%,其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样品共25份,合格率92%;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30份,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食品安全,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需不断探索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方法,认识到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合理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基层的疾控中心不仅需做好监测采样、样品检测、资料备案等,还应依据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特性,分析及研究其潜在的各类风险,采取有力措施,使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效果更为显著。质检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本文从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的工作实际出发,首先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究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技术,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州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2018年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区域涉及全州3个县(市),按照《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共采集18个类别1640件样品进行一般卫生指标检测,主要检测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1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11-2018年共完成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18个类别1640件样品,获得6850条数据,完成率100%,食品样品检出致病菌共103件,总体合格率为93.7%;15类866件食品样品一般卫生指标合格率为100%。检出常见的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8种致病菌,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14.1%(36/255)、1.5%(15/1025)、1.3%(15/1152);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品,分别为12.6%、11.4%、8.7%。结论 2011-2018年全州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未监测到污染严重的食品,未发生食品恶性污染事件无重大及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食品安全总体形式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游县市售食品中化学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致病因子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该县市售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3年从龙游县不同食品流通环节采集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 977份,6 931项次,合格样品1 875份,合格率为94.84%,项次合格率为98.51%。其中化学污染物份数合格率为96.27%,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份数合格率为91.82%。结论:龙游县抽检场所的食品污染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我市食品中致病因子污染状况及分布, 探寻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污染源, 掌握和分析食品安全状况, 为食品安全风险做好预警。方法 按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011年~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 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快餐店、零售店、生产加工场所及街头流动摊点采集食品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检测食品样1237件, 检出致病因子134株, 总检出率10.83%, 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为12.43%、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12.3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5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2.8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1.02%、沙门氏菌检出率0.09%。在监测的12类食品中致病因子检出率最高的为冷冻肉糜制品占25.8%, 其次为生米线25.0%, 婴幼儿配方食品24.26%, 餐饮食品24.12%等。不同类别食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曲靖市食品中致病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小型餐馆、零售加工店、快餐店、便利店、集体食堂、街头摊点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度较高, 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机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针对网络信息的风险监管,正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10年网络报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分析,发现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大约占到网络信息的7成,风险排序前三的为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涉及的食品主要是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以及粮食及粮食制品;网络信息传播以政府门户网站、地方性媒体和综合门户网站为最。为此,研究利用矩阵方法对食品种类和安全风险进行了等级分类,并提出三点网络食品安全信息的风险监测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嘉定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6~2017年嘉定区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共采集12大类样品433件, 检测460件样品, 并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监测样品中有49件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 总检出率10.65%。其中, 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32.09%), 其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氏菌(0.23%)。检出食源性致病菌较多的前4位食品品种分别为冷面、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即食发酵豆制品、即食凉面(粉、皮)。结论 根据本研究显示本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应加强重点食品在各个环节的监管,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是为了让检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能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以及食品中毒判断提供准确依据,这也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以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提供帮助,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新版《食品安全法》出台,提出"四个最严"标准,保障食品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泸州市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 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方法 根据2017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要求, 从泸州市各食品 流通环节购买食品样品, 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工作手册》的相关检测方法对农药、兽药、非食用物质、元素、食品添加剂、禁用药物、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生物毒素等19大类94个项目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依据GB 2761-2017、GB 2762-2017和GB 2763-2014等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共检测食品类样品195份, 其中189份合格, 合格率为96.92%。不合格率最高的食品为水发产品, 有4个样品中甲醛超标; 谷物及其制品(小麦)有2个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超标。结论 泸州市2017年195份食品样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指标合格率较高, 但个别食品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继续加强重点环节监管, 确保我市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生活》2013,(4):18-19
为科学反映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由2011年的115家扩展到2012年的150家,食品供应主渠道覆盖面由2011年的75%提高到2012年的80%以上。每月对29大类食品700多项(含540项农药)污染物开展连续性监测。2012年上海市对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致病寄生虫和食源性病毒进行了风险监测。监测项目为700多个,监测项次数为255047,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某区2022年肉及肉制品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发现肉及肉制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22年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工作要求以及国家标准方法,采集生肉和熟肉制品100件,对其进行致病菌监测。结果:2022年,检测样品阳性率为31.00%,生鲜及冷却禽肉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冻禽肉,各类肉制品间致病菌阳性率差异显著(χ2=21.37,P=0.00 <0.05);病原菌检出集中在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共检出5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为主;从食品包装类别来看,散装食品更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该地区病原菌检出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χ2=3.41,P=0.18> 0.05)。结论:该地区肉及肉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体现在生鲜及冷却禽肉中。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分析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对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有重要意义。加拿大食品检查署制定的食品安全监测计划着重于化学物和微生物的污染监测, 包括国家化学污染监测计划、国家微生物污染监测计划、已知污染问题的定向监测、食品营养合规性监测和专项调查。本文详细分析加拿大公布的最新年度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结果, 其中化学物监测共计国内外食品14279件样品, 微生物监测共计国内外食品8125件样品, 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5.7%和99.3%。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具有单一部门全链条监测、突出监测指标差异和覆盖面、精准的追踪溯源和结果公示的特色, 建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适当借鉴域外成功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风险监测与交流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18年广元市抽检食品中微生物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对抽检食品中微生物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抽检环节及业态来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市辖区的小吃店和小型餐馆等餐饮环节发现的食品微生物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共发现不合格样品9例, 小吃店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高达100%, 不合格指标集中在大肠菌群指标上。结论 大肠菌群爆发出的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餐饮食品的微生物不合格数量较其他品种多, 集中在小吃店和小型餐馆。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其高度敏感、影响深远受到各国政府及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及国际组织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均对婴幼儿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风险因子做出限量规定,但也存在限量指标范围及限量值不统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近年已取得长足进步,本文在系统调研目前我国及国际组织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中风险因子限量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因子限量指标及限量值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风险因子限量完善的思考建议,以期为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艳 《食品界》2023,(2):111-113
<正>食品卫生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越来越越高。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2017年-2022年近5年来山东省菏泽市热门食品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抽检,通过分析食品微生物含量的检测结果,有效掌握菏泽市各类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有效分析食品污染的发生原因,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现将2017年-2022年近5年来菏泽市各销售点随机抽样的8类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如下分析。其中,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一旦出现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相关部门需明确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性,重视微生物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本文根据食品微生物污染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微生物风险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食品安全控制对策,以保障食品安全,减少食品微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每个季度的污染及其分布情况,发现不同季度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2018年辽宁省共采集3477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各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在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7.65%,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6.92%,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9.05%,第四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2.62%。各卫生指标菌中2017年菌落总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6.10%,大肠菌群计数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7.03%,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52%;2018年菌落总数在第一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1.67%,大肠菌群计数在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48%,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二季度合格率最低为91.67%。结论 2017-2018年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在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最高,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均是副溶血性弧菌最高;两年间卫生指标菌的合格率在四个季度中均呈现出,第一和第四季度的合格率较高,而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合格率相对较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