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印染》2008,34(6):58
针对果胶酶处理对天然彩棉纤维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对天然彩棉纤维的吸湿性、强力和色差以及脂蜡质含量进行测试,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观察纤维的表皮结构以及色素分布,并与碱处理作比较。结果显示:果胶酶处理不仅符合天然彩棉的环保特性,且处理后天然衫棉的吸湿性能明显改善,纤维强力没有明显的下降,纤维结构未破坏,纤维内保留了大量脂蜡质,纤维色素没有明显流失。果胶酶处理更适合用来改善天然彩棉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天然彩色棉色素的种类、性质以及形成机理,是研究和开发天然彩色棉产品的关键问题。天然彩色棉色素化学结构复杂,与蜡质、果胶、蛋白质、矿物质等非纤维物质共存,给色素成分的分析带来不便。本文对天然彩色棉色素的研究现状和一些提取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用果胶酶Scourzyme L处理天然彩色棉的效果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果胶酶Scourzyme L对彩色棉进行处理,对处理后彩色棉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与碱处理后的效果对比,结果证明果胶酶处理的综合效果较碱处理的好。  相似文献   

4.
黄故  陈莉 《纺织学报》2007,28(2):64-66
针对天然彩色棉纤维吸湿性差的问题,利用果胶酶(Scourzyme L)对棕棉和绿棉纤维进行处理,以求去除果胶。采用不同的果胶酶浓度、温度、处理时间以及pH值对棉纤维进行处理,并测试了处理后彩棉纤维的回潮率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果胶酶质量分数为0.5%0、.6%(o.w.f)时,绿棉和棕棉可以分别获得最佳的纤维回潮率;在处理过程中,绿棉的最佳温度为50℃,棕棉为60℃;增加处理时间会提高处理效果;在使用果胶酶处理过程中,溶液pH值过高和过低均不能充分发挥酶的作用,合适的pH值为8~8.5。  相似文献   

5.
对几种天然彩色棉织物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不同类型彩棉织物的配套工艺流程和条件。织物经生物酶和柔软剂等相应工艺处理后,有效地剥除了纤维表面的覆盖层,保护了天然色素,使色泽加深,而失重、强力损失减小;所得成品色泽自然、舒适性强、尺寸稳定。  相似文献   

6.
简单、快速地鉴别天然彩色棉和染色棉对规范天然彩色棉市场和促进天然彩色棉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依据天然彩色棉色素的多酚属性,以及4-甲氧基肉桂醛与天然彩色棉的色素反应,通过改变纤维的颜色来快速鉴别天然彩色棉与染色棉。研究了4-甲氧基肉桂醛浓度、pH、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天然彩色棉颜色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效果与pH负相关,与4-甲氧基肉桂醛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正相关;在温度为50℃,pH为2,4-甲氧基肉桂醛的质量分数为0.5%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有效鉴别天然彩色棉纤维与染色棉。  相似文献   

7.
彩色棉机织物生物酶处理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用果胶酶处理天然彩色棉机织物后 ,再通过正交实验用纤维素酶进行处理 ,得出纤维素酶处理的优化工艺参数 ;从对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彩色棉织物前后性能的对比分析发现 :优化工艺下的织物毛效值会显著增大 ,基本上可达到碱处理的效果 ,并能有效去除布面杂质和改善织物柔软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电压和时间处理条件下对蚕丝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蚕丝纤维电晕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强力、失重率和表面润湿性的测试分析了蚕丝织物的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电晕处理后,表面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吸湿性得到了改善,强力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高温焙烘整理条件对天然彩色棉色泽的影响,对高温短时间处理后(150~180℃,2min)天然彩色棉的色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天然棕色棉和绿色棉,高温短时间处理都会导致明显的色变,但绿色棉的色变程度要低于棕色棉,这意味着绿色棉色素的高温短时间稳定性要好于棕色棉。酸碱条件都将使高温短时间处理后天然彩色棉的色变增加,碱性条件比酸性条件导致更大的色变。高温条件导致的色变是酸碱不可回复的色变,这表明高温条件使天然彩色棉的色素造成了酸碱不可逆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酶整理技术,彻底改善了彩色棉针织物的布面不光洁、棉结较多的状况。通过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天然彩色棉针织物实物质量进行对比实验,得出两者协同作用下的织物风格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拓展稻秸秆纤维的应用,利用扫描电镜对稻秸秆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测试了稻秸秆纤维、亚麻纤维、棉纤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吸放湿特性,绘出了3种纤维的吸放湿回归曲线,推导出吸湿和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了3种纤维的吸湿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稻秸秆纤维纵向具有大量沟槽,比表面积很大;稻秸秆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性能,稻秸秆纤维的吸湿回潮率为9.3%,放湿回潮率为10.35%;3种纤维的吸放湿速率呈指数曲线衰减,亚麻纤维的吸放湿速率最高,稻秸秆纤维的吸放湿速率居中,棉纤维的吸放湿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木棉纤维纵横向形态结构,对木棉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吸放湿性、耐酸碱性和上染率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白棉、彩棉做比较,并进行了相同结构参数的产品开发及保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木棉纤维的纵向表面光滑,横截面呈圆柱型中空结构,长度比白棉和彩棉短,细度比白棉和彩棉细,吸湿和导湿性能比白棉和彩棉好,染色性能比白棉纤维差.木棉纤维耐碱不耐酸,开发的木棉纤维产品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彩色棉中色素对纤维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X-射线衍射、固体核磁共振(CP/MAS^13C NMR)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彩色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色素的存在影响了纤维结晶的形成,去除色素有利于提高结晶度、增大结晶尺寸;彩色棉纤维中色素主要分布在胞腔内,部分在次生胞壁的纤维素中;超临界CO2萃取和碱精练加工后,彩色棉纤维中色素的分布发生了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天然棕色棉、白棉、绢丝3种纤维原料以不同的混纺比进行混纺,探讨其纺纱加工工艺,并纺制了系列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绢丝含量的增加,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度、粗节和细节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绢丝的加入对混纺纱线的棉结和毛羽没有明显的影响。绢丝原料可以在总体上改善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具有较高吸水性及稳定性的超吸水纤维膜,首先利用氯乙酸对NaOH碱化处理后的棉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吸水纤维,然后通过溶液分散法将吸水纤维在水中分散成膜制备超吸水纤维膜材料.对纤维膜材料的表面结构、化学结构、结晶结构、热稳定性、羧甲基取代度、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棉纤维进行碱化处理可促进氯乙酸与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野生牛角瓜纤维的吸湿与吸水性能,测试了这种纤维的标准回潮率、吸放湿曲线及吸水率,建立了吸、放湿回归方程和吸、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并与棉纤维比较。结果显示: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有更好的吸湿性,其标准回潮率为11.4%。牛角瓜纤维的吸湿滞后性大于棉,其吸、放湿行为可以用指数模型描,放湿速率显著高于棉纤维,吸湿与放湿平衡时间的差异更大。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的吸湿量和吸、放湿速率明显高,将使其织物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牛角瓜纤维和棉纤维都表现出不易浸润的特性,但牛角瓜纤维的吸水率(133.62%)明显高于棉(74.98%),有作为吸水材料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竹原纤维织物吸湿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纯竹原纤维、纯苎麻、纯棉以及棉竹原交织、竹原棉混纺等织物的吸湿性与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棉织物的回潮率和初始阶段吸湿速率明显高于纯竹原织物和纯苎麻织物;竹原织物的透湿性略高于苎麻,明显高于纯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比不同果胶酶用量处理的棉杆APMP制浆工艺。研究发现,果胶酶处理对棉杆APMP制浆有较好的效果,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浆相比,纤维长度增加,宽度减小,细小纤维含量下降。所得纸张白度提高,不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和光吸收系数都有所降低。强度方面,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了10.59%,46.54%和9.7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常温和高温碱处理对木棉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测试了纤维的失重率及吸湿率。研究了常温碱处理和高温碱处理对木棉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结晶度及靛蓝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重量下降、吸湿率降低;当碱液浓度为1~15g/L,90℃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的上染率较30℃碱处理后的纤维的上染率低;高温处理后的木棉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沟痕;碱处理后木棉纤维中的羰基特征峰强度降低,结晶度随碱液浓度增加整体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