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WLAN热得烫手     
白杉  子荫 《家庭电子》2003,(3):14-14
一、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常识近几年来,随着局域网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移动和便携式通信的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应运而生。WLAN利用常规的局域网(如10/100/1000Mbps以太网)及其互连设备(路由器)构成骨干支撑网,利用无线接入点(AP)和无线接入服务器(WAS)支持移动终端(MT)的移动和漫游。无线接入服务器的作用是提供无线终端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无线接入点的作用是完成WLAN和LAN之间的桥接,实现无线空中接口协议到LAN协议的转换,并实现小区的移动用户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信世界》2008,(8):6
近日,专注于IToIP解决方案的杭州华三通信(HZC)在国内首发企业级802.11n无线产品——无线接入点AP和无线控制器AC,并推出一体化移动网络解决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3C的802.11n产品中实现了的面同IPv6功能的扩展,现阶段业界其他厂商尚无法实现。H3C网络产品线副总裁孙德和表示,目前,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无线漫游业务试用,H3C将给予它们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无线接入正在迅速成为企业网络必不可少的功能。由于802.1In的到来以及802.1In具有每接入点数百兆比特的容量,因此无线接入的价值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现在无线应用领域能够扩展到笔记本电脑以外的新应用,如VoIP手机、双模式智能电话和台式PC,从而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得多的、全面支持各种移动设备的企业网络。  相似文献   

4.
甄岩  李祥珍 《数字通信》2010,37(5):31-33
0引言 随着人们对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自由通信的渴望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无线网络通信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配有无线接口的便携机或个人数字助理来实现移动中的通信。移动通信大多需要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实现,例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要有基站的支持;无线局域网一般也工作在有AP接入点和有线骨干网的模式下。  相似文献   

5.
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检测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备远程网络检测能力的无线接入点的设计方案,在具备无线网络接入能力的同时提供了远程网络检测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IXP425硬件平台实现了以上功能,并对检测性能进行测试。最后介绍了采用该接入点的远程无线网络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无线接入正在迅速成为企业网络必不可少的功能。由于802.1In的到来以及802.1In具有每接入点数百兆比特的容量,因此无线接入的价值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现在无线应用领域能够扩展到笔记本电脑以外的新应用,如VoIP手机、双模式智能电话和台式PC,从而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得多的、全面支持各种移动设备的企业网络。  相似文献   

7.
无线异步转移模式的网络结构是以在固定ATM基础上扩展无线服务为基础的,也京是以固定ATM网络为主干网,增加无线接入点,以支持移动性。其网络协议的功能是在进一步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同时支持移动性。无线ATM的两种模式给出了其网络中可能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要讨论了无线接入点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具体设计方案,最后对该无线接入点在实际的网络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接入点具有较高的数据转发速率,基本上能够满足现有的网络互联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动IP在无线局域网下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链路层的移动IP快速切换方法,通过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接入点间加入特定的MAC网桥来减少移动节点在切换时产生的切换时延,进而减少移动节点上行和下行方向上的数据包的丢失,达到对移动IP切换进行优化的目的。此方法在无线局域网实际环境中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证明优化后的时延较之原来普通移动IP切换时延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线接入点的WLAN网络成本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然  令晓明 《通信技术》2010,43(11):93-94,171
通信网络的成本及其性能是相铺相成的,也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即如何在不增加通信网络成本的前提下保证网络可以提供满足用户要求的性能。以无线局域网为例,无线接入点的布局不仅关系着网络的投资成本还由于对接入点的不同选择,网络的业务负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又影响着网络性能的稳定。因此,在对无线局域网的成本优化时可以考虑通过对无线接入点的优化布局,实现网络成本与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基站中继接入中的几种无线接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数字微波、固定无线接入(M M D S、LM D S)、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等技术的特点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发展,对移动通信基站中继接入中采用无线接入手段的应用情况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接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接入技术主要集中在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包括蓝牙、超宽带(UWB)和Wi-Fi等。蓝牙是链接近距离设备的电缆数据传送的辅助技术;UWB作为窄脉冲无线电技术链接众多电子设备,提供宽带无线接入的灵活性和移动性;Wi-Fi给快速接入设备和WLAN内移动设备提供无线链接,用于较长距离链接,支持一定功率的移动终端接入。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接入系统的标准化进程非常快,辅助标准多,但目前仍以蓝牙和Wi-Fi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无线接入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之后着重介绍了安顺移动3.5GHz宽带点对多点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14.
移动多媒体通信中无线AIM接入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振辉 《电信科学》1998,14(12):8-12
本文讨论移动多媒体通信中无线ATM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无线ATM概念,ATM无线接入,无线ATM网络,协议,信元和传输结构。研究无线信道给移动多媒体通信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走向3G,传统意义上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物理隔离特征逐渐消失,无线接入网能力极大提升以及多种应用的发展,使移动通信网络一方面要面对陆地侧传统互联网中的威胁,同时还必须应付由于无线接入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空中接口安全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加以关注并认真考虑的,论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是当前发展最快的通信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城域网IEEE 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802.20和无线区域网络802.22几大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的技术特点,并在与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The growth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will accelerate over the next years. Today most of the mobile subscribers use cellular services only. But this will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toward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ervices like WiFi and WiMAX. This paper describes a fundamental overview of th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outlines the market view, major trends and introduces OFDM technologies. New developments for integration of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to the operators' infrastructur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无线异构网络的关键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构网络的融合及协同工作在下一代公众移动网络中将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无线异构网络融合技术作为改善公众移动网络的覆盖和容量以及提供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接入Internet的能力和无处不在的移动计算能力的有效手段,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构建无线异构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研究新型的安全模型、关键安全技术和方法,是无线异构网络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无线异构网络中的关键安全技术包括安全路由协议、接入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节点间协作通信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地面蜂窝通信系统已暴露不少弱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浮空平台的无线接入系统用于区域空间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既开辟了信息资源,解决人口密集地区增加移动通信用户的问题,又可解决农村和受灾地区通信线路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网络的日益增强的硬性需求,再者考虑到网络接入的方便及快捷,对移动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反观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传统的手机通信网络上网速度已不能满足需求,加之资费相对过于昂贵,所以无线网络技术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