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PEN系树脂的吹塑成形甲田英明〔日〕((株)青木固研究所研究开发部部长)1序言近年来,对树脂制容器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伴随着这种趋势,原有的树脂或技术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很困难。最显著的大概不能不说是在灌装时为了杀菌必须采取热灌装的耐热容器。还有其他多种...  相似文献   

4.
5.
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王方 《工业水处理》1997,17(2):1-7,39
分析了填充床电渗板器内混合阴阳离子交换剂的自再生过程,提出了一种电再生法,供水脱盐处理必用设备混床所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使用,试图用它代替现今广泛采用的酸碱化学药剂再生法。这种电再生法属于创新技术。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消耗的是电能,这种过程的推动力是电力。再生不用酸碱化学药剂,操作简化,也无废物排放,从而不污染水体,对环境无害。  相似文献   

6.
引言离子交换树脂是比较稳定的材料,与其离子形态有关,有些可保持许多年不变质。用过的混床树脂几乎可无限期地贮存。但是氢氧化物形态的强碱阴树脂和氢形态的强酸阳树脂不如其它形态稳定,降解较快,特别是在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对使用前经“干”贮存的混床树脂研究表明,树脂的质量发生缓慢但不可抗拒的下降,特别是可浸出的TOC增加。树脂性质发生的这些不希望的变化可通过将树脂在气体保护下贮存,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树脂基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廖学贤(常州建材二五三厂213002)1前言不饱和聚酯树脂(以下简称UP树脂)作为商品而言,无疑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了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UP树脂已属成熟产品,大规模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已经过去,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改进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王世荣  王德云 《塑料开发》1998,24(3):949-955,96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ABS树脂着色用色母料的颜料和染料、载体树脂、分散剂的品种和发展趋势,叙述了色母料的生产方式并给出了部分产品配方。  相似文献   

9.
10.
聚酰胺6共混改性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聚酰胺6共混改笥的新进展,并阐述了增容技术在共混改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ABS树脂国内外生产概况,ABS共混合金研究进展以及在汽车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2.
混床树脂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阴阳树脂的再生,采取了不同的再生方法。经实验证明,不仅提高了树脂的再生程度,也减少了再生成本。  相似文献   

13.
脱盐水是化工生产中各类锅炉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化工生产的血液,脱盐水装置的安全稳定和效益运行事关企业安稳长满优,探讨了脱盐水的运行优化,最后工序的混床的检修和运行小结,有助于同行借鉴,共同抓好脱盐水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耐热透明型聚降冰片烯树脂(商品名ARTDN)的特征、性质及应用新进展。由于ARTON具有极性基团,所以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烯丙基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括了烯丙基酯树脂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以DAP、DAIP、DANP为主的芳香族烯丙基酯树脂的合成方法与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现代工业锅炉及电子、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中用水常用三层混床惰性树脂处理,三层混床用惰性树脂密度和性能等随其共聚体各组分及配比而变化。文章强调指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和惰性树脂湿真密度及耐压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1996年起作者从事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Electroregeneration of ionexchange resin,缩写为EIR)的研究,申报了专利,又发表了相关论文。EIR是一种电化学再生树脂的方法,是用纯水代替酸、碱使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由于这项发明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极好,引起国内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浓厚的兴趣。十年来,他们根据自己对EIR的理解,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这些试验研究表明,EIR技术可使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EIR所取得的树脂再生度可与酸、碱再生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首先说明本发明中所用聚酯树脂(A)含羟基或同时含羟基及羧基。  相似文献   

19.
20.
氟碳树脂的混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氟碳树脂与20余种常用汽车面漆树脂进行混容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采用热拼及冷拼等共混改性方法改进汽车用氟碳涂料光泽情况作了进一步探导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