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杨再发 《中国锰业》1991,9(5):43-47
影响产品质量和硫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溶液含硫杂质和电解温度。过量的添加剂对产品含硫量有影响。电流密度过高和产品后处理不当也会影响产品质量。用硫酸铝、二氧化锰对硫化液进行净化处理,制成合格的较纯净的电解液。以二氧化硒与二氧化硫为混合添加剂,工艺条件为:阳极的有效面积为阴极的55%,阴极电流密度350A/m~2,槽电压4.8—5.5V,补充液速1500—1600ml/min,电解温度40—43℃,电解过程的pH控制在7.2—7.4范围,电解周期48h。在此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将阴极锰在100℃的开水中煮30min,用40—60℃的温水清洗,然后用清水冲2—3次。产品含Mn99.91%,S0.018%。年产1000t的电解金属锰厂使用此新法,生产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硫酸介质中铅合金阳极电解氧化铈(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琦峰  张启修 《稀土》2003,24(2):19-23
研究了硫酸介质中铅合金阳极电解氧化铈( )各因素对电流效率与槽电压的影响规律,报道了电解氧化铈( )的工艺技术条件。与Pt阳极电解氧化铈相比,使用铅合金阳极同样具有无污染、氧化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针对中国国情,使多年来无法实现的硫酸介质电解氧化铈成为可能。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硫酸胍作为电解锰添加剂在硫酸盐体系中电解的影响,经XRD和SEM分析得出,采用硫酸胍可以制备出结晶度好的具有立方结构的α-Mn,金属锰表面均匀。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测试分析其阴极电化学机制,结果表明,硫酸胍可以有效抑制析氢反应,促进锰沉积,最佳条件下,电流效率达到64.1%。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槽电压和电流效率对铅电解直流电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合适的电解液酸铅比、提高电解液温度及循环速度、添加合适添加剂、加强阳极泥洗刷等来降低铅电解直流电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铜电解精炼过程中添加剂的作用与阴极过电位控制法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阴极过电位是电解液性质的实时反映,通过阴极过电位的控制可得出在不同电解条件时,添加剂最佳量的控制,从而在复杂铜电解过程中稳定了高纯阴极铜的生产,并获得更高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解法制备微粒电解二氧化锰,系统地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和硫酸浓度等条件对槽电压、电流效率和微粒电解二氧化锰形貌颗粒等的影响,采用滴定法对微粒电解二氧化锰的锰含量进行了分析。得到微粒电解二氧化锰制备的优化条件:硫酸锰浓度0.8 mol/L,硫酸浓度2.5mol/L,电流密度30 A/dm2,电解温度30℃,所得的微粒电解二氧化锰的颗粒均匀,外形为类球形,由许多小颗粒团聚而成,是一种较理想的粒状电解二氧化锰。  相似文献   

7.
现有制备工艺制造出的电解铜箔材料储锂性能差,因此设计一个电解铜箔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溶铜时在专业的容器内采用逆向通风喷淋的方法,升高氧压力,提高硫酸的浓度;确定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铜离子浓度、H_2SO_4浓度和流量参数,选择含有亲水基与疏水基的添加剂保证电解铜箔的表面平整性与光亮性,完成电解铜箔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锡精炼除铜渣直接电解新工艺研究及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亚龙 《湿法冶金》2001,20(1):25-29
研究了锡精炼除铜渣电解时电解周期、物料粒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针对锡精炼铜渣难于处理、技术经济指标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铜渣直接电解过程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结果、电解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钛在海水中的阴极充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型双面电解槽,采用双面电解充氢法对海水中自然表面钛片进行恒电流电解充氢,研究了钛在海水中的阴极充氢过程。用X-射线衍射法对充氢后碎裂钛片进行检测,同时探讨了试样厚度、充氢电流密度和阳极氧化电位对于氢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膜是氢渗过程的控制因素:试样厚度增加,氢氧化峰值电流和峰值电流出现时间增加:峰值电流随充氢电流密度和B面氧化电位升高而增大,而峰值电流出现时间随充氢电流密度和B面氧化电位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真空条件下直接电解TiO_2制备海绵钛过程中的电解电压。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真空状态对TiO_2和CaCl_2理论分解电压的影响,实验研究了TiO_2实际分解电压以及电解电压与产物纯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1200 K、10 Pa时,TiO_2和CaCl_2理论分解电压分别为2.51 V和3.86 V,TiO_2实际分解电压为2.53V,超电压为0.2V,考虑到加快电解速率和提高电解产物纯度,真空条件下电解电压的最佳范围在2.9~3.5 V之间,在此条件下进行电解,电解产物海绵钛的纯度达9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电流密度是衡量铜电解生产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铜电解电流密度与阴极铜产量成正比,铜电解提高电流密度将发掘现有设备的潜能。本文介绍了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通过设备改造和调整工艺控制参数,加强操作和岗位责任考核,提高铜电解电流密度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氯气浸出工艺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高镍锍精炼工艺之一,在镍的回收率、生产率、产品质量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较突出的优势.氯化湿法冶金由于具有高反应速率、高浸出率、以及灵活的金属提取工艺组合等优点,成为一项重要的湿法冶金新技术,以往制备镍电解初液的工艺都采用硫酸常压选择性浸出-加压浸出工艺,这样的工艺具有浸出效率低、工艺设备复杂、流程长、作业强度高、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不利的因素,现在学者都在探索氯化浸出工艺替代硫酸选择性浸出工艺.本文就氯气浸出生产镍电解初液的工艺原理、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及其优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铝溶胶为黏结剂、金属Fe为烧结助剂, 采用冷压-烧结制备出铝电解用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 利用20A电解试验研究其电解性能; 利用能谱仪(EDS) 对电解试验前后的复合阴极材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分析, 研究电解过程中各种元素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金属Fe作为烧结助剂在烧结过程中能有效的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 使该复合阴极材料的烧结致密度显著提高; 20 A电解试验过程电压稳定, 电流效率93. 2%, 原铝中铝元素质量分数为99. 47%, 杂质元素质量分数为0. 53%.在电解试验后, 铝液能有效润湿阴极表面, 表明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具有较理想的可润湿性; 从复合阴极电解后的能谱分析可知, 在电解过程中, 碱金属主要是通过液态电解质渗透进入阴极材料中, 随后又逐渐渗透进入黏结剂相中, 并在骨料之间氧化铝溶胶和金属烧结助剂均未能充分填充的空隙进行富集. K元素较Na元素对黏结相的渗透力更强; 与此同时, 阴极表面生成的Al通过复合材料的空隙进入阴极内部, 而Fe金属会利用材料内部的空隙反向扩散至铝液层中.在试验中, 阴极表面的铝液层的稳定存在是该阴极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采用熔盐电解以由Na2WO4和CuO为活性物质电解获得钨铜合金复合前驱粉体.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电解质体系及电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认为Na2WO4减缓体系活性物质扩散速度,CuO与Na2WO4的电解非同步进行.通过改变活性物质的加入方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750 ℃;以一定比例KCl-NaCl混合熔盐为电解质,在起始槽电压1 V,先加入CuO电解2 h;后加入Na2WO4,调整槽电压至2 V电解3 h,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表明,可以获得纯度达到98 %的W-Cu合金粉体.   相似文献   

15.
文中研究采用熔盐电解以由Na2WO4和CuO为活性物质电解获得钨铜合金复合前驱粉体.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电解质体系及电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认为Na2WO4减缓体系活性物质扩散速度,CuO与Na2WO4的电解非同步进行.通过改变活性物质的加入方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750℃;以一定比例KCl-NaCl混合熔盐为电解质,在起始槽电压1 V,先加入CuO电解2 h;后加入Na2WO4,调整槽电压至2 V电解3 h,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表明,可以获得纯度达到98%的W-Cu合金粉体.  相似文献   

16.
魏琦峰  张启修 《稀土》2002,23(5):35-38
报导了硫酸介质中电解氧化铈的阴阳极选择。从电极的耐蚀性、电极对阳极电流效率及槽电压影响三方面的比较 ,可以得出 :在阴离子交换膜体系中 ,1#铅合金在所比较的三种阳极材料中是最佳的 ,可以在该体系中作阳极。铜作阴极是可行的 ,既有高的电流效率又有低的溶解性和槽电压 ,可以保证电解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酸条件下影响铅电解直流电效的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和改进工艺条件,有效地降低高酸条件下铅电解直流电耗,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刘永强  张平均  姬凤武  虞青 《云南冶金》2011,40(3):68-70,74
依据铝电解生产大量历史数据的特点,采用深入的数据分析手段,从海量的测量、记录数据中找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运用到铝电解生产管理过程中。用生产实例的分析证明了数据分析在铝电解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给液方式对铜电解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循环方式会影响槽内温度分布、电解液成分及阳极泥沉降等,因此,根据铜电解生产不同情况的需要,分析对比了多种给液方式在贵冶电解车间的应用,总结了这几种给液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锡回收工艺的探讨研究,针对我公司物料成分、流程的特点,开发了以真空冶金与硅氟酸——硫酸“混酸”电解为基础的锡资源回收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