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山岭隧道工程也日益增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在隧道洞口段出现浅埋偏压的情况。以寻全高速松虎坑3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该隧道左线信丰端洞口段浅埋偏压的特点,分析浅埋偏压条件对隧道结构的负面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浅埋偏压段提出多种处治措施,以期为同类隧道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余正祥  邓帮 《山西建筑》2013,(36):184-186
以宜巴高速公路青龙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对浅埋偏压的隧道进口段采用左右两洞不同施工顺序时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的位移、应力以及初期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分布,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先施作埋深较深的洞,再施作浅埋洞作为该隧道的最优施工方案,对类似的其他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云飞 《建筑》2013,(8):70-71,73
本文结合鱼丘隧道地质情况,拟定开挖方法和支护参数,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浅埋偏压隧道模型,模拟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得到了隧道围岩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分布规律,分析隧道浅埋偏压段支护体系的力学响应,为鱼丘隧道的开挖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栓栓 《四川建材》2019,(2):127-129
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浅埋、偏压隧道的特点,提出总体施工方案,利用偏压挡墙、边仰坡喷锚支护和套拱法确保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安全,洞内采用超前小导管结合预留核心土法进行软弱围岩段施工,同时结合监控量测数据指导隧道施工,克服了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5.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许多隧道洞口呈现偏压浅埋的状态。这些偏压浅埋隧道洞口在施工时由于围岩应力分布不均、结合岩性脆弱等原因,导致施工工序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本文通过对实际偏压浅埋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讲分析和研究,为以后相似工程的偏压浅埋隧道洞口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鲁荣刚 《四川建筑》2007,27(2):112-114
以广东梅河高速公路三断岭隧道超浅埋偏压段为实例,通过有限差分法分析了超浅埋偏压隧道与邻近隧道不同开挖顺序下的受力特点,并以初期支护的内力、安全系数以及塑性区大小作为依据,判断施工顺序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当洞身超浅埋偏压隧道和邻近隧道共同施工时,应先开挖邻近隧道,后开挖偏压隧道。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4,(2):4-5
<正>浅埋偏压隧道反压法减振爆破掘进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挖掘施工的特殊施工工法,该工法由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1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批准成为"北京市工程建设工法",并于2013年度被推荐申报"2011—2012年度国家级工法"。工法体系原理简介浅埋偏压隧道反压法减振爆破掘进施工工法针对隧道进出口段浅埋偏压问题,在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偏压一侧,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反压回填,层层夯  相似文献   

8.
根据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受力特点,研究推导了考虑施工工序及地形坡度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分析了考虑不同地形坡度及同一坡度不同埋深2种工况下地形坡度及埋深对围岩破裂范围、水平侧应力、拱顶压力的影响规律,并指出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在考虑地形坡度下与水平地表下分布规律的差异,建立了3DEC数值模型以对上述理论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分析规律与理论推导计算规律相吻合。将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马嘴隧道出口浅埋段隧道稳定性计算,由计算所得围岩稳定性系数及现场隧道变形监测结果提出隧道围岩及地表稳定性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大凉山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易发生山体滑坡、洞口塌方等地质问题,分析了偏压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隧道特殊地质情况,结合洞内项目措施和洞外项目措施,提出了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宝兰客专兴仁隧道洞口及洞身浅埋偏压黄土段施工,简单分析临近既有线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通过施工验证,有效控制黄土浅埋偏压段围岩变形,确保既有陇海铁路杏仁隧道运营安全,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