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桂林是一个岩溶比较发育的地区,在岩溶化灰岩的上部,广泛分布着一层厚度不等的残积红色粘性土。该文以红粘土的微观结构、粒组含量、物质组分、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为基础,扼要地论述了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相似文献   

2.
川西南寒武系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寒武系分布广泛,主要由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其过渡岩类组成.根据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以及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指出本区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和沧浪铺期)发育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要包含陆源碎屑滨岸和浅海陆棚两种沉积相;晚期以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为特色,主要由碳酸盐潮坪、混积潮坪、半局限~局限海台地相组成.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研究表明,区内物源主要来自西侧的康滇古陆,海域总体上表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变化趋势,沉积相带呈北西-南东向错落有序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永城矿区新庄井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内含有菱铁矿,呈分散状、结核状分布在高岭石粘土岩中,通过系统测试分析,研究了菱铁矿在高岭石粘土岩层中的含量和特征,对于高岭石粘土岩和菱铁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庄井田高岭石粘土岩中菱铁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永城矿区新庄井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内含有菱铁矿, 呈分散状、结核状分布在高岭石粘土岩中, 通过系统测试分析, 研究了菱铁矿在高岭石粘土岩层中的含量和特征, 对于高岭石粘土岩和菱铁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金牙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矿区氧化带进行了划分,并对金牙金矿矿石中金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显微-超显微自然金包体形式、类质同像固溶体形式以及胶体吸附形式。在原生矿石中,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铁矿;在氧化矿石中,主要为粘土类矿物,碳质及褐铁矿等。  相似文献   

6.
含铵伊利石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西部太原组、山西组煤层中,可划分为6种岩石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铵伊利石均为1M多型.铵伊利石多由高岭石、少量由沉积伊利石转化形成,也可见沿节理裂隙呈细脉状产出的自生铵伊利石.NH4+离子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及有机质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也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水溶液.研究表明,在煤层封闭的粘土岩夹矸中,高岭石、沉积伊利石向铵伊利石转化是成岩转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含铵伊利石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西部太原组、山西组煤层中,可划分为6种岩石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铵伊利石均为1M多型。铵伊利石多由高岭石、少量由沉积伊利石转化形成,也可见沿节理裂隙呈细脉状产出的自生铵伊利石。NH4^+离子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及有机质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也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水溶液。研究表明,在煤层封闭的粘土岩夹矸中,高岭石、沉积伊利石向铵伊利石转化是成岩转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弄清金山店铁矿东区膨胀岩形成机理,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检测和鉴定膨胀岩中膨胀矿物的种类、含量及膨胀岩的原岩. 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膨胀物主要是蒙脱石,其次为伊利石和高岭石,膨胀岩的原岩为石英闪长岩. 在此基础上,对东区工程地质特征、膨胀岩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出膨胀岩体的低温热液蚀变、强膨胀岩体的地质构造、近矿强膨胀岩的热力接触变质等3种膨胀岩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下盘膨胀岩分布具有条带性、大理岩层缺失部位即为膨胀岩、膨胀岩的膨胀性与岩体的破裂程度呈正比的发育规律. 根据研究成果,预测膨胀岩主要分布在34-40勘探线间,中间厚度在90 m左右,具有两端薄中间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大别山西段高压、超高压片麻岩中电气石矿物化学特征.所研究含电气石片麻岩为深色、呈夹层或透镜体状分布于广泛的浅色片麻岩中,主要由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角闪石和钛铁矿组成,少量矿物有多硅白云母、金红石、绿泥石、绿帘石和磷灰石,电气石零星分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电气石化学成分贫铝、贫钙、富镁,为镁电气石;晶体具有弱成分环带,从核部到边缘呈钙增加、钠减少的趋势.根据电气石成分与成岩环境图解,电气石形成于变泥质岩和变砂质岩环境,与片麻岩产出地质环境相一致.根据电气石化学成分确定其变质温度和变质压力,目前仍然需要积累更多资料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对肖家营矿区中低品位白云质磷块岩进行了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方法,使用BX51偏光显微镜检测倍半氧化物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粒度,研究结果表明:Fe2O3主要以褐铁矿存在,呈侵染状,分散状嵌布于白云质磷块岩中;Al2O3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以分散状嵌布于白云质磷块岩中,磨矿细度-0.074 mm占85%时,粒径小于20μm的褐铁矿、粘土单体解离较好.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布的红粘土及次生红粘土层强度普遍较高,但具有弱一中等的胀缩性,某厂造纸车间发生墙体开裂,其原因是作为建筑持力层的次生红粘土、红粘土层具有以收缩变形为主的胀缩性能,并且其失水收缩变形的幅度明显地受埋藏深度、地形,植被、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矿化垃圾填料具备良好的粒径级配,表面为不规则的多面体,Fe、Al和Ca成分含量高,具备成为优良磷库的条件。培养实验结果可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拟,计算所得矿化垃圾磷的饱和吸附量为2 914 mg.kg-1。矿化垃圾吸附磷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为粘土的3倍多,磷的解析率仅约为30%。硝化培养实验前24 h内,矿化垃圾中氨氮的浓度从129 mg N.kg-1下降到83.0 mgN.kg-1;硝酸盐氮含量相应地从137 mg N.kg-1上升到170 mg N.kg-1。而同期内粘土中氨氮的浓度下降和硝酸盐氮含量的上升幅度分别为矿化垃圾的1/2和1/6。反硝化培养过程中,矿化垃圾中硝酸盐氮零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粘土7.5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粘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多年来云南红粘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资料,分析了云南红粘土的工程特性,讨论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益阳地区红粘土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红粘土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发生机理、失稳特征.同时结合具体例子对红粘土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研究,提出了治理红粘土边坡的基本思路,可为类似工程的红粘土边坡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红粘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红粘土的地域性特征及红粘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以广梧高速云浮段红粘土为试样,进行一系列基础试验,并绕过量测基质吸力,采用考虑不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其抗剪强度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塑性、缩胀性、裂隙性、高孔隙比、低压缩性和"假粉性"等特点;红粘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强化型曲线,高含水率和低...  相似文献   

16.
在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重塑红黏土在小应变幅值条件下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研究,可作为其是否适宜作高铁地基的判别标准之一.为此,在颗分、液塑限及击实等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围压下标准红黏土试样进行小应变幅值的共振柱试验研究.通过对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重塑红黏土在小应变条件下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改进的Davidenkov模型对重塑红黏土动力指标进行了拟合,效果良好.该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及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川西致密含气砂岩的粘土矿物与潜在地层损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阐明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损害机理,进而为制订保护气层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研究了川西典型气田侏罗系—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粘土矿物,采用薄片、XRD、SEM方法分析了粘土矿物含量、类型、产状和微结构,并讨论了纵向演变规律。研究指出粘土矿物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粘土类型为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蒙皂石、绿/蒙间层和伊/蒙间层;主要演化路径有蒙皂石→绿/蒙间层→绿泥石、蒙皂石→伊/蒙间层→伊利石、高岭石→伊利石。常见七种粘土微结构类型,随埋深增加微结构稳定性提高。研究还表明粘土自身的敏感性及因粘土的存在而形成的储层致密性是储层易被损害的根本原因,防止致密储层损害,首要工作是有效地解决粘土矿物问题。但仅就防止粘土损害而言,气体类工作流体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河漫滩地层是冲积洪积作用形成的,地层构造比较复杂。土质不均匀,有透镜体、尖灭、软粘土夹层,地下水位高。在这样的场地上,大面积新填土,碾压后修建建筑物,还是很少见的。本文根据室内试验,现场观测和工程实践的结果,论证了在河漫滩上填土地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阐述了如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广泛沉积的新近纪红黏土序列对东亚古气候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甘肃灵台红黏土剖面7.0、6.5、5.5、3.2 Ma沉积物和山西保德红黏土剖面6.56、5.24、3.50 Ma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对比,表明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而在时间上具有差异性。通过与周缘潜在物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对比,可将黄土高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的差异划分为3个沉积阶段:第一阶段(5.7~7.0 Ma)物源主要为西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第二阶段(3.4~5.7 Ma)物源主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阶段(2.6~3.4 Ma)物源主要为阿拉善区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的变化表明2.6~7.0 Ma处于西风逐渐减弱伴随东亚季风逐渐增强的过程,物源的两次变化对应于约5.7 Ma墨西拿盐度危机和约3.4 Ma青藏高原的隆升,说明青藏高原以及中国西部山脉的隆升和板块运动控制下的特提斯洋演化是影响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压力板仪对重塑红粘土在不同干密度条件下进行脱湿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常用的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 4模型对实测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其拟合结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越大、进气值越高,试样在相同基质吸力下干密度大的试样含水量更高.将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干密度非常接近的贵州地区玄武岩红土进行了对比,发现红粘土的持水能力要比其他类型的粘土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