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对氧化铝物相转变及α-氧化铝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G/DSC、XRD、SEM等分析技术,研究了F-对氧化铝物相转变及α-氧化铝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F-可以促进亚稳态氧化铝向稳定态α-氧化铝的相转变,同时改变α-氧化铝的结晶习性,促进α-氧化铝向片状微晶结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钡、硝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锯钡(Ba0.6Sr0.4TiO3,BST)纳米粉体.用固相混合法制备了BST-钛酸镁(Ba0.6Sr0.4TiO3-MgTiO3,BST-MT)复相陶瓷.用扫描电镜观察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相组成.结果表明: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相的BST粉体,该纳米粉体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形貌规整.用BST粉体与MgTiO3复合所制备的BST-MT复相陶瓷由等轴状和长柱状2种晶粒组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等轴状晶粒为BST,长柱状晶粒为MgTiO3;该BST-MT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介电常数-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邻-二氯苯直接氨化制邻-笨二胺新工艺的试验要求,经过柱子的评选,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柱进行了氨化产品分析测定,方法快速、简便,改进了邻-苯二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Nb2O5·nH2O凝胶和不同的钾源(KNO3或者K2CO3)在简单直接反应下可制得具有不同晶相组成和结晶形貌的铌酸钾(KNbO3,以下简写为KN)陶瓷粉体.当采用KNO3时,产物为长度10~20 μm、宽度2~4 μm的正交晶相KNbO3(O-KN)微米片;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以K2CO3替代KNO3作为钾源,只能得到团聚的、微观形貌不规则的菱方晶相KNbO3(R-KN)陶瓷粉体.XRD和SEM分析表征发现,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层状中间产物K4Nb6O17直接导致了不常见的O-KN微米片结晶;模板化的结晶过程可以在无任何有机添加剂的条件下实现.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钡、硝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锶钡(Ba0.6Sr0.4TiO3,BST)纳米粉体。用固相混合法制备了BST–钛酸镁(Ba0.6Sr0.4TiO3–MgTiO3,BST–MT)复相陶瓷。用扫描电镜观察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相组成。结果表明: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相的BST粉体,该纳米粉体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形貌规整。用BST粉体与MgTiO3复合所制备的BST–MT复相陶瓷由等轴状和长柱状2种晶粒组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等轴状晶粒为BST,长柱状晶粒为MgTiO3;该BST–MT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介电常数–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选用添加剂改善镁铝尖晶石烧结性能的设想,以w(Al_2O_3)=99. 0%的工业氧化铝和w(MgO)=98. 0%的氧化镁为主要原料,以分析纯的氟化铵为添加剂,分别在1 300、1 400、1 500和1 600℃保温3 h后固相烧结合成镁铝尖晶石,以探究NH_4F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和6%)对固相合成镁铝尖晶石致密化的影响,同时用XRD和SEM研究了NH_4F对烧后试样相组成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烧后粉体进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NH_4F有助于固相烧结合成镁铝尖晶石的致密化,在1 600℃的合成温度下,外加2%(w) NH_4F的试样烧结致密性最好,尖晶石晶粒发育完整,所制备尖晶石粉体的粒径也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La(NO3)3和(NH4)2HP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pH值条件下制备了LaPO4纳米晶体,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pH值对LaPO4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纳米LaPO4晶体的生长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下对LaPO4晶体的生长很有利,但当酸性过强(pH值2)时,H+浓度过高,会影响HnPO(3-n)-4水解,导致产物结晶度降低,实验表明在pH值为2合成的产物结晶最好,为单斜相结构的纳米棒。  相似文献   

8.
大气等离子喷涂ZrSiO4涂层的物相转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硅酸锆陶瓷作为航空发动机高温(>1 200 ℃)热障/热防护涂层的可能性,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硅酸锆涂层.用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涂层在25~1 400 ℃循环升降温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行为,以及分别在1 000,1 200 ℃和1 400 ℃恒温不同时间后的物相转变;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粉体及涂层的形貌.结果表明:硅酸锆粉体在等离子喷涂后分解成为四方相和单斜相的ZrO2以及非晶态的SiO2;由于ZrO2和SiO2两相界面上Si-O-Zr键的作用,涂层中的SiO2对ZrO2在高温下的相变产生了阻滞作用.在温度高于1 200 ℃热处理后涂层中ZrO2和SiO2能够重新生成稳定的硅酸锆涂层.  相似文献   

9.
PC/PS共混物在加工中的相连续和相转变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共混物在不同混合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相连续和相转变形态。结果表明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强烈地依赖于共混物的组成和混合方法 ,相转变点的理论预测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马小玲  谭宏斌 《陶瓷》2012,(12):16-17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硫酸钠-硫酸钾为熔盐,分别研究了氧化钙和氧化硅对试样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保温4h,未加入氧化物试样的物相为α-Al2O3相,加入氧化钙和氧化硅试样的物相均为非晶相。未加入氧化物试样的颗粒形貌为片状,片的边长为6~12μm,厚度为1~2μm。  相似文献   

11.
沈仰云  沈毅 《硅酸盐通报》1997,16(2):31-33,55
用自行设计并安装的氢气气氛保护钼丝炉在超高温的条件下(〉1850℃)烧结HN-Al2O3的各种掺合试样,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比较详细地观察了各种掺杂物和温度对氧化铝晶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板状氧化铝晶粒的尺寸,结果表明:在此烧结条件下,各试样中都含有板状氧化铝晶粒,各晶粒的发育情况与原料的纯度,掺杂物的种类和数量及烧结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姚舜  王友法 《硅酸盐通报》2020,39(9):2964-2969
针对高电压绝缘系统中易发生沿面闪络现象的绝缘材料,设计了一种通过掺杂MgO和TiO2来提高氧化铝陶瓷闪络电压的方案.通过高温烧结,在1 500℃下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TiO2和MgO的氧化铝陶瓷,并研究了钛镁掺杂对氧化铝陶瓷相组成、断面微观结构、介电常数、电阻率和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结果 表明,TiO2和MgO的共掺入能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促进氧化铝陶瓷晶粒的均匀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氧化铝陶瓷的沿面闪络电压.  相似文献   

13.
粒化高炉矿渣的微观结构和物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梅山矿渣为研究载体,运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粒化高炉矿渣玻璃体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矿渣玻璃体中潜在矿相为钙铝黄长石、少量的镁蔷薇辉石,不存在通常认为的β-C2S;玻璃体中的硅铝骨架并不是处于网状结构中,而是处于双四面体岛状结构中;核磁分析证实梅山矿渣中29Si处于Q1的环境中;该矿渣玻璃体中铝的配位数是4。  相似文献   

14.
掺杂剂存在对聚吡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选择一定的掺杂剂合成具有特殊性能和微观形貌的聚吡咯备受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聚吡咯的掺杂机理,如质子酸掺杂和氧化还原掺杂机理以及各种掺杂剂对聚吡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MgO的含量对保护渣的结构和析晶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晶相的种类、含量和形貌对热导率的影响.利用DSC测量了保护渣的析晶温度,表明析晶温度随M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841℃位置的析晶峰强度随MgO的含量增加而降低.通过FT-IR和Raman光谱分析发现保护渣网络聚合程度随MgO的增加而降低.XRD结果表明保护渣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主晶相为镁黄长石,其含量随M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次晶相主要为镁橄榄石且其含量随MgO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发现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镁橄榄石的含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镁黄长石的含量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降低.此外,还有氟晶云母相和钾霞石相也存在于保护渣中.FE-SEM图说明黄长石主要为层状的晶体结构,晶体的排列致密程度、晶体的尺寸、界面以及其分布情况都会对热导率产生很大影响.当MgO含量小于12%时,保护渣在热处理以后的热导率随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MgO含量超过12%时,其热导率随MgO含量增加而迅速降低,但是在1100℃热处理的保护渣的热导率随MgO的含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周石杰  任祯  杨宇森  卫敏 《化工学报》2021,72(6):2972-3001
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重要工业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工业、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具有特定形貌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因其结构上的优势,使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常规块体材料的独特性能,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不同形貌的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生长机制及其结构特性,聚焦于金属氧化物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以及蒸汽重整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进一步讨论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PVA/淀粉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和相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增塑剂在哈克流变仪上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PVA)/淀粉共混物,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PVA/淀粉共混物熔体的动态流动行为与其组分的熔体类似,都表现为类固态行为,显示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特征; PVA/淀粉熔体随着组成的变化存在一次相逆转,其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着淀粉含量的变化出现了正-负偏差,这说明共混体系出现了相转变,转变点在淀粉质量分数为80% 处.  相似文献   

18.
将氧化铝和锆英石混合物试样分别在1350℃、1550℃下烧成,结果发现在1350℃烧成、保温3h的样品中有莫来石生成,而在1550℃烧成、保温3h的情况下却未发现莫来石生成,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氧化铝一莫来石,复相陶瓷,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对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含量不同的三种动力煤,使用马弗炉(MF)制取两个稳态加热工况的灰样品,并对其中含有黄铁矿的煤样,使用沉降炉(DTF)制取三个温度工况的飞灰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各煤灰样品中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马弗炉815℃稳态加热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均只是完成脱羟基分解.1 050℃稳态加热高岭石和铵伊利石,除自身反应生成莫来石外,也可与煤灰中活性金属氧化物化合;与高岭石相比,铵伊利石自身转化生成方石英的过程较慢,但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更容易生成方石英;沉降炉温度为1 050℃~1 250℃时,煤灰样品中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均未与煤中其他物质明显反应,但与高岭石相比,铵伊利石脱羟基转化为莫来石的过程较慢;由于铵伊利石悬浮加热反应产物中存在更多的脱羟基产物,它更可能会促进结渣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W.R.Williams.J.zhao 和 L.D.Schmidt 实验研究了在常压流动反应器中:CH_4 、NH_3以及 NH_3/CH_4燃料在空气流中流过耐热 Pt 箔片时的均相氧化反应以及表面着火、熄火和自然现象。考察了燃料浓度的变化对着火、熄火及自热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