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厌氧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SPAC))厌氧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AC厌氧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为53.0 g/(L·d),化学耗氧量(CDD)去除率为84.2%,容积负荷承载力为44.6 g/(L·d),容积沼气产率为21.50 L/(L·d).在最佳工况下,碱度供给速率为9.6 g/(L·d).碱度消耗速率为4.8 g/(L·d),有效碱度为1 000 mg/L.进水碱度与进水COD之比为0.19,出水碱度与挥发性有机酸(VFA)之比(ALKout/VFA)为1.75,消耗碱度与去除COD之比为0.10.  相似文献   

2.
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小麦酒精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反应器(SBR)组合工艺研究对小麦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小麦酒精废水,容积负荷可达到13.0 kg/(m3·d),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厌氧出水COD保持在1650mg/L以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稳定在3.5mmol/L以下,反应器的沼气产量维持在17L/d左右,反应器运行稳定;采用SBR反应器处理小麦酒精废水厌氧出水,容积负荷为1.6kg/(m3·d),COD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经过两级生物处理,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达到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程实例,考察了有机物(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水容积负荷、进水预酸化度、环境条件)。在平均进水COD为1 562.1 mg/L、平均进水VFA质量浓度为684.0 mg/L、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3.7 h条件下,平均COD和VFA去除率分别达到53.7%和77.9%。既保持较高COD去除率又充分发挥反应器处理能力的最佳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1.8 kg/(m~3·d)。温度(32.2~39.5℃)、碱度(以CaCO_3计)(1 712.2~2 683.5 mg/L)均在适宜范围内,pH(7.5~7.9)略高于适宜范围。进水酸化度不足和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是进一步提高COD去除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预酸化池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循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高浓养殖废水,研究反应器有机物去除率和产气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ASB可高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其COD去除率及产气性能与容积负荷、温度、回流比等因素有关。反应器稳定运行时,温度为35℃,回流体积比为5:1,进水COD为8.083 g/L,COD容积负荷达到8.1 kg/(m3·d),COD去除率为86.9%,出水COD为1.057 g/L,单位容积产气率为2.225 L/(L·d),甲烷的质量分数69.6%,出水总碱度提高了23.7%,为UASB处理高浓养殖废水的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山梨醇废水,研究了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及进出水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厌氧生物工艺处理山梨醇废水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系统温度控制在(35±1)℃,进水COD容积负荷维持在15 kg/(m3·d)时,出水COD为300~350 mg/L,NH3-N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L,产气状况良好,平均每去除1 kg的COD产生0.33 m3沼气,甲烷的体积分数为70%~80%,运行稳定后出水VFA的质量浓度稳定在50~100 mg/L,系统碱度维持在2 g/L左右,系统具有良好的pH缓冲能力。对硫酸盐含量的分析表明硫酸盐会影响系统的处理效果,随着SO42-含量的升高,COD去除率从80%下降到74%。  相似文献   

6.
采用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7~25℃的低温条件下UASB反应器的运行进行了小试研究,考察了其运行状况和影响运行的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维持温度在15.5~25℃且不发生突降、反应器pH值在6.8~7.2、进水碱度大于800 mg/L,即能保证UASB的稳定高效运行.其中反应器处理的最高容积负荷为9.5 kg[COD]/(m3·d)、甲烷菌产气率最高达每去除千克COD产气1.11 m3、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VFA小于400 mg/L.  相似文献   

7.
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分段进水方式对脱氮效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考察了分段进水方式对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生物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进水点的数量、流量分配及容积分配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显著,分段进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碳源利用率以及反应器脱氮效能.在水温为25℃左右,溶解氧为5mg·L~(-1),挂膜密度为30%,COD负荷为1.2 kg·m~(-3)·d~(-1),总氮负荷为0.22 kg·m~(-3)·d~(-1)的条件下,反应器分段进水方式采用第1级、第3级、第6级分段进水,容积分配比为2:3:4,流量分配比为2:2:1时,可使出水COD为38 mg·L~(-1),出水NH_4~+-N和T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1)和11.1 mg·L~(-1),去除率分别为80.8%,95.3%和69.2%,与单点进水方式相比TN去除率提高了8.4%.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型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白酒废水,研究UASB反应器启动、提高负荷、稳定运行阶段及污泥颗粒化过程。结果表明,当COD容积负荷控制在0.5~2.0 kg/(m3·d)内,经过25 d优化运行,UASB可以成功启动,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在稳定阶段,UASB反应器最大COD容积负荷为12 kg/(m3·d),COD平均去除率可达为82.1%,出水p H稳定在7.0~7.1,挥发性脂肪酸(VFA)的质量浓度降低至240 mg/L,产气量为6.8L/d左右,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可为白酒废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絮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高含量头孢类抗生素废水,考察了3个废水处理阶段中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4.3 g/L、容积负荷在14.3 kg/(m.3d)时,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出水VFA的浓度在3 mmol/L左右,产气体积流量为17 L/d左右;对UASB出水进行絮凝处理以去除废水中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按每1L厌氧出水投加25 mL的PFC和5 mL的PAM后,废水COD由2.279g/L降至1.133g/L,去除率为50.3%;使用SBR处理絮凝后上清液,当反应器负荷为1.2kg/(m.3d)时,出水COD在200 mg/L以下,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达到GB 21903-2008中的抗生素类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d),甲烷产率为0.31 L/g COD。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 h,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粒径增大到1.8~2.5 mm。  相似文献   

11.
在有效容积为20 L的ABR厌氧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以葡萄糖为基质合成污水,在温度35±1℃,HRT在20 h条件下,启动ABR反应器。42 d后,进水容积负荷达到48 kg COD/(m3·d),出水VFA低于100 mg/L,p H在7左右,启动稳定期COD去除率在90%~96%之间,碱度在1800~2300 mg/L之间,各项指标均正常且保持稳定。整个启动过程为42 d,比常规方式启动缩短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2.
对接种不同污泥的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硬质板废水的启动情况进行了比较、讨论。启动结果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的1#IC反应器和接种颗粒污泥的2#IC反应器分别经140、46d完成启动,容积负荷分别达到5.20、7.10kg[COD]/(m3·d),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88%,出水VF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0~250、130~180mg/L;反应器均运行良好。采用颗粒污泥接种的IC反应器启动时间短,VFA变化幅度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容易发生酸败现象,但所需费用要远大于絮状污泥接种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ASBR),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在中温(35℃)条件下对反应器进行启动,并建立稳态。实验表明,经过172 d的运行,AS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5 kg COD/m3.d,COD的去除率在92%以上,出水的VFA稳定在250 mg/L左右,每周期的累积产气量为4.8 L左右,污泥的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活性分别为:0.334 8,1.258 0,1.094和0.746 40 g COD-CH4/g VSS.d。  相似文献   

14.
郑平  俞秀娥 《水处理技术》1989,15(2):96-100
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工艺中温(28℃)处理平均COD 浓度为2553mg/l 的啤酒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6h,有机负荷10.21 kgCOD/m~3·d的条件下,COD 去除率达96.20%,容积产气率达5.15m~3/m~3·d,废水经一次处理即可低于100 mg COD/l的国家排放标准。将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到3h,有机负荷可增至138 kg COD/m~3·d,容积产气率提高到6.25 m~3/m~3·d,COD 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该工艺对低温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退浆废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90 d的运行,反应器在32~34℃、上流速度8 m/h、水力停留时间6 d、COD容积负荷1.80 kg/(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以上,启动成功.出水COD稳定在4 500 mg/L左右,碱度约为700~850 mg/L.运行情况表明,启动初期反应器各隔室的pH变化较大,有效控制pH是系统启动成功的关键.启动后期,各隔室pH稳定在6.8~7.3之间,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为300~500mg/L.随着隔室的横向推移,污泥的SS、VSS和SS/VSS不断增大,推测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相分离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EGSB+SBR组合工艺对邯郸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进水COD为245~420mg·L~(-1),EGSB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h,反应器COD容积负荷达到3.5 kg·m~(-3)·d~(-1),上升流速达到6.5m·h~(-1)时,COD去除率为95%(COD<60mg·L~(-1)),但氨氮去除效果不佳,故采用SBR工艺为后续处理工艺,其出水的氮、磷等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7.
目前,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浆液的处理。本研究考察了IMD厌氧消化处理中试运行情况,为工程扩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中温(35℃)条件下,VS有机负荷为7.0 kgVS/m3·d时,COD去除率超过80%,出料碱度平均为16565 mg/L,VFA平均为3285 mg/L,VFA/碱度比值为0.2,吨餐厨垃圾浆液产气率平均为84 m3,平均VS产气率为1.23 m3/kgVS,表明系统稳定性较好。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IMD结构简单,设备检修维护方便,处理餐厨浆液可达到较高的有机负荷,有机物去除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天然色素生产废水的厌氧出水COD偏高、水质不稳定,需进一步去除水中残余的污染物。采用好氧连续流反应器,以厌氧反应器出水为培养基质,研究容积负荷、温度、溶解氧对好氧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容积负荷是影响出水COD的决定性因素,COD容积负荷从0.01 kg/(m~3·d)提高到0.1 kg/(m~3·d),出水COD从250 mg/L升高到700 mg/L,增加2 mg/L溶解氧可使出水COD降低50 mg/L。现场调试结果要优于实验室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3组结构优化的厌氧装置(改进型填料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大深径比厌氧滤池(AF)、串联型大深径比厌氧滤池(AF))在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对比研究,掌握不同反应器的启动条件以及稳定运行时的处理效果。筛选适合不同地区条件的高效厌氧反应器,推广厌氧处理在农村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0~26℃时,3组厌氧反应器HRT均由4 d逐渐减少到1 d,COD容积负荷由0.09 kg/(m~3·d)提升到0.355 kg/(m~3·d),历时75 d均启动成功并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时,改进型HABR、大深径比AF及串联大深径比AF对生活污水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以上和85%左右以及80%左右,出水COD一般均达到一级A标准。在启动过程中,碱度均保持在350 mg/L左右,VFA低于500~1 000 mg/L,其他厌氧指标也均显示运行正常。3组厌氧反应器出水SS含量均较低,但是出水含有臭味,氨氮和TP未能得到有效去除,为了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可以将厌氧反应器与低能耗好氧工艺以及人工湿地组合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三氯甲烷作为有毒物质,研究了毒物负荷冲击时UASB反应器出水COD、VFA、CH4和容积产气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对三氯甲烷冲击非常敏感,当反应器中的三氯甲烷瞬时质量浓度达到16.6mg/L时,出水COD和VFA最大浓度为正常出水时的10倍以上,容积产气率最大下降70%,CH4体积分数最大下降37%,反应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在20h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反应器在毒物负荷冲击时,适当增加进水COD可以增强反应器稳定性和抗毒物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