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研究了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状况。针对聚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采不完善部位及各剥蚀面之下渗透率相对较低层位,厚度小且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在后续水驱阶段提出了井网综合利用、注采系统调整、周期注水等经济实用的综合挖潜措施,产油量增加效果明显,改善了后续水驱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聚驱全过程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喇嘛甸油田储层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层层内和层间无效注采循环已经非常严重。针对无效注采循环严重问题,2010年以来,为了控制无效注采循环,在喇嘛甸油田开展了水驱浅调剖工作,但是没有对水驱浅调剖效果进行整体评价。本文主要针对喇嘛甸油田水驱浅调剖技术效果进行分析。注水井监测资料表明:调剖后启动压力上升,调剖改善吸水剖面,采油井生产资料表明:调剖后采油井均见到较好效果。通过分析表明水驱浅调剖能提高油层吸水状况,改善水驱开发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3.
喇嘛甸油田聚合驱可以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已经开发到二类油层,相对于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发育较差,聚合物驱效果降低,区块存在注聚后注采能力下降、吸水量降低和注入压力升高的问题,特别是部分注入井出现大规模不吸水问题,本文对不吸水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受油层发育、注聚体系和油层污染影响,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通过压裂、参数优化调整、解堵和气举等措施解决不吸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所有开发区块已经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综合含水高,无效注采循环严重。本文以2019年开发形势为例,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分析产量递减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在注、采两端开展以优化细分注水、精细措施挖潜为主的结构调整,有效地改善了北西块水驱的开发效果,延缓了产量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5.
喇嘛甸油田于2006年进入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阶段,二类油层将分十个区燃入三次采油开发.目前已编制完成布井方案8个区块.从注采井距上看,二类油层已实施聚驱区块主要采用106m~212m注采井距,由各个区块目前开发效果可以看出,各套井距均存在一定利弊.由此,本文以指导喇南中东块二区和南中西块二区布井方案编制工作为前提,从...  相似文献   

6.
随着喇嘛甸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二类油层已经成为重要的挖潜对象.在二类油层的水驱、聚驱开发过程中,存在对储层的孔渗结构认识不足、注水无效循环、注聚见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喇嘛甸二类油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室内实验研究.通过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采用冷冻磨片荧光分析技术对天然岩心薄片进行现阶段、水驱后、聚驱后的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类A油层水驱和聚合物驱之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B油层水驱后,簇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聚驱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A油层和二类B油层聚驱之后各类剩余油减少情况由大到小顺序为簇状、膜状、角隅状、喉道.  相似文献   

7.
喇嘛甸油田萨一组油层总储量3108×104t,截止目前,萨零组~萨Ⅱ4段的套损总数已经达到了226口井,占喇嘛甸油田历年套损井数的29.2%。为有效防止和控制套损,接近70%的注水井点采取停注和控注措施,导致采出程度低,目前萨一组油层采出程度偏低,只有32.6%。为有效改善萨一组油层的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套损状况的加剧,计划开展萨一组温和注水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萨一组油层的注采状况,探索研究萨一组利用温和注水方式提高采出程度的方法,以提高萨一组的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改善开发效果,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认识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可行性及各项相关技术,2007年3月在北东块8-182井区开展聚合物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由于三类油层属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多发育为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厚度薄、层数多和相对均质的特点,聚驱注采能力及见效特征与二类油层有很大区别。文章通过对三类油层沉积特征的认识,分析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三类油层聚驱阶段取得的效果及认识。为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注聚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东块二区开发的不断深入,由于油层发育差、油水井连通差,井组出现了地层压力高,部分油井低产能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及时对井组进行了注采综合调整,努力延长稳产期。本文以喇11-PS2603井区的聚驱注采井为分析对象,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动静资料,分析井组存在问题、总结有效治理措施、评价井组开发效果,为今后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上返萨Ⅲ4-10油层聚合物驱是继一类油层(葡I1-2油层)五个注聚合物区块后喇嘛甸油田开辟的又一新的注聚推广区块,同时也是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的第一个上返工业区块。在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采收率,利用精细地质技术分析确定在北北块一区开展SⅢ4-10油层上返,并开展高分子几个高浓度聚合物驱。SⅢ4-10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比较严重,通过油水井综合调整,努力改善区块的整体开采效果,及时分析总结对其它二类油层上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周期注水方法改善后续水驱开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注水技术是改善非均质油层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效果的一种较成熟的技术。本文阐述了周期注水采油机理,研究了北一区断东在后续水驱开发阶段周期注水的组合方式和合理参数。取得了综合含水下降0.45%的好效果。实践证明,周期注水是改善后续水躯开发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特高含水油田水驱注采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喇嘛甸油田喇北北块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后,水驱低效、无效循环日益突出的矛盾,为了更好优化产液、注水结构,把注水、产液结构由层系间优化转变为层系内不同含水井、不同含水层之间的优化,将水驱油井按含水、沉没度进行分级,对不同含水级别的井,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提液和控液,使水驱油水井在注采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无效、低效注采循环。通过注、采结构的精细优化调整,油田水驱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庙125X1断块2005年投入开发,开发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为补充地层能量,2007年逐渐转变开发方式,先后有5个井组投入注水开发,注水后,通过周期注水、动态调控、调剖、调驱等手段取得一定效果,挖潜剩余油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油井见效时间短、增油量少的特征。为此,在注采井组开展了CO2吞吐试验,并率先在M125-P6井组开展了吞吐与周期注水相结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及认识,为浅层同类井组下步治理提供了借鉴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景正正 《清洗世界》2022,38(3):177-179
甘谷驿油田实施注水开发以来,注水区油井产量递减明显低于非注水区.针对水淹水窜、注采参数匹配和注水方案选择难题,对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注水方案及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注采参数优化,建立非对称不稳定注水方案,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非对称异步周期注水最优注采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南一区高台子油层在经历了1998年的注采系调整及周期注水后,缓解了油层动用程度差、压力水平不均衡的矛盾,使产量递减幅度和含水上升幅度均有所减缓。2001年以来高台子油层注水井实施了浅调剖实验,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且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进行实验。实施后有效地改善油层水驱状况,实现了有效注水,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高台子油层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区块A的聚驱注采井为分析对象,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动静资料,分析该区存在问题、总结有效治理措施、评价聚驱开发效果,为今后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的可行性,开展了北东块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喇9-PS2611井是试验区的一口中心见效井,该井于2010年4月含水开始大幅度回升,液量下降幅度大。为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本文通过井组各沉积单元发育状况、动用状况及注采状况分析,采取对高含油饱和度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改造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的可行性,开展了北东块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喇9-PS2611井是试验区的一口中心见效井,该井于2010年4月含水开始大幅度回升,液量下降幅度大.为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本文通过井组各沉积单元发育状况、动用状况及注采状况分析,采取对高含油饱和度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改造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二类油层的开发效果,抑制区块含水上升速度,为二类油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注采井的动态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四种周期注水的方式。通过四种周期注水方式,改变油层原有压力场分布,使油层内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在有效降低注水量的同时,提高注入水质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最终达到控制低效无效循环,进一步挖掘区块剩余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北二东一类油层聚驱与1999年投入聚驱开发,2002年进入低值期,2011年10月整体实施停注聚,转为后续水驱开发阶段。注聚转后续水驱后地下油水关系更加复杂,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含水回升速度加快,平面矛盾进一步加剧,稳产难度日益增大。为了遵循控水稳油这一原则,强化了后续水驱注采调整,努力延缓后续水驱单元的含水回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