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污染治理新技术。文中详细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并以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四个方面评述了改善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活性的方法。最后,探讨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年国内外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几种制备方法,有水热合成法、模板法和阳极氧化法,叙述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优化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反应光谱可利用的范围,提高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催化活性,探索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优化条件,加强专门针对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反应机理,加强对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探索,并转化为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管径为90—150nm的纳米管阵列。采用SEM和XRD对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晶形结构的影响。将所制备的纳米管用于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考察了其在通气和不通气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结果显示:在550℃下焙烧的纳米管阵列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器中通氧气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I-V)、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征来研究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了在二氧化钛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三氧化二镧后,比单一的二氧化钛具有更高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5.
铜锡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复合半导体基础上,采用超声浸渍法对催化剂表面作进一步铜改性,制备了铜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CuOx-SnO2/TiO2,考察了表面铜改性、二氧化锡复合对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铜改性和复合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还原能力,二者间表现出相互增强的作用.结合XRD、XPS、TEM等催化剂表征结果,对铜锡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激发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对酸性嫩黄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脱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酸性嫩黄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溶液初始pH为4,二氧化钛的投加量为0.34%,光催化反应80分钟,其脱色率可达93%。二氧化钛的煅烧温度为450℃时,催化效果最好。光催化氧化法是处理酸性嫩黄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净化空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羽堂  马程 《现代化工》2007,27(6):15-18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气相污染物净化技术。综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气相污染物的氧化机理,分析了气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设计及该技术在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等许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催化还原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银(1mol%,2mol%,3mol%,4mol%)沉积量的纳米二氧化钛,在此基础上以竹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银在二氧化钛表面主要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TEM表征结果表明银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成功负载于竹炭表面;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银单质团簇。可见光照射下,2mol%银改性使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最佳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活性,双氧水的存在可进一步提高甲基橙的氧化效果,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体系易实现固液分离。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钛由于其耐腐蚀性,对生物无毒性,高效清洁等特点,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二氧化钛材料具有极强的催化氧化能力,在环境污染治理和有机物降解方面得到应用。但纯的二氧化钛由于禁带较宽,只能吸收太阳光中近紫外的光线。拓宽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实施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是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氧化钛上负载的金纳米颗粒形成的Au-TiO_2复合材料不仅提高了其氧化还原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Au-TiO_2的光催化原理,Au-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薄膜耦合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脱除水中无机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固定化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薄膜催化剂光催化脱除含氨氮-亚硝酸氮混合液中无机氮的活性。考察了溶胶制备工艺、催化反应条件(尤其pH)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酸性条件有利于亚硝酸氮的还原,碱性条件有利于氨氮的氧化,通过调节pH可以获得光催化氧化氨氮和还原亚硝酸氮耦合效果。如果加入甲酸维持酸性条件,反应0.5h后再将pH调回碱性,可以大大提高光催化脱氮的效果:经过2h的光催化反应,二氧化钛膜催化总氮去除率可达50%以上。经多次试验证明附载二氧化钛薄膜不脱落,光催化活性未见减弱,可重复利用。提出了光催化脱氮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中染料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能将其有效地降解成无毒的无机产物,同时监测了降解过程中的氮类无机产物的含量,发现染料类化合物在光催化过程中先被氧化分解成NH4 ,再进一步被氧化成NO3-.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氧化废水中硫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以用于光催化氧化法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质,本文以含有S^2-的废水为研究体系,探讨了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反应起始浓度对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中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能将其有效地降解成无毒的无机产物;同时监测了降解过程中的氮类无机产物的含量,发现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光催化过程中先被氧化分解成NH4^+再进一步被氧化成NO3^-。  相似文献   

14.
催化氧化在环境工程领域处理有机污染物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方法和理论研究方向。最近研究发现,催化氧化可以应用到异相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本文总结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和Fenton反应在降解聚苯乙烯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催化机理,再次印证了接触吸附在异相表面催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氧化在环境工程领域处理有机污染物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方法和理论研究方向。最近研究发现,催化氧化可以应用到异相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本文总结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和Fenton反应在降解聚苯乙烯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催化机理,再次印证了接触吸附在异相表面催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环境治理新技术,而开发高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是该技术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采用一种简单的浸渍法成功制备出氧化锌/氧化钛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并进行了XRD、XPS和SEM等测试表征。从测试结果发现,pH值对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经对比样品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随着pH值的上升而增加,当pH值为12时,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最高。根据我们对机理的深入分析,发现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导致该复合催化剂具有如此高的催化活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光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光催化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催化氧化在环境工程领域处理有机污染物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方法和理论研究方向.最近研究发现,催化氧化可以应用到异相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本文总结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和Fenton反应在降解聚苯乙烯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催化机理,再次印证了接触吸附在异相表面催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英表面自组装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石英进行干法改性,用氧化剂将巯基氧化为磺酸基,通过静电自组装二氧化钛制备石英表面自组装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用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处理含偶氮染料废水4h后,结果表明100℃焙烧得到的石英表面自组装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对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9.02%。其对偶氮染料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主要为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是一种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催化氧化法能够分解有机大分子物质、降低焦化废水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介绍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现状,包括电极催化法、电解催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催化耦合法、二氧化钛光催化法和超声协同光催化等。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同时对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