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以化工类专业为导向的虚拟实验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传统化工类专业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突出问题,对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传统化工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绿色化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意义、思路以及建设内容;论述了中心的功能、创新模式以及所取得对的成果。实践教学应用表明,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急需加快新工科建设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人才保障。在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问题和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制定、导师队伍发展、课程设置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本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化工技术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化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特色化实践认知、建设云课堂教学平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调整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科研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推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敏 《化工中间体》2023,(8):128-130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培养出未来的优秀工程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能力,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构建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与SRTP相结合、课程与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等。为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人才不同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更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目前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培养新工科人才。本文就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培养新工科人才高效课堂应具备的要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但是无机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等问题。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培养目标,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思路以及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坤  马晓轩  张鹤 《化工时刊》2023,(4):102-105
“工程化学基础”是工科非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传授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评价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用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多视角、多层面和多学科的视角知识和相关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教学改革也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拥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实践能力成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充分利用本学科在本校的专业优势,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导师制度、学位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探索并输出适应材料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新型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严峻挑战,与传统的工科人才相比,将来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要求毕业生应成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化工原理是工程类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新工科理念下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改革和创新,对课堂教学采用MOOC+翻转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引入工程实例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作为化工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适时改变,培养适应新经济和新工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化工创新人才。本文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化工原理》理论及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础化学实验是众多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本科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 新工科" 人才的需求。针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结构独立、课程内容过时、实验手段落后、评价方式不合理、生师比过大等问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提升实验内容、完善考核等,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生产实习阶梯式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习是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将课堂传授一实验室模拟一工厂实习有效结合,分阶段按层次教学,既解决了传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助于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生产实习能真正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已成为改革话语中最为醒目的关键词。对于本科教育,化学反应工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目前化学反应工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一种适用化工创新人才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新思维、新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新经济。传统的《焊接工程学》课程在新时期主要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面向产业化和工程化程度不够,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够等。本文总结分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开设的《焊接工程学》在传统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工科"的发展内涵、方向和目标,研究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该门课程的改革发展方向,从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师资配置、课堂情景模式的改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丰富"第二课堂"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该方面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的经济模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高科技人才对经济的助力也越来越明显。机器人技术是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先进技术,是当前科技变革的重要领域之一。新工科专业是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技术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加快新工科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背景,化学专业应该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提升传统理论授课的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探索。旨在提升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工科专业的重要职责任之一是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环境工程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某校环境工程专业大型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大型设计性实验教学,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去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前沿科研技术和需要解决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觉感知新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新工科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齐齐哈尔大学材料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在培养方案、导师队伍、论文选题、理论学习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工程案例为载体,包含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实验设计与规划能力、实验操作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实现了从关注“解题能力”培养向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转变,为工科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例,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动对接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双导师”和“双平台”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证明,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