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朴居空间设计研究室2015年创立于上海。提供建筑,室内空间、平面等方面服务。力求在某一空间环境中运用设计(规划/空间/材质/光)实现不同空间功能的表达及设计思想的初衷。"地山空间"是一个集合空间品牌,位于上海松江区。创始人希望空间可以包罗万象:"吃"甜点、"喝"果茶,"玩"游戏,"乐"空间(旗下茶饮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康定斯基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出版《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原著出版于1980年,笔者是美国作家William H Whyte。这本书的问世缘于"街头生活项目"这一研究。该研究其实是纽约自1961年开始实施的分区规划条例之城市公共空间部分的实施评估。这一研究在当时颇具开创性。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对人的精细的直接观察,通过海量的一手资料客观展现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研究成果指导制定了《纽约市开放空间分区规划修正案》,注重可操作性,不仅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还通过"积分奖励制度"对开发者予以激励。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与协作创新的号召下,我国也涌现了一批打造共享空间的企业与园区,例如优客工场、纳什空间、Soho 3Q等。它们以众创空间、共享办公室的形式运营,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创业氛围浓厚的大城市,为中小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一系列创业咨询等支持服务。共享办公空间的产生知名物业企业高力国际在市场研究中将租用工位、共享设备与服务的办公空间称为"灵活办公空间",很显然,该称  相似文献   

4.
马跃峰  张翔  阎波 《室内设计》2013,28(1):6-10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承担着设计教育的启蒙任务,空间训练是该阶段教学的核心环节、针对空间构成如何摆脱传统构成教学模式的"形式"局限性并适应空间意识培养和建筑设计起步的教学问题,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年级"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将环境要素介入空间生成的实验性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学重点应从关注"空间—形体"研究转向对"空间—环境要素—行为模式—感知体验—形体"的整体关系与互动关系的研究,籍此构建环境要素作为空间生成的起点、动力与评价标准的逻辑性,探寻建筑学专业背景下空间构成与建筑设计在"空间与环境"设计语境下的教学交汇点。  相似文献   

5.
孙施文 《城市规划》2007,31(8):80-87
通过对上海"新天地"空间模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新天地"在城市再开发过程中避免采用全面拆旧建新和原汁原味保护的方式而采用"第三条道路"的方式在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取得成功的特征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指出了其所采用的嵌入式空间策略所造成的对地区公共空间组织模式的整体性改变,这种改变全面颠覆了原有的公共空间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和"城市双修"两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城市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明确提出建设"低碳韧性的生态之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努力,上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心城区与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相比,生态空间品质仍是影响上海城市竞争力的短板。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典型代表——静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密度城区当前发展面临的困境,引入"城市针灸"的原理,对生态空间进行渐进式的干预,践行卓越全球城市的品质追求,同时提升生态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接轨"上海的空间现象解读上海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鑫 《规划师》2011,27(4):57-62
长三角各地纷纷"接轨"上海的空间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正由极核集聚阶段向极核扩散阶段转变.此阶段应突破行政边界限制,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大都市区能级提升和发展转型,构建上海中心城-上海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群)的空间架构和层次结构,并从上海郊区和周边城市联动发展的角度,加快促成上...  相似文献   

8.
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年级空间教学的改革实践出发,提出"将景观意识融入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教学"的教育理念,对该理念指导下的空间教学目标、方法、内容、成果等进行总结和介绍,并探讨了建筑与景观在空间教学上的结合点,以及景观意识对于空间教学的指导意义,旨在摆脱传统教学形体造型趋向的局限性,发展设计方法学指导下"空间-场地-行为-材料-形体"整体关联的建筑空间教学体系,为空间教学的理性研究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模式及布局形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空间生产--形态演进"的研究方法,把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分成为四种生产模式类型.论文总结了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总体布局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和六大特征,归纳了4种不同居住空间生产模式对其演进和特征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空间生产模式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面临可参与性弱、可识别性差的严峻形势,这与我国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环境下,城市中出现了一种可持续性新型空间——城市"集市"空间,本文以城市"集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集市"的起源、城市"集市"空间的特点及城市"集市"空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是上海大都市区未来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将有利于都市区联动发展和制度合作,对于上海和上海大都市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梳理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发展历程,继而比较分析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几大国际大都市区的空间发展特征.基于长三角区域空间范围和长三角城镇群空间范围的研究,提出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和层次划分,并提出了上海大都市区近期和远期空间发展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20—30年代,随着人口激增、地价飞涨,上海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公寓住宅建筑,而公寓内的厨房空间成为上海西化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展示窗口。文章简要概括了近代上海公寓住宅大量涌现的社会背景和公寓文化特征,通过历史分析指出理性高效的公寓厨房与西方"理性厨房"理念和"法兰克福厨房"范式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对公寓厨房空间形态包括平面布局,与备餐室和餐厅、客厅的动线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案例研究,以期从一个侧面展开近代上海公寓生活形态的现代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建筑》2013,(11):37-40
通过比较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地铁站空间界面提出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概念。分析总结三个城市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特点,并从"墙界面"、"顶界面"、"底界面"三个主要构成部分和站点案例分析出发,探讨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手法,提出在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设计中应当明确主题、凸显文化性;提升内涵、增强互动性;丰富形式、增添层次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在城乡空间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通过市-区-镇三级"两规合一"和以"上海2040"编制为契机的"多规合一"两个工作阶段,系统研究梳理了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工作。从统一规划体系、协同技术手段和简化行政程序3个方面入手,探索了横向上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融合其他专项规划,纵向上以空间规划体系深化落实空间布局和各项空间政策,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的全过程的空间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策展人的视角对2015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览的背景、主题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和反思。作者指出,此次上海空间艺术季包括系列展览、论坛和讲座,分布在上海多处不同的城市空间中,成为一场城市范围的公共艺术活动。在当下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宏观背景中,继续关注和解读城市更新这一永恒话题,梳理城市更新的历史和实践案例;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意义是城市空间存在的核心内涵;强调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介入。  相似文献   

16.
《建筑师》2016,(4)
冯纪忠20世纪50年代在同济大学推行的"空间原理"教学体系,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以空间为主线、全面组织各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通过不同年级、不同空间类型的练习,比如大空间塑造、空间排比、空间顺序等,结合课程组织,加上讲述和教授工作方法,让学生掌握设计原理。改变过去根据类型教学的缺陷,教授原理而不是经验,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空间原理"既超越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也有设计方法本土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郭晓慧 《城市建筑》2022,(15):176-178
本文将近代上海提篮桥消费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消费空间的演进进程,并将提篮桥消费空间的演进与近代上海消费空间的演进进行比较,试图描绘一个具有提篮桥特色的、更贴近本土生活的消费空间,这突破了上海消费空间以南京路或租界核心区为代表的既有印象,并对既有消费空间的研究做出了扩展和补充,客观、完整地呈现了近代上海消费空间的演进进程。  相似文献   

18.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回顾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积累后,选取上海中心城的杨浦区及愚园路街区作为研究的空间载体,提炼出上海社会空间转型的两种典型表象--极化与片断化:进而通过上海中心城改造开发中政策性收益与租隙收益预期的动因剖析,审视上海城市空间资源非均衡配置下的发展困境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教育发达国家的基地建筑空间对比,发现我国实践基地空间不足主要表现在功能不完善和没有综合、灵活的开放件动手实践空间.在研究"多层次教学、开放式教学、学做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空间要求的基础上,建议我国高校工程实践基地空间的功能构成和一种"交流多层次、综合多功能,灵活开放"的适应创新教育的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