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概括地介绍了A/O法污水处理的运行原理,对常见的污泥上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并进行介绍。主要阐述了此方案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和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吴红娟  刘超 《河北化工》2008,31(2):72-74
分别从pH、DO、COD、水温、内回流比、SRT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在高温季节污泥上浮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在水温较高时,硝化反应充分,同时由于内回流流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较小导致沉淀池内反硝化反应加剧,生成大量N2造成污泥上浮,并对此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项国华 《安徽化工》2010,36(Z1):48-51
针对国内某石化企业A/O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中出现的活性污泥性能差,生化处理效果差等现状进行工况分析,采取重新启运、合理培养与驯化污泥、优化运行条件、加强运行控制等对策,使该装置正常稳定运行,处理后污水排放主要指标优于国家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4.
0前言2008年,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配套航天炉气化系统增建了1套A/O法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最初设计值:污水处理量40t/h,污水中CODCr质量浓度1078mg/L,污水中氨氮质量浓度232mg/L;主要污水源为生活  相似文献   

5.
利用珠三角某A/O工艺的H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分析A/O工艺中运行参数对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A/O工艺中HRT、DO、内循环回流比、泥龄、污泥回流比、原水C/N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利用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印证该6个工艺参数在实例运行中的效果。该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效果比较良好,各项指标特别是氨氮出水远低于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李俊华 《广东化工》2014,(18):137-139
文章对珠三角某A/O生物脱氮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从工程简介、处理工艺、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多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运行效果、效益等进行评估总结。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在面临进水水量、水质波动极大时仍能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良好的出水水质。其脱氮工艺控制良好,氨氮去除率达99%,出水氨氮年均值仅为0.2 mg/L。本文对该A/0工艺污水厂运行实例的分析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对其他相同或相近工艺的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某A2/O工艺污水厂在进水水量不足,有机物浓度低,采用活性污泥接种培养方法启动运行,通过采取投加营养源,减小曝气量和间隔进水等措施,系统成功启动,考察了在水量不足,有机物浓度低时,系统培养过程中MLSS、MLVSS、COD、TP、NH3-N等参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将剩余污泥臭氧化与A/A/O工艺系统耦合,在3种回流方式下,研究了臭氧耦合A/A/O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和污水处理效能。结果表明,臭氧耦合A/A/O系统污泥减量效果明显,20 d内,3种不同回流方式下累积排泥量较传统A/A/O工艺系统分别下降了51.3%、49.8%、47.6%。臭氧化污泥回流对系统出水COD无明显冲击,同时提高了污泥沉降性和系统的脱氮能力。臭氧化污泥回流至厌氧区时系统TP去除率下降,而回流至缺氧区时则可以小幅提升TP去除率。综合考虑污泥减量效果和污水处理效能,认为将臭氧化污泥等比例回流至厌氧区和缺氧区为最佳回流方式。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常用处理技术,阐述了A/O工艺的技术特点;通过长期的工程调试运行及监测发现,运用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可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在最佳工艺控制条件下,对COD、色度、NH3-N、TP、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37%、75%、97.68%、71.67%和80.02%;并对A/O工艺系统的运行及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新排放标准的要求,采用O/A/O/O工艺对某焦化厂原有的A~2/O~2工艺进行改造,通过增设预曝气和初沉池,及初沉池污泥回流至预曝气池,强化了预处理。经过预曝气和沉淀处理,焦化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0%,氨氮浓度升高约10%,废水中硫氰化物和氰化物基本被去除,降低了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改造完成后,整个系统被优化,运行更加稳定,加药成本下降了25%,出水稳定达到HJ 2306—2018《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扩大污水污染成分的检测范围,增加对于富营养化污泥的分析能力,建立了应用于污水处理的A2/O工艺的数学模型,根据富营养化污泥的水解过程和菌类生长过程建立A2/O工艺耦合模型物料守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加以分析.经BioWin软件分析发现,该模块对于化工厂污水成分的分析与实测结果十分接近,检测误差被严格控制在3...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对该工艺连续动态监测了40h。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变化对系统的去除效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3%、98%和98%左右,这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对脱氮率和聚磷菌的厌氧释磷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同一连续流反应装置中同时实现了较为明显的缺氧吸磷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曝气量和碳源需求量可分别节省15.1%和11.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A/A/O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负荷波动较大时曝气池中溶解氧(DO)的波动范围大的问题,该文以某A/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作为试运行系统,进行DO的自动控制优化研究,在传统的DO控制方法上加入曝气池的模型算法来进行DO控制的优化设计.试运行系统运行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使DO的控制精度范围达到±0.2mg/L.  相似文献   

14.
臭氧氧化联合A/A/O工艺污泥减量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青青  朱世云  覃宇  汤正泽  荣春  侯天骏  杜晶 《净水技术》2012,31(4):102-104,133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大、处理处置费用高的问题,该文以A/A/O工艺构建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小试处理系统,通过添加臭氧研究不同臭氧投加量对出水水质及污泥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进水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污泥浓度为2 000~3 000 mg/L,且当将约50%产泥量的污泥经臭氧化返回至系统中时,加入臭氧与不加臭氧的两套系统显示出相当的污水处理能力。在不同污泥浓度和相同污泥负荷(0.91 g COD/g SS.d)条件下,当MLSS为1 500、2 500、3 500和4 500 mg/L时最佳臭氧投加量分别为0.095、0.11、0.129和0.129 g O3/g SS。  相似文献   

15.
贾眷锋  尹玉庆 《小氮肥》2009,37(9):9-10
山东明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双A/O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用活性污泥同时去除氨氮和COD,达到清除污染因子的目的。该项目自2007年5月开始建设,2008年5月30日试开车运行,目前已经能够长期运行稳定。污水处理能力为2400m3/d,处理后的出水中氨氮质量浓度≤40mg/L,COD≤100mg/L,石油类质量浓度≤8mg/L,pH值为6~9。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往年新疆独山子地区大气温度变化情况和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情况,对集中供热系统末期(低负荷)进行运行调整.在热源上控制锅炉启停时间及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在热网上满足各换热站所辖区域居民室内温度.在保证安全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做到热源、热网节煤、节水、节电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此调整切实做到了节能降耗运行,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往年新疆独山子地区大气温度变化情况和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情况,对集中供热系统末期(低负荷)进行运行调整。在热源上控制锅炉启停时间及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在热网上满足各换热站所辖区域居民室内温度。在保证安全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做到热源、热网节煤、节水、节电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此调整切实做到了节能降耗运行,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AO工艺的高效污水处理中试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进水水温、气水比和硝化液回流比条件下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量为 130 m3/d,缺氧区和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 4 h和 6 h,固液分离区表面负荷 1.5 m3/(m2·h),气水比 3:1~4.5:1,硝化液回流比 200%~220% 的条件下,中试装置处理出水 COD、NH3-N 和 TN 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无动力污泥回流能够显著增加生化区微生物总量,从而强化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倪宁峰 《山西化工》2006,26(6):60-61
根据工作实际,总结了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进水水质、废水温度、溶解氧和pH值等对A^2/O污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日用化工废水。废水CODcr从进水1000 mg/L左右降到50 mg/L以下,BOD5从进水400 mg/L左右降到10 mg/L以下,处理效率均达到了9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城市再生利用水回用标准》GB/T 18920-2002。通过工程的长期实际运行表明,高效的厌氧系统和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