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不同温度下,对制备粗产品二氧化钛进行焙烧,制备得到一系列产品,采用X射线小角度衍射仪(XRD)对上述方法得到产品进行晶形结构分析鉴定,XRD图谱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二氧化钛的晶形,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矿转变。在持续搅拌下,将上述制备的纳米级二氧化钛分散到六偏磷酸钠液中,研究pH值变化对其分散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pH值小于8时,六偏磷酸纳溶液对二氧化钛的分散性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强;当pH值等于8时,分散性能最好;当pH值大于8时,分散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波水热晶化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TiCl4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锐钛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TEM、TG-DTA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以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通过酸性品红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微波场作用使反应体系均匀迅速的升温,加快了水热晶化反应速度,在20×105 Pa的微波水热条件下Ti(OH)4水热晶化2.5 h后,产物主要以锐钛型存在,晶粒粒径小于10 nm.与常规水热合成时间相比,微波水热条件下在较短的晶化时间内形成了锐钛型TiO2,光催化降解品红的实验也证明微波水热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胶溶法制备稳定的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研究了pH值、肢体浓度、胶溶剂的浓度及制备温度对胶溶效果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其水溶胶纳米体系粒度分布,用SEM电镜:分析观察陶瓷镀膜表面形貌,用EDX能谱分析测定了其微观成分。研究结果显示.在T=313K-353K、pH=1.2—2.0、胶涔浓度0.05—0.3mol/L之间、胶溶剂硝酸和盐酸浓度分别为5%和3%的条件下制备的溶胶较分散稳定。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分散液智能开关,全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全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激光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材料产生,其原理是利用光引发单体聚合,其性能主要取决于体系的相分离程度及折射率对比度。采用钛酸四丁酯为先驱物,冰醋酸为抑制剂,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将单体滴加到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中,过硫酸钾单体在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粒子发生聚合反应,得到被覆聚丙烯酸酯分散液,使用动态光散仪分析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粒径,利用投射电镜观察被覆聚丙烯酸酯分散液形貌,探讨最佳溶胶单体混合液pH值,及纳米二氧化钛溶胶质量分数对被覆聚丙烯酸酯分散液成膜性能的影响,表明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平均粒径为263nm,包裹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粒子最佳反应温度为75℃,溶胶单体混合液pH值为8,溶胶质量分数最佳为20%。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40℃)制备TiO2纳米晶体。采用XRD、红外(IR)、透射电镜(TEM)以及DR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样品的平均粒径不到10nm,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良好的结晶度。以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测试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120min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5%,显示出样品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工业钛液及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高纯的球状单分散纳米TiO2超细粉。考察了制备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硫酸氧钛浓度、尿素配比、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对粒径的影响,并利用TEM、XRD等手段对颗粒进行表征,得出了最佳制备条件。将前驱体微波干燥10min,在550℃下煅烧1h,得到平均粒径为26nm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钛白粉为原料自制硫酸钛溶液,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粒径约为10nm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并通过对比实验对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张子勇  王金慧  孙旭东 《农药》2012,51(7):504-508
[目的]发展一种环境友好和具有缓释性能的印楝素水分散制剂。[方法]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和羧甲基壳聚糖(CMC)为载体,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制备了负载印楝素纳米粒子水分散液。表征了载药纳米粒子的性能如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值、负载率和形态结构,考察了几种影响性能的因素。[结果]负载印楝素的纳米粒子为球形,尺寸为200~350 nm,PDI约为0.500,药物负载率最高可达55%。[结论]CMC和CS合适的溶液质量浓度和用量是形成纳米子的基本条件。当其固定时,随印楝素质量浓度增加,载药粒子的粒径增大,PDI变宽,负载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程师》2005,(1):62-62
微凝胶是内部为三维交联的网络结构、粒径在100nm以下的聚合物超微粒子,利用聚合物本身的性质与微粒子的独特性质,预期可用作提高涂料、涂布剂、粘合剂和树脂改性剂性能的高功能化材料。  相似文献   

10.
《无机盐工业》2013,(11):24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合成纳米级金红石型、锐钛矿型或两者混合型二氧化钛粉体的新工艺。具体步骤:1)将H2O2与钛化合物(TiCl4、TiOCl2、TiCl3、TiBr4等)混合,生成钛的过氧络合物;2)在>50℃条件下加热钛的过氧络合物;3)合成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3种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简称ATO)水性分散液,包括未加分散剂,以非离子型高分子分散剂改性和以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复合改性3种情况,并通过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静止沉降实验等测试方法对纳米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TO纳米颗粒通过分散剂复合改性后,其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佳,当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复合分散剂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6%时,所得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控制水解浸涂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籽晶层,进而通过低温水热法和热处理获得了独特的氧化锌(ZnO)纳米墙薄膜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谱(PL)等对薄膜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ZnO纳米墙由20~100 nm厚的片层交织而成,在热处理前薄膜的组成为混合的ZnO、醋酸锌(ZnAc)和羟基醋酸锌(Zn-LHS),经500°C热处理脱除CO2、H2O等小分子后基本完全转变为ZnO,而原有层状交织纳米墙结构保留下来。室温PL谱显示薄膜在383 nm处有较强烈的紫外激发峰。结合晶体生长理论探讨了ZnO纳米墙薄膜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四氯化钛溶液通过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大小、结晶度及形貌。研究了初始反应物浓度、初始溶液pH值对二氧化钛颗粒的大小、结晶度和形貌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试验中均获得了纳米级的二氧化钛颗粒;在反应温度400℃、压力30 MPa、反应时间5 min、初始四氯化钛溶液浓度为0.05 mol/L的超临界水热合成条件下,合成了平均颗粒粒径为20 nm左右且结晶良好的二氧化钛颗粒,颗粒成椭球形或四边形;当四氯化钛溶液浓度由0.05 mol/L增加到0.1 mol/L,合成的二氧化钛颗粒尺寸变大,且椭球形颗粒数量减小,棒状的颗粒增加;当钛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比[Ti~(4+)]/[OH~-]由1:0变为1:3,即pH值增加时,颗粒的粒径减小,颗粒的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方法很多,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各种制备方法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比较,并指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2 nm,比表面积为229.77 m2/g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并通过实验,用XRD、SEM对粒子的形貌、晶型、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并结合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产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粒径约12nm,比表面积229.77m~2/g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实验,用XRD,SEM对粒子的形貌、晶型、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并结合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产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颜学敏 《佛山陶瓷》2008,18(11):7-10
本文以TiO2、ZrOCl2·8H2O和Pb(NO3)2为反应物、KOH为矿化剂水热合成得到组成均一且外观具有规则立方形貌的单分散PZT粉体.研究了矿化剂浓度、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相组成和外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OH浓度为2.0mol/L、水热合成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8h时可得到最佳形貌和颗粒尺寸(1.5~2μm)的PZT。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水热温度的增加有利于得到大尺寸立方形貌的PZT粉体,这一现象与以钛的醇盐为原料时所得的结果正好相反。反应机制的分析表明:在本合成体系中,PZT的形成过程主要是TiO2的溶解、Pb^2+和ZrOCl2的水解以及PZT晶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其中矿化剂对TiO2的溶解是整个水热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8.
纳米二氧化钛—乙二醇分散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分散工艺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乙二醇分散体系 ,对于分散系中粒子的表面电位 ,表面处理前后二氧化钛表面性质的变化 ,以及分散系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液相氧化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复合氧化高银分散液.探讨了温度、氧化剂用量、过饱和度、分散剂用量以及末期反应时间对分散液颗粒粒径大小和纯度的影响.得到了产品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非离子聚乙烯型DJ2004为分散稳定剂、反应温度60℃、DJ200/AgNO3=0.4、K2S2O8/AgNO3=10、末期反应时间-10min、C(AgNO3)=0.18~0.25mol/L.制备出粉体粒径为20~100nm、含氧化高银70%的纳米氧化高银分散液.  相似文献   

20.
以凹凸棒黏土为载体,氟钛酸铵为钛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凹凸棒黏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S)、热失重(TG)、比表面积分析等,对二氧化钛/凹凸棒黏土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凹凸棒黏土是由平均直径约为25.8 nm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均匀负载于凹凸棒黏土表面而形成;二氧化钛/凹凸棒黏土保持了黏土的纳米棒状和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90.4 m2/g,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分别为10.9 nm和0.28 cm3/g。二氧化钛/凹凸棒黏土具有良好的吸附特征和光催化活性,20 min对罗丹明B的暗吸附率为42.0%,紫外光照射60 min降解率达到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