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磁异常是地表及其深部岩石磁性差异的信息,是各种磁性地质体的综合反映。航空磁测不仅能反映地表的地质特征,而且能探测隐伏深部的磁性体,从而为寻找与磁性体有关的铀矿床提供了可能性。研究区曾进行过航磁工作,发现了一些好的磁异常点带。1982年对该区进行了航磁解释,圈定了深部构造、岩体;分析了深部构造、岩体与铀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华南花岗岩型铀矿重要产地,诸广山岩体的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过程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针对已有的重磁数据,开展异常分离、解析延拓、求导等多种处理,刻画出诸广山岩体的重磁场异常特征,并结合区内密度、磁化率等资料,推测了多条隐伏断裂构造。结合区域地质和矿产分布资料,认为低背景场内的条带状高磁异常和高背景场内的低值重力异常叠加地段可能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多本沟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之内,已发现多个铀矿点、异常点。运用地质异常成矿理论分析研究区地质体时空异常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处于地质体时空异常叠加的部位,具有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层问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高频弱磁异常的标志特征,研究了应用分形方法提取铀矿化引起的航磁弱信息的方法技术。在巴彦浩特盆地锡林凹陷内,结合区域成矿地质环境,应用航磁分形方法提取“矿致”异常,完成了砂岩型铀矿远景靶区初选。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高放废物处置库深部地质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以及高精度磁法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与资料解译,得到6条测线的综合地球物理成果解译图。根据成果解译图的异常特征,推断出研究区花岗岩体受南北两侧两条近东西向断裂F1、F2控制,破碎带分布较宽,断层充填高热蚀变物质,岩体内部无明显断层发育。  相似文献   

6.
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存在大面积的草原覆盖区,地表露头较少,铀矿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剖面测量工作,初步查明了草原覆盖区的电性结构,划分了不同岩性界面,推断出了2条构造破碎带和1处背斜构造,为研究区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表明了AMT方法能够有效探测研究区深部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铀成矿有利地段,探索克山地区铀成矿前景,通过开展1:5万高精度航空放射性测量异常查证工作,并结合收集整理的相关地质资料,从航放异常特征、地质特征、能谱特征及土壤氡浓度特征等几个角度,对克山地区进行铀成矿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靠近小兴安岭地区,且盆地盖层具有较高的初始铀含量,铀源条件优良;地层宽缓,断裂发育,是深部烃类向上运移的通道,地表局部剥蚀强烈,形成构造天窗,成矿有利砂体大规模发育,并伴有后生改造作用和铀富集。克山地区航放异常集中分布,航磁推断构造发育,深部放射性信息突出,为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了有益线索,为圈定找矿有利区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南栾川罗村钼多金属矿床是与罗村岩体有关的钼多金属隐伏矿床,但隐伏岩体的形态、位置、规模、边界及地下场源的异常特征等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为了查明这些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磁测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同时对比了剩余异常和小波多尺度分析在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钼多金属矿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铀矿找矿工作进展缓慢,急需一种快速、高效缩小铀成矿有利区范围的找矿技术方法。以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为研究区,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挖掘出该区各种与铀成矿有关的多源信息(地质、航磁、地球化学和遥感等),优选地质断裂、富铀岩体、铀异常点、遥感解译断裂、铁染蚀变、羟基蚀变、航磁推断侵入体、航磁推断断裂、地球化学氧化钾异常及地球化学铀元素异常等10个与花岗岩型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预测因子,对其进行矢量转栅格、多重缓冲区分析及再分类等预处理;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计算各预测因子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GIS平台对预处理后的10个预测因子与确定的权重信息进行整合与计算处理,优选出3片铀成矿远景区。结果表明:基于RS和GIS技术的多源信息铀成矿预测能够快速高效预测铀成矿远景区,可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微弱,找矿十分困难。通过分析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铀矿床的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资料,发现该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磁异常特征与其地球化学分带明显相关,根据铀矿成矿地球化学机制结合试验区的航磁资料及实际预测成果,指出铀矿矿化带大致位于磁异常从负值向正值过渡的零值线前端附近。地面高精度弱磁异常是该区铀矿床特征异常之一,可作为一种标志信息运用到铀矿找矿中。  相似文献   

11.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处于祁漫塔格复合构造岩浆带的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是已发现铀矿化的主要聚集地。研究阐述了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黑山铀矿床矿化特征等,从铀源、岩浆活动、构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乌兰乌珠尔岩体的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具有产铀岩体岩石化学特征,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与铀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岩体地表出露范围放射性背景高、异常多、构造控矿明显,岩体北缘的黑山铀矿化具有明显的构造、蚀变等控制因素,NE和NW向剪切断裂是有利赋矿的断裂。综合上述因素认为乌兰乌珠尔岩体具有很好的铀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粤北-赣南花岗岩地区铀、金、硅聚散特征的研究,并配合岩浆、热液体系的模拟实验,阐明了铀、金、硅的空间分布,产铀硅及产金硅岩体的形成环境,岩浆、热液阶段铀、金、硅的迁移特征以及黄铁矿与铀、金的关系,并进行了有效成矿预测。为华南第二轮找铀矿和在产铀区找金矿提供了依据。这种自我立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在铀矿地质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断层特征是岩体工程质量评价和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数据,但传统手段无法获得精确的深部断层产状。利用超声波钻孔电视技术可获得岩体深部断层的产状特征。基于钻孔电视技术和其他地质资料对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推荐场址—甘肃北山新场花岗岩地段周边的断层特征进行研究,获得详实的断层特征数据,为推荐场址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和地下实验室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研究成果对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桃山矿田是我国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田,2014年江西桃山地区铀矿勘查区被列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通过"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实施,获得了一大批新的基础地质、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几十年来桃山矿田铀矿勘查积累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放射性测量数据,集成建立了多源信息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提取了构造、岩体以及放射性测量信息,分析了与铀矿化的相关关系。认为铀矿化与断裂和打古寨岩体关系密切,铀矿床主要位于断裂400 m缓冲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床、矿化点和异常点绝大部分位于岩体内或岩体外10 km的范围内;铀矿床-矿化点-异常点与航空放射性测量总计数率和钍含量变化的规律不明显,而钾和铀含量关系密切,具有逐渐降低的特点;基于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U、Th、K含量等值线图,通过数据处理获得了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多元信息综合异常图,为进一步研究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与铀成矿关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相山盆地实施放射性物探方法测量,查明了相山盆地放射性异常展布特征。推测并圈定了相山盆地地面伽马能谱铀、钍、钾及土壤氡的异常远景区。通过分析异常远景区及综合信息异常,认为相山盆地放射性异常主要是以相山为中心的断续团块状环形排列并向西延伸至同富,放射性异常受火山塌陷构造控制明显,结合已知铀矿床,表明火山塌陷构造上的放射性异常对相山深部大铀矿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尼日尔Azelik铀矿已知砂岩型铀矿床周边及外围地区寻找新的铀矿化线索,开展了土壤氡气测量方法试验及应用。在已知剖面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瞬时测氡结果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在北部、中部和西部3片测区共发现较大规模的土壤氡气异常共4片,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大湾铀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九嶷山杂岩体中段,有利的成矿环境使该地区成为华南重要的产铀区及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集区。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为矿田的主要铀源层之一和成矿有利部位,已探明的铀矿床均产于九嶷山杂岩体中部金鸡岭岩体外接触带。九嶷山杂岩体分别由东、西两个完全独立的岩浆演化中心演化而来,西部岩浆演化中心的金鸡岭岩体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形成了岩浆演化中心、热流体活动中心与矿化中心三位一体的基本构造格局。深大断裂带为成矿流体循环运移提供了通道和热动力来源。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期地应力转向期,矿化与NW向伸展断裂及其相伴的深源热流体有关。岩体接触带为铀沉淀富集的有利地球化学障。重力、航磁及航空γ能谱异常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是找铀的重要判据之一。在区域铀成矿环境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球体磁场模型研究了地下核爆炸磁异常的基本特征,给出了球体磁场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分析了球体磁场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得出结论认为:爆炸当量和爆心深度是影响地下核爆炸磁异常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乌伦古坳陷开展铀矿地质调研时,发现出露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上段的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褐红色泥岩裂隙状褪色现象有规律地分布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顶山砂岩型铀矿点赋存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下段砂岩中,也发育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这些矿化及褪色现象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形成机理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等就引起了关注。经过大量野外地质路线调查,仔细观测这些现象的分布规律、产出层位、状态及结构构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泥岩褪色现象是沿断裂破碎带上升的深部含多金属地下卤水和浅部地下水混合(化合)卸载的产物;通过顶山铀矿化点分布位置、赋存层位、矿体形态、矿化及蚀变特征等因素分析,认为铀矿化与沿断裂破碎带上升的深部高压含还原剂地下水关系比较密切;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泥岩褪色现象和铀矿化的空间产出位置,都显示出与断裂破碎带及其上升的深部地下水(卤水)有关。因此得出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褪色现象对铀矿找矿具有指示意义,即:断裂破碎带附近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就有可能存在着铀矿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瓦迪巴希亚(Wadi Bahiya)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岩石取样分析以及地面γ能谱测量等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铀矿化主要产于上白垩统—古新统MCM组近地表风化破碎的灰褐色砂土状泥灰岩之中,矿化类型为现代氧化作用成因的钙结岩型,研究区γ能谱测量铀质量分数平面特征表现为异常规模小,晕圈梯度变化大,深部揭露表明,自近地表向深部铀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岩石取样分析结果与γ能谱测量具有对应性,铀矿化主要位于地表以下0.5~1.5m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