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自然沉淀、混凝和沙峰型混凝沉淀试验,对以“粗”组分泥沙为主的高浊度水和低浊度水进行了动水试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
刘湾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收利用刘湾水厂的滤池反冲洗水,取适量滤池反冲洗水为试验水样,分别进行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测定当上清液浊度低于水厂原水浊度时的静沉时间以确定回收方法和所需混凝剂的种类及其最佳投加量,并通过生产性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得出:应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回收滤池反冲洗水,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铁,最佳投加量为5 mg/L,所得回用水量为反冲洗水量的97.14%.  相似文献   

3.
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考察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的可行性,通过中试试验从净水效能和膜污染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与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砂滤出水浊度平均为0.176 NTU,而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浊度平均为0.080 NTU,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工艺;常规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3%和43.2%,而超滤组合工艺的去除率分别为50.6%和44.0%,略优于常规处理工艺.就膜污染而言,原水直接超滤时跨膜压差增长较快;而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中,混凝沉淀的预处理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膜污染物质,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缓慢,系统运行稳定.采用浸没式超滤替代砂滤形成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可有效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对高浊度水混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u)的因素含沙量(c)、PAM投量(P)、颗粒的比表面积(A)、速度梯度(G)、搅拌时间(T),运用π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关系式。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回归公式。用6组沙样检验,其相对误差在1.02%~21%之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PAM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指标,对次高浊度水混凝最优GT值进行研究,发现并首次提出了以残余浊度为标准的最优GT值,并将之与高浊度水的(GT)Tymin比较,得出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引言斜板斜管沉淀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在处理低浊度水方面已有较多的经验;而在处理高浊度水方面则仍感经验不足。由于高浊度水水质变化较复杂,为解决处理技术上的困难,要求事先进行动水试验,以取得必需的工艺参数,如斜板斜管内的轴向流速,进水、出水及排泥流量,出水浊度及排泥浓变,以及混凝沉淀所需的药剂品种和投量等,作为设计的依据及以后试运转的参考。目前国内所进行的一些试验多属半生产性的动水试验,试验效果较好,但在选择有高浊度水水源如黄河等处进行动水试验,从  相似文献   

7.
以PAM为混凝剂 ,通过烧杯静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 ,研究了原水含沙量 (ρ)、PAM投加量(a)、混凝搅拌强度 (G)、混凝搅拌时间 (T)和沉淀时间 (t)五个主要因素对以粗组分泥沙为主的高浊度水混凝沉淀影响的程度 ;实验表明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含沙量、混凝搅拌强度、PAM投加量、沉淀时间和混凝搅拌时间 ;同时 ,通过实验得出的澄清水层残余浊度 (Ty)—实验因素 (如ρ、a、G、T、t)曲线 ,指出了每个因素对沉淀效果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微污染水的气浮和沉淀工艺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天津某水厂的中试试验,研究了气浮(DAF)和沉淀工艺对浊度、UV254、CODMn、TOC、THMFP、藻类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合华北地区典型水质的处理工艺。试验规模为5 m3/h。针对华北地区容易出现的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现象,分别对两种水质进行了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试验,发现低温低浊期混凝气浮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比沉淀工艺平均高25%,而在其他时期只高出8.4%;高藻期气浮工艺对藻类的去除率平均比沉淀工艺高9.5%;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在各个时期基本一致,气浮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比沉淀工艺平均高5%;气浮工艺对浊度、有机物、藻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7%、40%、94%。中试试验证明气浮工艺适合对华北地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出水效果好于沉淀工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低浊度水混凝流程与高浊度水混凝流程间的区别,根据最佳混凝指标G、GT值、导出了高浊度水管道混凝系统的计算公式,并举例作了演算。  相似文献   

10.
以PAM为混凝剂,通过烧杯静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研究了原水含沙量(ρ)、PAM投加量(a)、混凝搅拌强度(G)、混凝搅拌时间(T)和沉淀时间(t)五个主要因素对以粗组分泥沙为主的高浊度水混凝沉淀影响的程度;实验表明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含沙量、混凝搅拌强度、PAM投加量、沉淀时间和混凝搅拌时间;同时,通过实验得出的澄清水层残余浊度(Ty)-实验因素(如ρ、a、G、T、t)曲线,指出了每个因素对沉淀效果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PAM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标准,对次高浊度水混凝最优GT值进行研究,发现并首次提出了以残余浊度为标准的最优GT值,并将之与高浊度水的(GT)Tymin比较,得出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浑液面沉速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浊度水的絮凝沉淀主要是投加聚丙烯酰胺(HPAM),而投加量、投加方式和良好的絮凝条件都会影响高浊度水浑液面的沉速。对高浊度水絮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U的因素,即含沙量C、HPAM投加量P、颗粒的比表面积A、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运用Л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关系式,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系数,经4类沙样测试,相对误差在1.02%~21.00%之间。结果可供设计与生产单位求浑液面沉速U和投药量P以及沉淀池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的残余浊度为指标,对高浊度水混凝最优GT值进行研究,提出了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标准的最优GT值.同时对此最优GT值的客观存在,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得出了许多重要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次高浊度水的概念、次高浊度水具有的从高浊度水到低浊度水的过渡性质等浓度面的沉速及其沉降曲线的测定原理;在等浓度面的概念和浑水动水沉淀浓缩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浓度型和沙峰型次高浊度水沉淀池的计算方法;文中介绍了生产试验情况,检验了次高浊度水沉淀池的计算理论,研究了沉淀池的出水水质变比与等浓度面高度的关系,以及沉淀池排泥作业制度,排泥流量和排泥浓度的变化特点等;文中根据生产试验成果,推荐了设计参数值,并作计算举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的残余浊度为指标,对高浊度水混凝最优GT值进行研究,提出了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标准的最优GT值。同时对此最优GT值的客观存在,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得出了许多重要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指标,对原水浓度(1kg/m3的低浊度水混凝最优GT值的求取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水低温低浊是期的强化混凝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以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松花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聚使铝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沉淀后和滤后水的剩余浊度。同时可节省混凝药剂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18.
混凝沉淀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开展混凝杯罐试验和G值逐级递减的连续试验,采用浊度仪和光度计监测了出水水质,利用显微镜研究了絮体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剂、pH值和水力条件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探索了最佳的G值.研究表明:混凝剂采用FeCl3和聚合氯化铝(PAC)分别有利于浊度和铁锰离子的去除;升高pH值能提高铁锰离子去除率;浊度和铁离子去除率随G值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当矿井水浊度为159~168NTU、铁锰离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9.6~32.1,2.2~2.4mg/L时,混凝沉淀在PAC为60mg/L、聚丙烯酸胺(PAM)为0.2mg/L、快速和慢速搅拌G值分别为39.8,5.4s-1时处理效果最好.G值逐级降低能加快胶体的脱稳,防止絮体的破碎.当G值依次为39.8,9.9和5.5s-1时,出水浊度、铁锰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20.4~23.8NTU,0.67~1.08mg/L和0.96~1.04mg/L.混凝沉淀对浊度和铁锰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水低温低浊时期的强化混凝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以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O)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松花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聚合铝(PAC)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沉淀后和滤后水的剩余浊度.同时可节省混凝药剂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通过静水沉淀实验,以澄清水层残余浊度为指标,对原水浓度≥1kg/m^3的低浊度水混凝土最优GT值的求取进行作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