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能源革命是实现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源战略对国家和地区能源革命进程的推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能源战略分析的"SEGO"系统分析方法,从能源挑战、能源系统、能源治理和能源市场4个要素及其关系出发,对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全球面临能源公平、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化多重能源挑战,且缺乏强有力的全球能源治理,导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总体较为缓慢,中国被期望在推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中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在能源革命过程中面临能源系统集成等挑战,但政治意愿坚定,有效推动了能源转型,实现了少耗能、少排放。研究建议,我国能源革命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景视角下,做好能源发展的全局系统优化和全程精细管控,尤其做好不同类型能源网络之间共建、共享、共调的深度协同,加速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颠覆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能源的构成包括常规能源和非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及水力、风力等,非常规能源包括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能源的构成中常规能源约占97%。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几乎全是常规能源,其中又以煤炭为主。据1982年统计,煤炭占有73.92%,石  相似文献   

3.
依照能源资源状况及当前的环保形势要求,水能源、风能源、日光能源、生物性能源以及所有的其他可循环再生性能源等诸多新兴能源,必然作为当今时代能源供给的主要角色,并且取代传统的煤炭热力能源,同时涌入电力能源供应市场。针对这一情况,发电并网环节即是此类新能源完整融入电力供应市场的必经之路。新兴能源融入电力供应市场,可持续提升其能源利用的经济收益、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本文针对新兴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的重点技术及将来的发展趋向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差异显著,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能源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珠三角)、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西南地区七大区域,从能源生产、消费、流向等方面分析了各区域的能源发展现状,梳理了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和能耗增长驱动力情况,研判了各区域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能源转型发展趋势及战略重点。研究表明,各区域能源革命的战略布局重点分别是:京津冀地区为推进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为集成优化区域联动的能源系统,珠三角地区为构建清洁能源产储运基地,老工业基地为以能源高值化、多元化推进经济转型,中部地区为打造综合能源枢纽,能源富集区为建成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西南地区为清洁能源消纳。为统筹各区域能源发展,本文从因地制宜、精准推进能源革命,以区域能源革命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实现区域能源协作与合作共赢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伴随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全球能源发展呈现出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演变、能源供需格局逆向调整、能源价格持续震荡、能源地缘政治环境趋于复杂化、气候变化刚性约束增强、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等趋势。结合我国能源革命的发展要求,从国内能源发展情况、战略安全、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富集,但存在着能源效率低下、能源结构失配等严峻问题;评估能源发展水平并针对性地设计能源发展路径,对保障西北地区能源安全、提升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西北地区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区域的能源生产消费水平特征,明晰了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综合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多元回归方法预测了2023—2030年的能源发展水平,据此完成了西北地区能源发展路径设计。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水平持续上升,但生产消费比例仍然远低于传统能源,经济、产业、技术问题对能源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建议,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互融合为发展方向,采取持续推进供给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交流合作等发展途径,按照多主体协同方式,实施总体能源发展的行动方案,通过能源转型实现西北地区绿色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目标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钢能源计量测点的具体分布情况,选择合理的数据采集方式,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到能源管理系统中,为能源监测、能源统计分析、能源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秸秆,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做好农村能源节约,不仅有利予改变农民传统生活能源消费模式,减少农民对商品能源的依赖,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彻底解决农村能源和环境问题,笔者认为,沼气开发利用是农村居民使用能源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旭 《中国计量》2012,(10):39-41
能源计量工作是用能单位能源量化管理、实现真实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能源标准化,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中标准化的实施能源计量管理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合理设置能源计  相似文献   

11.
2035年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应立足基本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本文从能源总量、能源结构、综合能效、能源科技、体制机制、能源安全六方面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涵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能源消费增量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油气供给安全、核电发展立足自主、氢能和储能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等。着眼2035年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4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研究建议,各环节全面落实节能优先方针,继续实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站位全局谋划和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加快低碳转型并统筹构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绿色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本文从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在阐述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内涵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能源绿色开发评价模型和能源利用系统评价指标模型,对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预测了我国面向2030年、2050年的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发展目标。研究指出,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实施路径可着重从两方面展开:在能源布局方面,开展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重点实施绿色煤炭工程、稳油增气工程和加强能源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从加强对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快攻克深层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等5方面推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管理体制创新、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考核、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与交通融合,将提升能源、交通两大基础行业的低碳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支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本文梳理了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能源与交通融合的必然性,提出了由动力层、物理层、应用层组成的新型交通能源系统架构;从能源主导、交通主导、能源交通并重等视角,分别剖析了互联电力网、电动化交通、能源交通融合网3种新型交通能源系统形态。在评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典型线路上交通能源系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禀赋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3层结构、3类形态、3种驱动力相结合的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策略,以引导形成清洁低碳、融合高效的新型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研究认为,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成套核心装备研制、融合系统构建与运维、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为此建议,推进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能为媒介的现代交通能源系统,创建清洁能源发电-零碳原料燃料-电动化驱动的新型交通动力系统,实施集能源、交通属性于一身的交通能源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工业的转型发展,发展能源领域新兴产业是立足我国国情现实,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技术创新驱动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界定的"能源新技术"不仅涉及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而且涵盖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传输以及终端用能等领域,是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的范畴与定位,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判了面向2035年的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与技术方向,详细论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与重点任务。研究提出:我国应着重发展先进燃煤发电、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服务、核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等10个领域41项能源新技术;建议设立9项工程科技攻关项目、1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重大工程以及河北雄安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两个能源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区;完善能源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并入节能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产业"调整为"能源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能源计量与监管概述1.能源计量指标与监管内容能源计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者二次能源的数量。(2)能源库存量:指用能单位在报告期的某时间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3)能源加工:指能源物理性的变化。(4)能源转换:指能量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即能源加工、转换消费。能源加工、能源统计,是指对专门从事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独立核算工业用能单位和其他用能单位附属的从事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开展情况,针对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人员配备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自查与整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为企业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政府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与矿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需求变化及发展格局,发现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相互助力、耦合发展将是今后我国形成多种能源融合稳定供给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了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能源与矿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我国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变革的技术路径,从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消费、能源市场与政府监管五大环节详细论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矿业开发利用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方向及应用场景,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重构,构建能源矿业体系治理新模式的战略思路,提出加强基础理论与技术装备研发、支持能源与矿业领域新基建、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及建立国家能源与矿业安全生产和交易智能化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实现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就地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构成特点,列举了与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生产、传输、分配、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相关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分析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后,进一步针对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前景,分实验示范阶段、应用推广阶段以及普遍应用、完全市场化阶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促进能源转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互联能源设备、可控负荷、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维度态势感知、全时段优化控制、多主体友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多能流进行多级利用和整体调度,能有效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泛在电力物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二者相辅相成,可形成包含多能流、大数据的能源互联网体系。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能源及电力工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三期)"主要成果,阐述了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路,重点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老工业基地(东北及山西)、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新疆及能源"金三角"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提出了加强能源革命顶层设计,明确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区域能源革命的功能定位,形成统筹协调推进区域能源革命的良好格局;加强区域能源革命试点,通过改革办法加快探索形成推动能源革命的高效机制;明确区域能源革命实施责任和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区域能源革命取得预期效果等战略举措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