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1000MW超临界压力塔式直流锅炉为例,对不同负荷下螺旋管圈水冷壁的吸热偏差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螺旋管圈水冷壁的吸热偏差随着机组负荷的改变而变化,负荷越高,吸热偏差越小,在满负荷下,热偏差系数趋于1.在同一负荷下,由下部螺旋管圈和上部垂直管屏构成的水冷壁管吸热偏差比垂直管屏水冷壁的吸热偏差小;螺旋管圈水冷壁对改善炉内热负荷分布不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布置型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中国直流锅炉的发展过程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对超临界压力锅炉炉膛水冷壁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超临界锅炉理想的水冷壁应具有的特性,同时以实例对垂直管屏水冷壁和螺旋管圈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亚临界参数下的控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半塔式布置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和垂直管圈的UP型直流锅炉的主要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比较。并提出上海锅炉厂目前已具有开发和制造半塔式螺旋管圈直流锅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使大容最机组能适应中间负荷及变压运行的需要,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与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合作,首次采用炉膛部分具有水平围绕上升螺旋管圈的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目前已完成了从35~100万千瓦锅炉机组的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制造系统。首台60万千瓦机组计划安装在东京电力公司的广野电厂(1号炉),将于1980年4月投运。锅炉蒸发量1950吨/时,再热蒸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站锅炉水冷壁管水动力和传热特性研究的试验方法,阐述了其中采用的电加热试验管段和实炉辐射加热水冷壁管等方法,对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1000MW超超临界压力塔式直流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管水动力和传热特性实炉试验研究和水动力试验台试验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作为水冷壁系统设计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素 《动力工程》1993,13(1):42-44
当前电网运行要求提供大功率调峰机组,而塔式螺旋管圈直流锅炉是一种适合的炉型.它具有优良的水动力特性、热偏差小、煤种适应性好、防蚀性能优越、金属耗量少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故本文提出应发展塔式螺旋管圈直流锅炉作为我国的一种新炉型.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市超临界、亚临界电站项目办公室和河南省电力局共同组织的“塔式螺旋管圈直流锅炉技术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11月9、10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来自国内外20多个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研讨会.上海市经委赵之一作了题为《为电站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开幕词.苏尔寿公司的三位外国专家和五位中国专家分别作了学术交流报告.西安热工所代表介绍了姚孟电厂2×300MW进口塔式螺旋管圈直流锅炉的性能测试结果.会议分发了由苏尔寿公司和国内众多专家提供的10余篇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水冷壁有螺旋管圈和一次上升垂直管圈两种型式.后者具有结构简单、支吊方便和阻力小的优点.但南于我国第一代300MW直流锅炉的垂直管圈在调峰运行时频繁爆管,所以人们担心这种管圈存热负荷有变化时能否安全运行.泰州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的技术,水冷壁是带中间混合集箱进口设节流罔的一次上升内螺纹管管圈.为了消化引进技术,通过计算分析,发现这种管圈在BMCR时的静态水动力特性属于强制循环特性.但当偏差管的吸热量增加15%时,出口温度只升高7.7℃.不会影响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整体 期页有关锅炉机组变压运行的几个问题(牛天况著).....……‘................……11上海宝山火力发电厂的计划和设计特点(〔日〕玉井幸久等著瞿俊杰译)......……128循环压力的选择(〔美〕H.E.B盯bach、G.F.Shuos著、戈宗英译)............……51垂直管圈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瑞士〕R.Ecabert、P.Miszak著,牛天况译).……514IHI一FW60万千瓦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日〕三菱重业设计处瞿俊杰摘译)……525本生式超临界直流锅炉是怎样提高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美〕George Lossd著、戈宗英译)..........·............…  相似文献   

10.
直流锅炉的水冷壁有的是采用带再循环的垂直管圈,也有的是采用螺旋管圈。这两种型式锅炉的运行都是成功的(表1)。本文将对这两种型式的锅炉在其可能应用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全负荷再循环垂直管圈锅炉和螺旋管圈锅炉之间,在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上的差别是很小的。在设计正确和尺寸适当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