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消息     
由国家科委新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磁泡技术发展和应用专家座谈会》于1985年5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单位有23个,代表50人。会议是紧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64K 位磁泡存贮器及测试系统技术鉴定会》举行的。磁泡与 MOS 存贮器相比具有容量大、且非易失性,与磁盘和磁带相比具有坚固耐用和可靠、具有抗恶劣环境的特性,特别是1983年国际磁学会上有人提出超过密度的布洛赫线存贮器方案,把石榴石磁泡器件存贮密度从16Mbit/cm~2提高到1600Mbit/cm~2,进一步促进了磁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政府计划在讨论Rockwell和Texas仪器公司产品之前,综合一下近期磁泡在空间和军事方面的应用。表4介绍了这一概况。磁泡技术的工业发展受到政府合同有力的滋助和促进。下面将介绍两个现行的主要项目。 1.1975年6月Texas仪器公司空军航空  相似文献   

3.
几家公司已经宣布了它们的磁泡存贮器产品,这表明磁泡存贮器终于获得成功。可以肯定,在八十年代初期,几个主要半导体厂家,将为占领磁泡器件及其子系统的市场而争夺,而且,这种争夺将要贯穿整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4.
磁泡存贮器     
目前,在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机系统中半导体存贮器芯片应用得非常广泛,但当国外研究出了磁泡存贮器后,许多人开始怀疑半导体存贮器芯片将来会不会被淘汰。磁泡存贮器是贝尔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目前多用正铁氧体、石榴石型铁氧体等材料制造。这些单晶强磁性薄膜或多晶台金磁膜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许多磁泡。磁泡在电路的控制下按规定方式移动形成存贮器件,其存贮密度可达1.6×10~5位/平方毫米。1979年,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富士通、英特尔、洛克韦尔等公司就开始使用了磁泡存贮器,因这种存贮器很有前途,所以有许  相似文献   

5.
磁泡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兴起的新技术。以磁泡为基础的磁泡存储技术有许多独到的特性,如电可读写信息、信息的非易失性、高可靠性(无机械部分)、可高密度集成化、高速度等。因此它可适应从微处理机到计算机主机电子磁盘等各种需要,进而有可能引起计算机存储体系和软件体系的改变。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磁泡技术发展迅速并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预计八十年代磁泡将会在存储系统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国内有关科技工作者系统地了解当前世界磁泡存储技术的概况,本刊组译了张煦博士撰写的“磁泡存储技术”一书。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磁泡存储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可能的应用及应用实例。该书取材新颖、大部分素材取自近几年来的科研成果。本书不是对一般原理的赘述,而是对当代磁泡存储技术的现状和潜在发展进行了高度概括,很富有启发性。(该书名为:“MAGNETIC-BUBBLE MEMORY TECHNOLOGY”) “磁泡存储技术”一书的作者张煦(Hsu Chang)是美国IBM Watson 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博士并任 Carnegie-Mellon大学客座教授。张博士的研究领域是多方面的,如:各种磁现象、器件物理、器件装置和系统结构等。目前正在从事磁泡在数据库中应用的研究。他对磁泡及磁性元器件有很深的造诣,曾发表过很多的著作,仅在磁泡方面就发表了20多篇文章并著有两本书。现组译的就是他最近发表的新书。他是IEEE磁学部分的评论编辑和主编,并被选为IEEE的委员。他在IBM 获得29个专利,并获得十项发明和三项突出贡献奖。张博士曾多次来华访问。由于本书篇幅较长,本刊将节译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6.
与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竞争 CCD结构简单,加工最容易,在所有的半导体读-写存储器件中,它的每位价格最低。正因为这样,CCD器件就成了磁泡存储器最直接的竞争者。磁泡和CCD比较,有三个问题:价格降低的可能性、非易失性和速度。当我们对未来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那些有开创性的设计。无论是CCD单元还是磁泡单元(衔接盘或磁泡点阵),它们的占地面积都为每位4W~2(W是单元设计中的最小线宽)。如果光刻能力相同,则它们的密度也可做得差不多相同。然而由于磁泡的器件结构更简单些,因此它对光  相似文献   

7.
磁性薄片在外加偏磁场作用下形成的圆柱形磁畴就是磁泡。近年来,磁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IBM 公司在1972年已制成了一个8千位的磁泡系统。基片材料是无定形的,通过溅射钆-钴(Gd-Co)合金形成薄膜,泡径为2微米,存储密度达10~7位/时~2。坡莫合金图形的制作是用电子束曝光后刻蚀而成的。后来,IBM 公司又研制了一个100步的移位寄存器,存储密度为10~8位/时~2。现在IBM 公司正在进行16千位的磁泡系统的工作,泡径为1微米,传输速率为10兆周,平均取数时间可为0.1毫秒。另据贝尔(Bell)实验室报导,他们研制的2×10~4字×50位的磁泡操作系统已可靠运行一年半以上,偏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有关支持高级数据库管理功能的智能磁泡存贮器的设计。这些磁泡存贮器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很大的工作空间,在这个空间,不用外部干涉就可以执行初步的文件处理操作。我们的目的是提出几种方法,包括这些存贮器的新颖芯片结构的设计及磁泡存贮器的特性。特别是我们评价了各种存贮器结构和不同磁泡芯片存贮结构的性能。用每个字和每个页面的检索时间做为评价不同存贮器结构的参数。讨论了分级磁泡存贮系统的性能。可在磁泡存贮器中完成的数据重新排列操作被包括在初步文件处理操作与基本关系代数运算的设计中。叙述了被设计用于支持关系数据模型和改进关系代数接口的智能磁泡存贮器结构。  相似文献   

9.
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现综合已看到的国外有关磁泡资料进行介绍。其内容包括磁泡的由来、特点和意义;磁泡的磁性分析;磁泡材料、制造工艺及其特性的测量方法;磁泡的传递;磁泡的读出方法;磁泡电路。  相似文献   

10.
四、磁泡的传递 1.磁泡的产生和消失 为了利用磁泡,必须能自由的控制磁泡的产生和消失以及传递。而为了要用较少的功率,就能按着需要产生磁泡,采用分割已作出的磁泡的方法就能达到目的。其方法又分为电流脉冲分割法和用坡莫合金图形加旋转磁场分割法。另外还有两者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I数字逻辑器件新发展空军雷达学院科研处(430010)颜荣江刘强刘朝晖自TI公司于1968年生产出第一个TTL数字逻辑器件开始,至今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发展成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大的数字逻辑器件供应商之一。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先后经历了从TT...  相似文献   

12.
《电脑时空》2011,(10):26-27
PC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过去重量成吨的大型计算机设备,计算性能比之现在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都远远不如。从PC发展的历史来看.芯片和器件的融合与整合,伴随着半导体工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最初的PAL器件系列,流行的PLD宏单元功能,以及PLD体系结构的新发展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基於PLA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而基於门阵列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只提到一下,将另外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陆宇澄 《微型计算机》2011,(30):188-189
1981年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IBM5150的面世宣告了PC时代的来临,拉开了个人电脑30年来不断发展创新的序幕。也就在这一年。富士通推出了首台配备64KBDRAM的个人电脑FM-8,以及首台专为商务市场打造的个人电脑FACOM9450。是的,富士通早在1981年就进入了个人电脑市场。所以从时间上来看,今年是PC30周年,同时也是富士通个人电脑30周年。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全国磁泡讨论会于1980年11月13—1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业学会和电子计算机专业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参加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单位共80多名代表。应用磁学学会主任潘孝硕和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业组组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M的FPGA加载配置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使用ARM对ALTERA公司Cycloe系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配置一种新方法,介绍了配置原理和常见配置的方式,给出详细的硬件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敏  邓昌延  郑伟范 《计算机应用》2004,24(Z1):396-397
讨论了基于USB接口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过程.该系统以Cypress公司的EZ-USB芯片和讯通公司的数传MODEM为主要器件,从USB固件、Windows驱动程序及通信协议三个方面阐述了一种新型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LPHI的CPU仿真及其连线与数据传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虚拟技术,文章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仿真CPU的思路。首先讨论了CPU内各集成电路的可视化,CPU的内部运算逻辑的实现,汇编语言的识别和排错,文件的编辑与存储等,然后着重就实现数据动态传递的方法、器件间数据变动的实时监测和器件与器件的连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整个系统在BORLAND公司的DELPHI6.0开发平台上完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使用ARM对ALTERA公司Cycloe系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配置一种新方法,介绍了配置原理和常见配置的方式.给出详细的硬件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0.
<正> 中科院上海治金所研制成功P—InP单晶,并于1985年10月通过院级技术鉴定。InP单晶是光纤通信用光电器件和集成光学器件的重要衬底材料。早在1980年和1981年该所分别研制成功无孪生InP单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