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系统柔性是评定生产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并没有一个较好的指标对其进行量化.针对当前的制造系统柔性度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指明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柔性冲击、柔性冲击器及柔性冲击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控制、可实现柔性配流的新型冲击器工作原理。新型冲击器可实现冲击能与冲击频率的独立无级调节,具有时间、空间、环境、互换、软件等多种柔性品质。提出了柔性冲击及柔性冲击系统的概念,指出了柔性冲击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柔性梁式构件的离散模型,以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建立柔性梁式构件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方程中,计入梁式构件的几何非线性变形的惯性影响,包括了非对称截面当量弹性力对广义动力的贡献。在求解过程中,引入了相对位移的模态变换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典型算例验证此方法可以用于具有几何非线性变形的柔性梁式构件的多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5.
将时滞滤波器技术应用在柔性机械臂残留振荡的控制中,获得了好的控制效果。根据柔性机械臂的数学模型进行时滞滤波器的设计,指出时滞 滤波器实质上是一种零极点对消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了时滞滤波器是一种抑制柔性臂残留振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柔性机构与MEMS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26  
柔性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首先描述了柔性机构和全柔性机构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它们与MEMS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介绍了全柔性机构在MEMS领域内包括微装配、微操作等应用背景下的状况及前景。最后就对全柔性机构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机构的分析、设计及加工,柔性铰链的选择与设计,驱动器的选择及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向阳  陈江 《机电工程》1998,15(6):61-62
本文从控制结构的角度分析制造系统的柔性问题,给出基于独立制造岛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并且结合实例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柔性装配系统的模糊优化设计问题,利用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生成模糊推理规则,本方法为柔性装配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可靠性是一切系统生命的保证,人们对规化输入命令消除系统的余振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所提出的方法对系统模型的精确程度依赖性太强,影响了其推广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入函数,从理论和数值仿真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这种输入函数具有很高的鲁棒性,这对于将这项技术用于实际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GSM网络的柔性制造车间安防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SM网络平台的柔性制造车间报警系统,集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测控技术于一体,实现了报警联网和远程监控管理功能[1].该系统可以实时接收远端现场情况的最新资料和报警信息,安防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收到的信息及时了解前端现场的情况并进行处理.该系统结构简单、实施灵活,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安全生产防范的监管力度和效率.因此研究及应用基于GSM网络平台的柔性制造车间报警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自动化生产线柔性输送系统已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依据摩擦车发动机主要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厂房条件而设计的柔性输送系统。系统用于输送发动机左右箱体、汽缸盖、汽缸体、右箱体端盖及变速箱盖,其加工工序和所用机床各不相同。设备布置需留有工件下线清洗区,工件运送及堆码通道和维修机床的空间。输送线年产量为10万套,按250个工作日/年,15h/天,负荷率85%计算,生产节拍约为114-75s/套。1 输送线功能  本柔性输送系统按生产节拍将6种待加工工件严格地按…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与CNC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组合机床的面貌,使它既保持原有的高精度与短节拍的特点,又具有柔性与易扩充的优点,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介绍一些当今的模块化柔性生产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柔性生产线自动分捡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提取从流水线传送带上送过来的工件,检测工件的类型并进行分类,最后将其推放到对应的工件滑槽里.本文就其设计思想、工作原理、控制方案和程序设计等要点进行了阐述.试验与实践证明,该系统完全适用于FMS柔性生产线的工件自动分捡,使柔性生产线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软件柔性的概念和度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解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问题,将柔性引人软件工程领域。讨论了软件柔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软件的脆性、刚性、弹性、塑性、韧性和动物性等形态变化特征,提出了柔点、柔力、柔度、柔距及柔量等软件柔性的度量要素,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实例;将面向用户的软件柔性划分为潜在柔性、可利用的柔性、已利用的柔性、当前柔性及需求柔性;将软件柔性的层次划分为自柔性、面向低级用户的柔性、面向高级用户的柔性和面向开发人员的柔性。针对信息系统中报表功能的问题,提出了柔性报表系统的思想,并以柔性报表系统为例,对软件的柔性、柔性软件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16.
17.
思筑 《工具技术》1990,24(5):30-34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方法涂复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在切削40Cr 钢时的磨损特征及测量方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最近发展的微型液压系统及元件,给出了其在某些高新领域的应用例,阐明了微型液液压系统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张平  彭商贤 《机械设计》1994,11(1):40-44
本文以排队论为理论基础,结合3SE3系列行程开关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详细论述了柔性装配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及其最优运行策略。图8表3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