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澳大利亚国企改革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澳大利亚企改革对中国改革的借鉴作用。尽管澳中两国在许多方面不同 ,但是澳大利亚国有经济私有化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在中国改革中也存在 ,因此一些改革措施对中国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江 《工业参考》2004,(3):2-11
过去20年,印度和中国都取得了与其地理面积相称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两国逐步对全球贸易和流动资本开放的结果。与其他重要的新兴市场不同,在这两个巨大的低收入国家,政府仍在经济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国有经济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发展,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5.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经济发达国家,95%的企业经常接受咨询服务.我国有3000多万家企业,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找过咨询公司.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迄今已有 2 0多个年头了 ,其中关键性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已进行了大约 15个年头了 ,这包括“利改税”、“经济承包责任制”、“股份制”等诸阶段。这些改革的目的无疑都是为了更大程度地解放生产力 ,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 ,在我们成功地推出了邯钢、长虹、海尔等诸多成功国有企业模式的同时 ,大批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 ,企业关停并转难以维系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这一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问题 ,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和探索。一、国企改革面临的立法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传统和特色,通过从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形式、教学方法、产学合作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最后提出了改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眉山市东坡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加快国企改革有许多成功作法.通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全部转制,国有企业职工全部转变身份,区属国企效益迅速提升.事实证明,他们的经验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1993年开始,上海就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要求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围绕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经过3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年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框架,3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脱困,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有资产总量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从1995年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软件行业发展策略以及当地所采取的政策和法规的比较,分析软件行业的策略,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探索中国软件业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形态的角度,系统地比较了它与其他中间性组织形态包括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的含义、产生基础、运行机制、竞争优势与适用范围,以借鉴其他中间性组织形式的优点,更好地指导企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形态的角度,系统地比较了它与其他中间性组织形态包括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的含义、产生基础、运行机制、竞争优势与适用范围,以借鉴其他中间性组织形式的优点,更好地指导企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通的蓝印花布与日本冲绳的红型,都是古老的手工印染技艺,虽然两者采用相同的防染技术,但是却面貌迥异、各具特色.文章从工艺技术、图案风格和文化内涵3个方面,分别对蓝印花布和红型进行分析与比较,希望能为我国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的“市场式”菜园子和房前屋后的花园。作者认为,这些园子反映了不可言表的中国传统。也许,正是这些园子以及建造园子的中国人,引起了我们认真地思考什么是传统、遗产等问题。这些园子在澳大利亚已经经历几代人,它们的变迁正好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生命力、创造力以及无限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索国企管理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化,根据中国人的一些主要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深刻领会、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总量压缩,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扭转总量压缩、结构调整的滞后局面,才能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