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种公猪是养猪场的核心 ,不仅关系到猪群的质量 ,而且关系到母猪的妊娠率的高低 ,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的影响。人工授精用的公猪 ,有三条选择途径。一是在本场种猪群中选择 ,二是到著名的种猪场选择后备公猪 ,三是到种猪测定中心或育种公司购买冠军猪精液 ,与本场特优母猪配种 ,从其后代中选择优秀个体作种用公猪。从目前市场上看 ,到种猪场选购一头特优公猪需1 0 0 0 0~ 1 4 0 0 0元 ,而一份特优公猪的精液约 2 0 0元 ,那么 ,买一头公猪的金额 ,可以买 70份精液 ,可以满足 2 8~ 30头母猪妊娠 ,从而获得 2 5 0头后代 ,其中约有 1 2 5头…  相似文献   

2.
沈花猪育种开始于1956年。1956~1960年间,用大白猪、沈白猪的公猪与东北改良黑猪(巴克夏杂种)杂交,对所得到的白色杂种母猪,又分别与新金猪、吉林黑猪、克米猪的公猪杂交,1961年起从出现的花猪中选择理想个体转入自群繁育,培育肉脂兼用型花猪。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我国农业部赠送法国3头梅山、3头嘉兴黑和3头金华种猪以来(以上每个品种均为1公2母),法国畜牧科研和生产部门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品种资源,将这些中国猪种集中饲养于曼尼奥试验场,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到1986年9月,纯种梅山繁殖母猪已发展到50—60头,公猪8头;纯种嘉兴繁殖母猪已发展到15头,公猪4头;纯种金华繁殖母猪发展较慢,其主要原因是产仔数较低,目前种猪群仅4公4母。由于  相似文献   

4.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剧烈发痒为主要特征。常发于冬春秋末,导致猪皮肤发生红点、脓包、结痂、龟裂等病变,一旦感染,传播快、发病率高、根治困难,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如东县家畜改良站年存栏优秀生产公猪近50头,担负全县12万多头能繁母猪的供精任务。疥螨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干扰了种公猪的健康,导致精液品质下降,而且极易引起种公猪腿部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继发感染,导致种公猪异常淘汰率上升,成为影响种公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站组织科技攻关,对种公猪疥螨病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育肥猪性别必须考虑,例如,阉公猪育肥对经济收入的影响,如同饲料价格提高10%一样重要。而且,阉公猪达到屠宰体重需要多养5天左右,其胴体背膘厚增加了3—4毫米。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未阉公猪育肥作肉用不会导致减价。还应指出,即使阉公猪与小母猪混合育肥,在经济上仍有损失。美国Central Soya公司的专家已提出小母猪和阉公猪分别育肥,旨在发挥增重潜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商洛市商州区某猪场发生一起繁殖障碍型猪链球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该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101头,杜洛克种公猪3头,自繁自养,年出栏三元商品猪1800头左右。据调查该场于2002年7月底曾暴发猪败血型链球菌病,首先母猪舍发病,并依次蔓延到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发病率几乎100%。2003年元月底对全群公、母猪注射了猪链球菌疫苗。2003年12月初,出现母猪早产、产死胎、弱仔和35日龄阿仔猪突然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7.
猪蠕形螨属于蠕形螨科、蠕形螨属 ,寄生于猪的皮肤 (多在毛囊或皮脂腺内 ,故此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 )。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脱毛、鳞屑、水肿等 ,并继发感染形成脓肿 ,引起生长缓慢 ,耗料增加 ,而且病猪的皮将不能用来生产高级革制品。今年 5月 8日 ,我区前民村一陈姓养猪场来我站就诊 ,畜主口述症状如下 :该猪场存栏猪 2 0 4头 ,其中哺乳仔猪 4 6头 ,断奶仔猪 1 2 0头 ,肥猪 2 5头 ,母猪 (大约克 ) 1 2头 ,公猪 (斯格 ) 1头。近期发现猪体表有红色的小疙瘩 ,以小猪和中猪多发 ,母猪、公猪未见症状。病猪初期是在耳部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白猪Ⅳ系七世代核心群的基础上,采用氟烷测验、测交和PCR—RFLP分析技术,建立了由5头公猪和50头母猪组成的基础群。  相似文献   

9.
商品肉猪的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约占70%(60%~80%)。目前猪群中实际利用的公猪品质良莠不一,差异很大。当今顶级优秀公猪的料重比指标已相当肉仔鸡的水平(见表1)。猪人工授精的好处往往被归纳为减少公猪头数、少占圈舍、少喂饲料、减少疾病传播等项,实际上列各项只是人工授精好处的极少部分。人工授精的最大效益,是把优秀公猪的最佳遗传效应最大化体现到繁殖种猪群和商品肉猪群。现以300头母猪规模的商品肉猪群为例说明。普通1头公猪本交,年得商品后代约450头,料重比3.0。优秀公猪1头,人工授精可配300头母猪,年得商品后代5400头。优秀表12002…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96头天津白猪(去势公猪,母猪各半),采用双因子(能量、蛋白质)两水平(高、低)2×2交叉随机化区组设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天津白猪生长(20~60kg)和肥育(60~90kg)阶段适宜的饲粮消化能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结果表明,天津白猪母猪全期平均日增重较去势公猪略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准.饲粮消化能浓度在全期显著地影响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能饲粮(DE13.39MJ/kg)处理显著大于低能饲粮(DE12.55MJ/kg)处理.饲粮蛋白水平在生长期显著影响日增重,高蛋白水平组(CP16%,566g)显著大于低蛋白组(CP13%,519g),但全期二者间日增重(619gvs 597g)差异不显著;蛋白质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采用高营养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建议天津白猪饲粮的适宜消化能浓度为13.39MJ/kg,蛋白质水平为生长期16%、肥育期13%.  相似文献   

11.
某猪场,存栏母猪88头,公猪3头,架子猪280头,均于1985年9月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进行了免疫。于1986年1月15日在架子猪中发生了疫倩,发病240头,死亡239头,经临床剖检,猪瘟荧光抗体、酶标抗体检验和家兔交互免疫试验,定性为猪瘟。场内公母猪均未见猪瘟临床症状。全场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消毒措施,并对除临产母猪外所有的猪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久,临产母猪陆续  相似文献   

12.
生猪生产一直是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常年栏存母猪3.5万头,高峰时达5万头,年出栏肉猪45万头。我市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个体饲养种公猪的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全市达到268头。这些种公猪绝大部分是不符合种用的劣质公猪,极大地干扰了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严重地降低了商品猪群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猪场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多采用联产计酬办法。联产计酬方案中包括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育肥猪舍的联产计酬方案。内容有定员、定任务、定饲料消耗、定工具及水电消耗、定医药费用和联产计酬方案等项。 现综合整理广东省几个猪场种猪生产线 (年产万头 )的责任承包方案如下 ,供同行参考。1 生产任务全年出栏 1 0 50 0头 (含中猪 ) ,年底存栏 550 0头。残次猪、淘汰公母猪不计入出栏量 ,残次猪重量作半计算。生产线饲养员 1 0人。2 基础种群的生产指标生产线饲养能繁母猪 72 0头 (含后备母猪 )、公猪4 0头 (含后备公猪 ) ,后…  相似文献   

14.
就现在普遍存在的青年母猪性成熟及经产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现象,我们于2002年在本场,进行了公猪诱情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和经产母猪断奶后发情配种的影响试验。选择本场4月龄大约克后备母猪48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头,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两组后备母猪饲养于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不同后备猪舍中,试验组后备母猪达160日龄起每天以栏为单位与成年公猪同栏接触2次,每次15~20分钟,直至初情期到来。对照组后备母猪不接触公猪。选择本场体况、胎次相近大约克经产断奶母猪32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每组4个重复(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猪的繁殖行为观察发现,母猪比公猪发情表现得更为明显,对8头母猪的半年的繁殖行为观察发现,母猪发情的外观征象比较显著,除阴部充血、不愿采食外,还呈现强直的“发呆反应”,用手触臀部或施加压力,母猪静止不动。圈养的母猪发情时,有不安宁,沿圈行走,大声...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年初开始,我场陆续出现了一些母猪和生长猪猝死现象。由于场内兽医水平有限和受检测手段的限制,一直没有弄清死因和病原,先后造成16头母猪和32头生长猪死亡。后经江西农大动科院花象柏教授和罗军荣老师亲临我场察看,进行尸体解剖、抽取病料检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我场从1999年元月16日发生一头生长猪猝死于栏内,之后数月陆续出现猪猝死现象。主要集中育肥栏和与育肥栏舍结构相似的轻胎栏。先后造成16头母猪和32头生长猪死亡。同圈猪未发现有传染性。2 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往往是头天吃料等一切正常,第二天…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华火腿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其特定的原料资源———金华猪也获得了快速的恢复与发展,形势喜人。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全省11个地市有金华猪母猪72262头,其中金华市47569头,占2/3。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金华猪的生产逐年下降,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02年初,金华市三家中央和省级金华猪种猪场共存原种公猪22头,原种母猪228头,各县市民间存栏金华猪母猪17900多头,尽管这个数字还不算少,但已大大难以满足金华火腿生产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金华市党委和政府在申报金华火腿原产地保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猪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若控制继发感染,发病猪只6~7天就能恢复健康,对中、大猪损失相对较小。但规模化猪场,一旦种猪群发病,由于持续高热及食欲废绝,引起空怀母猪延期发情、不受孕,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泌乳母猪所带乳猪大量死亡,则对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安徽某机械化猪场,年平均饲养母猪600头,出栏生猪1万头,全年均衡生产,高集约化饲养。2001年12月13日至2002年1月10日暴发流行猪流感,当时该场存栏母猪611头,公猪25头,哺乳仔猪937头,断乳保育仔猪1127头,中、大猪3260头,共5960…  相似文献   

19.
以原湖北白猪Ⅱ、Ⅴ、Ⅵ系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15、16两个组合,经与杜洛克公猪预杂交,16品系的配合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湖北白猪合成新品系的基础群组建与选育。16组合75日龄—90千克体重的平均日增重为762克,达90千克体重的日龄为156.1天,增重千克消耗配合料为3.01千克,与原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比,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16组合胴体瘦肉率达64.83%,与同期测试的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洛克配套进行预杂交“杜16”日增重,达90千克日龄,饲料转化率都明显优于原杜湖猪(P<0.05),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达到了67.5%,比原杜湖猪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新的合成系基础群建有7个血统,10头公猪,62头母猪。2~6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猪739克,母猪641克。部分猪同胞和半同胞在空腹重98.9千克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为64.9%。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们连续以杜洛克、长白猪、英国大白猪和苏联大白猪作父本,与北京黑猪及长北、内北、福北等杂交母猪进行杂交,比较杂交组合的繁殖力和杂种猪肥育性能,对其杂交模式和效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一、以我国地方猪种及兼用型猪种与北京黑猪的杂交效果从繁殖性状看,在二元杂交组合中,以我国地方猪种福州黑猪和内江猪作父本与北京黑猪杂交,其产仔数高于引进猪种的杂交效果,如内北、福北杂交组合平均窝产仔数分别为11.5和10.5,头比杜北8.88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