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2,(8):272-272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简称SJUAUDI)成立于1960年.原名为山东建筑学院设计室,1985年、1992年分别改为设计研究所、设计研究院。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三种甲级资质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认定书(建筑工程一类-钢结构).同时具有风景园林、市政工程设计两种乙级设计资质。 相似文献
2.
3.
4.
重塑矿山工业景观规划实验(之二)——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采空区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生产造成地表塌陷的采空区日益扩大,极大地消耗着我国形势本已严峻的土地资源.一般来说,采空区的利用就是土地复垦、养鱼、绿化等.该文研究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利用煤矸石填筑采煤塌陷区作为建筑用地,造基建房,不仅可减少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同时解决采空区内村庄的就地安置难题,变采空区为居住用地,村民不用搬迁.一举多得,为解决兖州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重建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高职院校的新兴和校园空间的膨胀以及社会化要求之间产生了诸多冲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当前国内高职学校发展的典型之一,规划在对其多山地的新校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地条件和布局的多方案比较,规划布局反映高职学校的功能、基地空间和景观特点是适应当代高职校园规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盐城中学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环境建设和建筑设计与现代教育理念变革相关。通过江苏省盐城中学规划设计工程案例研究,论文着重从构思理念、道路组织、空间序列、建筑景观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设计原理与现代校园规划建设的关系,并指出城市设计同样应成为我国未来校园规划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中的科学选址、布局分区、共享空间、交通道路、生态绿化等问题,结合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的校园规划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复杂的用地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校园建筑群体布局与异形场地的关系,如何安排校园中的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并创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对设计者提出了挑战。文章将针对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和东山外国语学校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和总结,在对该项目用地特点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遵照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中学日常教育、管理的要求,按照"整体规划,分校设计"的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在校园功能分配、校园空间环境塑造、交通流线组织以及校园建筑风格的处理上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以兰溪第五中学为例,介绍了中学校园迁建工程规划设计,探讨了建筑师面临中学校园设计中各项矛盾时,如何进行理性的思辨,在权衡中寻求最佳解. 相似文献
10.
<正>1项目背景无锡惠山金桥实验学校位于无锡市锡西新城,具体在惠山区钱桥街道洋溪公园城地块内,项目地块的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占地面积为4.54ha,容积率0 79,建筑密度21 8%,建筑限高小于50m,绿地率为31.5%。办学规模为60个班级,其中18个班级为初中班,42个班级为小学班,总投资2亿元。教育设施将按照江苏省教学一流标准进行配置,图书馆、艺体楼、科教馆、专用教室、运动场及师生餐厅一应俱全。教室配有触控一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拥有国际一流的教育专家团队,教育就是服务是学校一贯秉承的办学理念(图1)。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教育作为向高等教育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中转站,其人数规模日渐庞大,然而随着人数的增长,学校教学空间生活空间等形成紧张的局面,原有普通高中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与现阶段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有诸多差异之处,完全遵从以前普通高中设计经验是不科学的。为满足时代要求,对新时代超大规模高中规划应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有关校园规划,台湾自新校园运动后,累积不少宝贵经验,笔者谨将所累积的设计工作心得,以建筑师的角度分析归纳成“建筑与教育的对话”,“学校与小区的互动”、“绿建筑与永续校园的推动”三个思考向度,作为校园规划未来发展的探讨,井以这5年来所规划设计的高雄县蔡文国小、台南市忠孝国中、台南市亿载国小为案例.以实际操作过程呼应上述三个议题,希望对教育界与建筑界在校园规划设计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有特色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昆明学院洋浦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需求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