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兰 《工程机械》2009,40(11):I0016-I0016
在祖国成立60周年华诞前夕,湖南省湘江第一条隧道正式开工。9月20日上午9时18分,随着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一声令下,长沙市重点工程——营盘路湘江隧道建设正式开工。这个投资18.7亿元的隧道工程,工期28个月,将于2012年元月竣工。开工仪式现场,山河智能的两台SWDM22旋挖钻机、两台SWE330LC中型挖掘机及一台SWC673-4全液压露天凿岩钻车十分醒目。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界》2005,8(4):10-11
3月29日上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此项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工程估算总投资30亿元,预计2008年底建成,2009年通车。据介绍,该工程采用“BOT”运作模式,政府在该项目中不再投资,更多地是对该工程进行拆迁方面的支持和质量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网络通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1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隧道工程的逐渐增多,隧道中通风、照明、通讯和消防等现代化的设施都一应俱全,并且性能良好,而在隧道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序就是隧道注浆。本文就隧道注浆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8日上午,山西临原煤层气利用工程开工典礼在太原举行,这是山西省目前投资建设最长的煤层气输气管线项目。副省长牛仁亮出席开工典礼并宣布工程开工。临原(临县-保德-原平1煤层气利用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主干线380km、输气首站1座、分输站6座、输气末站1座及相关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界》2006,9(4):8-8
3月18日,武汉东湖双湖桥附近的湖面上,3台钻机正紧张工作。这是湖北省首条跨湖隧道——武汉二环线东湖隧道工程开始线路勘测。东湖隧道是武汉二环线东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环线全线贯通后将连通南湖和东湖。根据武汉市二环线建设规划,东湖隧道初步定于从水生所门前进入湖底,经双湖桥东侧湖底穿越东湖,从东湖宾馆附近出地上东湖路。下穿湖底的主通道呈弧线走向,全长约800m。勘测人员将沿隧道线开钻21个深约40m的孔,以对湖底的地质结构进行勘测,  相似文献   

7.
王郭社 《中国消防》2010,(16):20-22
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各类交通隧道是我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公路、铁路隧道8600多座,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公路隧道,全长18.4公里;陕西西康秦岭I线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六、我国第一的单洞铁路隧道。在看到我国交通隧道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交通隧道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5月20日上午10时18分,随着“扬子2号”盾构机的巨型刀盘轰鸣呼啸着冲破最后一环冷冻层,国家“863”计划的科技示范工程、代表当今中国水下隧道建设最高水准之一的南京长江隧道左线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9.
《建筑》2009,(3):6-6
近日,海峡两岸桥梁隧道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开幕,这是两岸桥梁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讨会首度在台湾举办。此次研讨会以探讨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方案为主要内容,延续此前在大陆举办的6次研讨会的成果,从悬索桥架设、隧道通风、地质灾害应对、海洋环境等方面,对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的各种方案,进一步开辰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宋宇新 《山西建筑》2003,29(10):147-148
介绍了雁门关隧道的工程概况,针对该工程工期紧、地质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对施工中采用的技术及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确保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界》2007,10(8):16-16
近是从青岛市建委获悉,7月18日,胶州湾隧道土建工程施工招标全部结束。胶州湾隧道工程共分四个合同段,中标单位全是“中”字号的中央直属企业,分别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程中,盾构的直径往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难以得到统一,而盾构直径的变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评价与防控措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文中在结合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并参考穿越工程中既有隧道控制指标,初步建立了不同直径盾构穿越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等级划分和评价标准,结合既有隧道结构安全状况与控制指标给出了盾构直径、相对净距、穿越角度、既有隧道结构现状、盾构穿越位置等方面的建议。结合穿越施工标准化流程,给出了前评估与前加固、穿越过程施工控制、施工监测、后加固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穿越工程影响评价与防控措施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付裕  程立华 《市政技术》2009,27(5):543-544
北京成府路隧道为奥运中心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为使其成为一条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城市隧道,工程引进了卡波隧道围壁系统,根据隧道自身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兼顾安全、环保、节能、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在装饰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超 《建筑》2013,(22):67-69
本文结合某城市快速路工程一段隧道项目的勘察实例,分析了岩土层物理力学勘察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新修建的一些大跨度连拱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利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对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主要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作用时,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地下水位以及施工工法和初期支护等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影响,得到Ⅲ,Ⅳ,Ⅴ级围岩在各种情况下隧道开挖后围岩最大主应力、洞周位移、塑性区、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喷锚支护受力特征等结果,探讨连拱隧道开挖渗流机制,并分析深埋连拱隧道开挖后的孔隙水压力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直接指导该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的隧道防排水施工和支护措施的改进提高,为富水地层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开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爱明 《山西建筑》2010,36(6):306-308
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从施工工序、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了简要论述,以积累双连拱隧道施工经验,推广连拱隧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治勇  付迎春 《山西建筑》2007,33(35):327-328
结合象山隧道工程概况,对工程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详细地介绍了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方案,针对不同地质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可供隧道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广东地区某双连拱公路隧道,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工程应用现状,并针对本双连拱隧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希望能为双连拱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岩土工程界》2007,10(5):18-18
前日,随着高九路彭家花园隧道最后一爆放响,该隧道的双洞宣告正式贯通。据悉,彭家花园隧道预计在6月18日通车,保证我市首条城市快速干道高九路的如期通车。彭家花园隧道是高九路的一个重要工程,于去年9月正式开挖,经过8个月的施工,两洞终于在前日打通。按照最初计划,这条路原本是经过地表,  相似文献   

20.
小间距浅埋隧道的支护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奥地利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FINAL计算结果比较研究认为,在新奥法施工的小间距平行土质浅埋隧道中,对于中间岩柱的支护与设计,只要衬砌受力在合理范围内,不需要特别考虑中间岩柱的稳定性,而对其加设锚杆或者其他支护辅助手段,隧道之问的间距可以达到1.0m,甚至更少。列举了慕尼黑地铁隧道对这一结果的成功应用。对于近距离双孔平行隧道,两隧道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仅与围岩类别、隧道间距、开挖和支护方式有关,而且不同的开挖顺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先修建好一孔隧道,再修建另一孔隧道,第---~L隧道的修建会对第一孔隧道,特别是相近一侧有较大的影响,仰拱处容易出现拉应力;如果两孔隧道同时交替掘进,则隧道相互影响较大,第一孔隧道的底部和第二孔隧道的拱部,容易出现拉应力,总体衬砌受力比第一种开挖支护方式要小。两种开挖支护方式中,中间岩柱两侧土体和衬砌均处于受压状态。慕尼黑地铁U6段相距0.8m,两隧道的成功修建和运营,是对本文结论的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