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 FSB)一直以来都被大家误认为这只是外频的别称,其实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端总线是CPU和北桥芯片之间的通道,负责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频率。前端总线速度是建立在外频速度基础之上的,比如Pentium4 3.06GHz的外频是133MHz(3.06GHz主频=133MHz外频×23倍频)。而前端总线速度为533MHz。而800MHz前端总线频率意味着外频将达到200MHz,整体性能理论上是上一代产品的1.5倍。要让系统运行在800MHz前端总线频率下,需要CPU、内存和主板芯片组3方面的支持,一套完整的800MHz前端总线系统应该采用双通道DDR400内存。  相似文献   

2.
电脑小辞典     
总线是将CPU与内存芯片以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前端总线(FSB)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和通向磁盘驱动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这类系统部件的外设总线。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215;数据位宽)&;#247;8。  相似文献   

3.
唐弘 《电脑爱好者》1998,(16):16-16
在386以上微机中,广泛使用了高速缓存系统(Cache Memory System)。那么,什么是微机的高速缓存系统呢?它起了什么作用? 为何要引入高速缓存 386、486及Pentium级微机的CPU工作频率很高,但是用作主机内存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 即 DRAM)的存取速度相对来说很低,不能满足CPU的速度要求,而读取时间能满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板故障分类 系统板作为主机系统运行的基本母板,在微机系统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时钟发生器与时序控制电路、CPU及总线控制逻辑、DMA传输与中断控制、系统基本控制软件(BIOS)、内存及其读写控制逻辑、系统配置参数的存储与读写、键盘控制逻辑、I/O总线插槽甚至某些外设控制逻辑(如打印控  相似文献   

5.
段超 《电脑爱好者》1997,(11):43-44
一般用户在衡量现代奔腾电脑的速度时,只注重到了电脑的CPU速度,而忘了另一个影响系统速度的重要因素——总线速度。 一、为何能超频使用 实际上,CPU主频是总线频率乘以一个倍频数,例如:P100的主频等于66MHz×1.5=100MHz,其中66MHz为总线频率,1.5为倍频数。现在Intel公司公布的奔腾CPU的总线频率为50MHz、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服务     
怎样配置电脑能使速度更快想自己动手组装一台高档计算机(如奔腾),希望它能运行多媒体及视频应用程序、图形和数字计算,那么计算机内的RAM及硬盘间的合理匹配是至关重要的。 (1)速度的匹配。决定计算机速度的关键是数据在CPU和RAM之间移动所花费的时间。应该选择能让系统以CPU速度传输数据的64位总线。一些VESA和PCI总线能达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7.
总线(BUS)是在微机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总线是一组信号线,是在多于两个模块(子系统或设备)间相互通讯的通路。 自从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就感到用模块来组装系统的好处,因而实现模块间联接的底板总线就发展起来。按统一标准总线规范设计的各种CPU模块、存储器模块、I/O模块可以相互替代与组合,给系统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亦便于实现系统的扩展、维护。 作为总线标准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国际工业界广泛支持的总线,它们往往是某公司发展自己的微机系统时所采用的一种总线,而其他公司都按该总线规范开发相配套的产品并进入市场。第二种是由国际权威机构或多家大公司联合制订的总线标准。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如IBM—PC机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模拟优化控制系统软件的特点,硬件配置对比及现场应用情况。包括以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布兰丁(BLANDING)方程为理论基础催化裂化数学模型,以帕威尼—海姆布劳(Paviani—Himmelblau)的可变误差多面体法做为有约束的非线性最优化方法。介绍了由 INTEL 公司的80286 CPU、MOTOROLA 的68020 CPU(辅以 MC68881协处理器)及 PRO-LOG 公司的 STD 总线工业控制微机组成的多 CPU 组合系统做为数据采集、信息管理、模拟优化计算及闭环控制的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9.
TP STD 8088系统Ⅰ是由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系88年研制成功,由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厂生产的工业控制机系列产品。由于它采用了Inte18088作CPU,既能与IBM-PC微机组成TPSMD开发系统联机运行,又能脱离IBM-PC微机而自立系统独立运行,而价格又比较便宜,因此受到用户的欢迎。一、TP STD8088系统Ⅰ的设计思想 (1)利用IBM-PC微机作为开发工具 Pro-Log公司84年推出8088 STD总线产品的时候,就是充分考虑到IBM-PC微机在世界微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开发前景。他  相似文献   

10.
PCI局部总线     
当今大多数PC机的扩充总线采用了ISA总线,这一16位的IBMAT总线仅适用于那些速度很慢的设备。而现在势头正旺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及在这一系统上开发的多种应用软件,不仅对CPU的速度要求颇乱而且对于硬盘驱动器、显示器及显示卡等系统外设的吞吐量要求更高。所以,ISA总线已成为提高系统效率及功能的瓶颈。计算机系统中速度最高的总线是直接连在微处理器上的局部总线。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为了满足基于ISA总线的PC机所需的数据吞吐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高速外设与CPU直接相连,即把诸如图形处理芯片及其他一些外设做在母板上,…  相似文献   

11.
Cache controller     
《电脑》1994,(9)
个人计算机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央处理器(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就Intel系列处理器来说,由80286的20兆到386的40兆、486的66兆以及pentium586的100兆,使得微机的运算速度差不多达到小型机的水平.同时在总线设计上,由传统的ISA总线发展到现在流行的VESA local Bus总线和PCI总线,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微机的工作效率,节约人们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种新的总线桥网络连接方法,实现了由一个总线桥将两个CPU以及多个数字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重点研究了总线桥的整体结构设计及内部逻辑功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总线桥能够正确完成双CPU与公共设备之间的通信,提高了系统电路的工作速度和性能,很好地解决了多CPU与公共电路模块之间的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VESA局部总线背景微处理器和应用软件技术一直在迅速稳步向前发展。CPU的主频提高,数据宽度增大及处理能力的增强使得系统的性能迅速提高。而系统总线虽然从XT,AT总线发展到EISA和MCA总线,但仍然不能充分利用CPU的强大处理能力,仍然跟不上软件和CPU的发展速度。大部分时间内,CPU都处于等待状态。特别是,在日益强大的CPU处理能力和存储器容量的支持和激励下,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度变得越来越复杂,而  相似文献   

14.
来自国家科委的消息,个人计算机(PC)在不久将迎来巨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仅留的诸如加快CPU速度等单纯的改良上,而是伴随着PC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带动PC硬件技术的全面革新。 一、彻底废除ISA总线 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原本是为英特尔(Intel)开发16位CPU80286设计的,总线宽度16位,数据传输速率很低,约为2MB/S。这种旧式的ISA总线严重地影响着PC机的总体系统性能。另外,许多用于ISA总线的扩充卡不具备“即插即用”的特性,用户不得不对扩展板进行繁锁的软、硬件设置。  相似文献   

15.
1.中断(IRQ)的配置 在微机系统中,当计算机设备向CPU提出处理请求时,便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每一个计算机设备必须有一个不同的IRQ,这样CPU才能确定执行相应指令。表1列出了微机中的中断占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微机应用系统中,总是通过总线实现CPU与外部存储器,I/O接口部件进行信息储存和交换。然而,在系统设计时,人们往往忽视总线的驱动和平衡能力,结果易导致系统整体性能的下降。介绍了总线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的估算办法,也为解决单向总线和双向总线的负载驱动及平衡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接口)实验贯通起来的教学改革方案,阐述在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中验证计算机组成部件、设计CPU、组装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详细实验内容,同时提出一种"软硬一体化"的创新实验箱设计,令虚拟仿真软件中的CPU模型通过总线实时与实验箱硬件上的真实外设交互。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32位开源CPU(OR1K)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基于此CPU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设计、仿真、调试进行了介绍。SOC系统采用的总线是开源的Wishbone总线,系统中集成的IP都是开源的。本文还对Linux操作系统下SOC仿真验证环境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微机的系统板故障可分为关键性故障和非关键性故障。关键性故障措CPU无法执行预定的程序——ROMBIOS,或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或无法实现必需的功能。绝大多数关键性故障都表现为黑屏、无任何显示或死机。非关键性故障是指系统板的某些非关键的功能失常,但不影响微机基本功能的实现。绝大多数非关键性故障都可由屏幕显示故障部位,放本文对此不作展开,主要介绍关键性故障的诊断。关键性故障可分为总线故障和功能模块故障。下面分别予以介绍。总线故障所谓总线故障,是指系统板上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出现故障,从而无法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在微机系统I/O总线与外围通道系统总线之间进行光电隔离技术。利用I/O等待线向CPU请求等待,则整个输入输出指令将被延长。总线上的所有信号有效的通过光电耦合器,并同步地完成对外围通道的I/O操作。这种办法是防止外界干扰,提高工业控制微机系统工作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