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典型三软煤层龙口矿务局梁家煤矿工作面后方的二采轨上山中斜交断层区的变形破坏观测,分析得到断层上下盘对上面板动态变形影响范围,研究断层对上山稳定性及煤柱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祁东矿南部采区集中运输上山距DF8逆断层端部最小距离仅7 m,巷道发生严重破坏,通过现场勘查详细描述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破坏特征,结合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数值模拟详细阐述了断层在水平和垂直剖面内的模拟方法,重点研究了断层不同端部位置产生的应力集中对巷道变形的影响,得出巷道靠近断层一侧的顶板、腰部和底板呈现非对称变形特征,采用锚杆锚索非对称布置的支护方式有效地修复了巷道。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0):26-28
针对行人上山和回风上山及行人上山和带式输送机顺槽2种情况对顶板离层的影响,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模型建立以及模拟结果分析,得到无论哪一条上山先开始掘进,最终行人上山顶板沉降的位移量都是最大的;同时断层对2条上山的掘进影响很大,先掘进回风上山,有利于降低行人上山巷道围岩应力和顶板位移量;上山和顺槽掘进时,先掘进上山有利于巷道的支护。  相似文献   

4.
以晋华宫矿12#层307盘区集中轨道上山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控制为工程背景,根据巷道穿过的围岩的岩性和破坏特性将12#层307盘区集中轨道上山穿过的断层的岩层初步分为Ⅲ、Ⅳ、Ⅴ三大类,支护时选其中强度最低的Ⅴ类岩(粉砂质泥岩)为支护研究对象。通过结构补偿锚索将钢支架-锚索进行耦合支护,形成一个支护整体来控制围岩的变形,发挥主-被动支护各自的优点。工业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支护形式能够断层破碎带的围岩的变形,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断层破碎带内岩层裂隙发育,大断面巷道过大落差断层破碎带时,传统过断层工艺难以保证巷道稳定性和行人安全及运输的问题,根据潘三矿西三C组煤中部采区矸石带式输送机运输上山过落差为20~60m的大型逆断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制定先对断层破碎带进行预注浆,再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索)超前加固顶板围岩,实施架棚支护,最后对巷道围岩进行二次注浆加固的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预注浆+超前支护+架棚+二次注浆"全断面一次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支护技术,使采区矸石带式输送机运输上山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巷道变形量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常村煤矿12~#煤层307盘区集中轨道上山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控制为工程背景,根据巷道穿过围岩的岩性和破坏特性,将12~#煤层307盘区集中轨道上山穿过的断层的岩层初步分为Ⅲ、Ⅳ、Ⅴ三大类,支护时选其中强度最低的Ⅴ类岩(粉砂质泥岩)为支护研究对象。通过结构补偿锚索将钢支架-锚索进行耦合支护,形成一个支护整体来控制围岩的变形,发挥主-被动支护各自的优点。工业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支护形式能够断层破碎带的围岩的变形,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龙军  于秋鸽 《煤炭工程》2022,54(3):105-111
为了研究断层对开采沉陷影响机制,将工作面开采对覆岩的扰动视为应力波在岩层介质中的传递,建立了应力波在软弱岩层和坚硬岩层间双向传递的应力表达式。采用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软弱岩层介质对应力波传递的影响,揭示了断层对覆岩移动变形和应力传递阻隔机制并通过相似模拟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断层特征参数对覆岩移动变形阻隔作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产生的应力波波速越大,采动对覆岩的扰动越大|断层带岩体作为破碎带存在,应力波在断层带岩体多重反射作用下穿过断层带后波速下降明显,开采盘与非开采盘应力波最大波速之比为4.68~35.61,断层对采动应力传递具有阻隔效应,覆岩移动变形主要发生在开采盘|由于应力波穿越断层后在浅部波速衰减小于深部,浅部断层带岩体先于深部断层带岩体发生非连续变形|断层特征参数对覆岩移动变形传递阻隔作用排序为断层带宽度>断层落差>断层倾角>断层带岩体内摩擦角>断层带岩体黏聚力。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综采工作面断层对巷道变形量的影响,选择某煤矿的GH88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巷道支护方案过断层时的巷道变形量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断层位置的巷道变形量明显大于其它位置巷道变形量,变形量大约是不受断层影响位置巷道变形量的3倍;断层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范围大约是断层前后13 m左右,受断层影响在此范围内巷道变形的速率明显大于其它位置巷道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9.
张小楼井-750m总回风上山施工时遇大断层破碎带,造成冒顶,形成冒空区。本文介绍-750m总回风上山过破碎冒空区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新矿集团某矿Ⅱ4运输上山所面临的深部近距离跨采巷道支护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围绕深部近距离跨采过程中的围岩活动规律和巷道变形特征,研究Ⅱ4042综采工作面开采对Ⅱ4运输上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详细研究近距离跨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结合Ⅱ4运输上山地质采矿条件,研究提出了Ⅱ4运输上山合理围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郑煤集团高岭煤矿11采区轨道、运输上山施工过程中需穿过DF1含水正断层,通过对断层含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井下钻孔对DF1断层进行探查,并采取了超前预注浆的技术措施。实践应用表明,DF1断层得到了有效加固,消除了潜在的水害隐患,确保了轨道上山、运输上山安全通过该断层。  相似文献   

12.
王晁矿20408工作面运输顺槽沿12下煤底板掘进过程中连续穿过断层区,造成巷道呈V字形地堑构造,不利于巷道施工及后期运输。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巷道后撤挑顶施工上山的方式过连续断层区,并采用厚壁钢管配合木枇作临时支护,锚网锚索作永久支护以保证围岩稳定。通过对运输顺槽围岩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得出巷道变形趋势为前期变形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缓,最终变形量能够满足巷道正常使用的要求,从而为类似情况下的巷道掘进及支护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张双楼煤矿-1 000 m西一采区相邻工作面停采线与上山巷道关系的研究,分析工作面回采对上山巷道的影响,结合9424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9424工作面停采线距邻上山巷道不得小于100 m。同时制定工作面在推过上层停采线、揭露大断层以及对邻上山所采取的防冲方案,对本工作面即将要影响到的巷道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方案,为类似工作面回采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综放跨采时底板上山的加固及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超化煤矿11051综放面实行跨上山采煤时所采用的巷道加固措施,并通过对跨采巷道变形的观测,得出了距采面不同距离、不同岩性、不同支护方式情况下巷道的基本变形特征,对跨上山采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工作面穿越上山开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平煤十二矿的己15-1717120工作面以及己煤组其它工作面穿越平煤十矿戊组上山巷道开采时,对戊组上山巷道的影响,利用岩层的强度特性以及煤层开采厚度来确定覆岩破坏高度,得出裂隙带高度最大值远远小于层间距,不会影响戊组上山通风的安全.同时,利用概率积分法,对戊组上山巷道围岩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得出上山巷道在煤层倾向方向会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现象,但巷道经过局部维修后不影响巷道的通风功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穿越上山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6,(11):90-92
以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为例,为确定采区上山保护煤柱合理的宽度,利用FLAC3D5.0软件对回采引起的上山巷道支承压力变化、上山巷道变形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上山巷道受采动影响情况,最终确定了82采区回风上山巷道的保护煤柱宽度应为60~65 m,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运输上山围岩状况的分析研究,制定全封闭锚注联合支护方案,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工程实践表明,运输上山围岩的持续变形和底鼓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了该工程反复翻修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下煤层采面穿越上煤层上山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平顶山某矿己煤组工作面穿越戊煤组上山巷道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根据采后模型应力重新分布的情况得出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并结合经验公式法的计算结果,得出了裂隙带的高度最大值小于层间距,不会影响戊组上山巷道通风安全的结论;同时根据采后巷道所在层位岩层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得出巷道围岩的水平变形、倾斜和曲率值,经与巷道允许的极限变形值比较,确定了戊组上山巷道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戊组上山巷道经局部维修后不会影响其通风功能,下煤层穿越上山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15,(12):84-87
为解决刘一煤矿DF27断层附近II66采区回风下山采动影响下的支护难题,利用FLAC2D数值模型,分析近断层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并提出高强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距离巷道约80 m时,采动应力扰动开始对巷道产生影响,随着工作面不断靠近断层,采动应力对巷道影响加剧,巷道围岩变形速度明显增大。采动应力活化断层以后,断层附近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应力场,使巷道围岩发生强烈的不均匀变形。巷道最大不均匀变形系数为4.6,出现在巷道帮部靠近断层一侧。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以薄基岩矿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探究断层结构组合(包含倾角、双断层和覆岩厚度)对薄基岩采动变形破坏影响的基本规律。 实验表明:薄基岩下煤层开采硬过小断层时,断层影响带内覆岩变形破坏剧烈,顶板裂隙迅速发育,“两带”发育高度受小断层影响普遍增大,薄基岩煤层开采硬过小断层时必须考虑两带高度增大带来的影响。薄基岩整体变形破坏呈现不连续、不对称的特征,在断层影响带附近基岩面沉降最大,松散层呈错动状态。 薄基岩下煤层开采硬过小断层时,应加强顶板变形破坏监测,制定断层影响带基岩保护层和基岩面以上隔水层的保护性措施,防止因硬过小断层而造成涌水漏砂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