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对淀粉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淀粉处理前后浆料粘度、粘附性、浆膜断裂强力、浆膜断裂伸长率和浆膜吸湿性等性能的变化来观察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作用效果,并研究了放置时间与方式对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淀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淀粉浆料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与提高,但改性的效果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山羊绒纤维进行防毡缩整理.在空气条件下,制定单因素实验,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山羊绒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微细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山羊绒纤维的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刻蚀作用.在保证单纤维强力损失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纤维的表面防毡缩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等离子体处理压强为20Pa,功率为60W时,较佳的处理时间为2min.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腈超滤膜低温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平板超滤膜的低温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AN超滤膜透水率降低,截留率上升,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条件放电功率、反应腔压力、改性处理时间)对改性结果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可用于PAN超滤膜的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聚丙烯(PP)薄膜的功能化,需要在聚丙烯薄膜的惰性表面引入可反应的活性官能团。文章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薄膜进行处理,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水接触角测试表征处理效果;然后接枝丙烯酸(AAc),通过FTIR和SEM对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处理工艺参数为:电压100V、时间60s、气体流速1.5L/min时处理效果较好,并能较好地实现聚丙烯薄膜的丙烯酸接枝。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改变牦牛毛纤维的物理性能即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牦牛毛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PS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和纤维表面元素成分的变化,探讨了经氧等离子体和空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后,牦牛毛的拉伸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保持牦牛毛的拉伸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7.
电晕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憎水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在电晕条件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憎水性变化,自行搭建了一套加速电晕老化实验装置来模拟实际现场的尖端电晕放电过程,并采用静态接触角法测量和评价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试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不同时间后硅橡胶表面的憎水性丧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然而短时电晕后,暂时丧失的憎水性在长时间后可基本恢复到初始值;当仅有电场作用而无电晕放电时,硅橡胶表面的憎水性基本无变化。通过试验证明了加速电晕老化试验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改变牦牛毛纤维的物理性能即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用 Ar-C_3H_6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重质碳酸钙粉末及其对填充塑料性能影响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用浸润热测量法对等离子体处理粉末的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和不同处理条件对重质碳酸钙粉未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浸润热测量法评价等离子体处理粉未的改性效果是可行的;处理时间、气体流量和放电功率等各种处理条件均能影响重质碳酸钙粉未的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聚酯(PET)薄膜和低密聚乙烯(PE)薄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接触角,讨论了等离子体放电时间、放电气压、放电功率和不同放电气体对薄膜的改性规律,对不同处理条件下PE薄膜表面的过氧基团浓度进行了测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等离子体处理的程度,经过处理,薄膜表面亲水性提高;接枝丙烯酸可使薄膜亲水性获得持久改善。  相似文献   

11.
SiO2 aerogels were produced from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s silicon resources, ethanol as solvent and watery HCl or ammonia by sol-gel method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at ambient pressur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pore size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packing density and some other experim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pore structure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silica aerog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lica aerogels have a typical nano-porous microstructure with hydrophobic propert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SiO2 aerogels have better properties when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is as following: the watery HCl concentration is 1%, the aging reagent is CH3CHOHC4H9, the aging time is 20d, the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trimethylchlorosilane (TMCS) in hexane is 6% an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time is 24h.  相似文献   

12.
用直流溅射技术及后续高温退火处理,在玻璃表面制备Ag纳米粒子掩膜板,通过控制不同的退火温度和腐蚀时间,研究玻璃表面透过率及润湿性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Ag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分布.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刻蚀后玻璃的透过率变化,采用表面接触角仪测定了刻蚀后玻璃表面润湿性的改变,以及有机氟硅烷处理后表面润湿性的改变.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300℃时,表面Ag纳米粒子更均匀;刻蚀时间为4 min时,可见光透过率提高最多,最高可达93.8%,比原始样品提高了3.8%;刻蚀后玻璃的亲水性更加明显,接触角为9°,后续经过化学修饰后玻璃表面的疏水性有所提高,但提高并不明显,表面接触角为102°.  相似文献   

13.
支撑剂表面疏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支撑剂表面进行疏水处理可以使其在支撑裂缝、防砂的同时起到降低油田产出水的目的。疏水表面处理方法共分为普通疏水及超疏水两大类。普通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分为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材料、含氟材料3个方面;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分为溶胶-凝胶法、电纺法、模版法、层层自组装法和刻蚀法。对其处理结果等进行对比,结合现场已有的抑水支撑剂应用情况,提出将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应用于支撑剂。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石英表面进行疏水性改造实验,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效果最好,接触角由13.7°增大到73.2°。此时表面张力为48.88mN/m,吸附量为0.292mg/g。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machining technology, the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 (μTAS) or lab on a chip (LOC) is becom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 involving the mic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biotechnology, analysis chemistry and others, an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many fields, such as chemical analysis, biochemical sensing, drug delivery, molecular separation, amplification, sequencing and synthesis of nucleic aci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others. The manipulation …  相似文献   

15.
金卤灯内胆大多由透明的石英玻璃与组件电极密封组成。根据玻璃与金属的润湿性原理, 在封接前, 通过电 解氧化的方法在金卤灯电极表面氧化成低价的金属氧化物, 解决两种相异材料的永久封接问题。选用金卤灯电极 70/100 W 为研究对象, 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以及数据分析, 研究电解液盐酸含量、电解电压、 电解电流、电解反应时间 4 种实验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氧化层质量的影响。利用数显显微镜观察表面氧化层质量, 并在封接后进行漏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电解氧化方法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低价氧化物, 能使玻璃与金属形 成牢固的气密封接。  相似文献   

16.
在对介质阻挡放电输出的光电信号及电流信号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通过采集不同倍增管电压下的输出光电信号相对放电电路电流信号的时间延迟,从而获得了光信号相对于放电电路电流信号的时间延迟特征,并对倍增管的延迟时间进行了标定。这对光电检测介质阻挡放电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高度疏水PVDF微孔膜的制备方法.以不同型号的耐水砂纸为模板,采用粗糙基底辅助相转化法制备高度疏水微孔膜,制膜体系为聚偏氟乙烯(PVD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正辛醇(octanol),凝胶剂依次为湿空气及去离子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膜底面与水的接触角随着所用砂纸模板粗糙度的增加先增大后略有下降,其中1 000目的耐水砂纸基底制得的膜底面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35°,显示出高度疏水性.研究发现,粗糙基底提供了膜底面的微米级粗糙度,同时,粗糙基底与非溶剂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延缓了相转化速率,促进了聚合物结晶和晶粒粗化,从而在膜底面生成了微纳复合阶层结构,提高了疏水性.与在玻璃基底上制得的膜的综合性能对比表明,本文制得的高度疏水微孔膜更适于在气液膜接触器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CTP-2000 K等离子体电源,对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下气相苯催化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考察了放电电压,停留时间,气体物料配比对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优化出等离子体法的反应条件:气体停留时间12 s,物料配比VH2/VAr+Ben=2:1,放电电压14 kV.在此条件下,对催化剂用于等离子体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用浸渍法制备的金属催化剂可使苯的转化率从无催化剂时的78%提高到90%以上,目标产物环己烷和环己烯的总收率可达到70%以上.运用BHJ和EMS技术对自制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压常温用等离子体进行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其比表面积从13.72 m2/g提高到19.08 m2/g,孔体积由76.81×10-3cm3/g提高到107.7×10-3cm3/g.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所制备催化剂的表面特征,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均匀,表面颗粒粒度为8 nm左右,Ni元素在外表面的质量分数达到3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工业化应用还需降低运行能耗、提高处理效率。以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的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易于工业化推广的常压条件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反应器。研究放电电压、空气体积流量、初始浓度、初始pH值、初始电导率对亚甲基蓝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定量分析·OH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处理亚甲基蓝废水过程中的贡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初始pH值为4、放电电压为13 kV、初始浓度为100 mg/L。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处理亚甲基蓝废水,且在最优条件下放电15 min,亚甲基蓝(MB)降解率为95.39%,能量效率为14.87 g/ kWh,反应速率为常数0.202 6 min-1,溶液COD值降低了62.63%,色度变化也较为明显,说明该装置可以工业化应用于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