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江尾闾河段水沙特性及河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赣江尾闾河段的水沙特性与河床演变规律,通过对该河段水文、泥沙和地形演变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探讨了该河段的径流、输沙、水沙关系、分流比、冲淤变化、河床稳定性、演变影响因素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赣江尾闾河段输沙量明显减小;河段分流比呈西河增大、东河减小的趋势;全河段演变以冲刷为主,且河道上段的冲刷量远大于中下游河段;东、西河纵横向稳定系数呈上游往下游递减趋势;万安水库的运用、河道采砂、鄱阳湖水位的降低是赣江尾闾河段冲刷的主要因素;万安水库运用时间的增长及河道采砂管理的规范化,将有利于赣江尾闾河段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赣江干流中-下游河段长系列水文样本资料,研究河床演变的主要变量历史变化过程,探索河道采沙对河床的影响,分析相应的河床发展态势,提出相应措施,为建立良好的赣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赣江尾闾地区是包括南昌市在内的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赣江作为江西省内第一大河,其尾闾地区河势变化对其周边地区的经济、防洪、环境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1991—2010年赣江尾闾地区赣江的河道进行了河势演变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域水域面积1991年约为121 km~2、2001年约为111 km~2、2010年约为132 km~2,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过程。(2)历年来尾闾地区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赣江主干、西支、北支,主干变化最为显著,而南支相对最为稳定。(3)主干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河道扩张、江心洲面积大幅减小或者消失,其中在南昌市附近河道变化最为明显。推测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人为影响包括有关工程建设、河砂开采等引起。(4)西支变化较为复杂,其上游段主要表现为河道展宽、水域面积变大,而下游段河道有所束窄;北支历年来均表现为河道束窄、江心洲面积明显增大;中支有所变化,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尾闾河道下游调控措施对上游各支汊河道泥沙淤积形态变化,进行了赣江尾闾河道悬沙淤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闸上调控水位抬升的影响,河道演变趋势由冲转淤。预计工程实施20年后主要淤积区域干流和西河位于西河上游赣江大桥到泥家洲附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10 m,东河中支位于中支赣江大桥到上房村之间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48 m,东河南支位于豫章大桥到洲头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0.86 m。淤积主要集中在深槽以及河道凸岸下游区域,河道顶冲段受到堤防的限制,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深泓线在水平方向和垂向均有所调整,垂向变化以抬高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化符合凹岸顶冲区冲刷,凸岸下游回流区淤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赣江河道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拟定岸线控制线和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方法,对赣江河道岸线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提出岸线利用规划成果,为加强赣江河道岸线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矶头、丁坝是河道整治及护岸工程的建筑物型式之一。在赣江西支护岸工程中,丁坝护岸采用较多,抛石护岸使用也较普遍。为进一步搞好赣江西支和其他地区的护岸和河道整治工程,我们对赣江西支护岸丁坝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由于水平不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调查河段基本情况赣江在南昌八一桥以下为分汊性河道,分东西两支:东支经杨子洲在蛟溪头又分为赣江南支和赣江中支;赣江西支又称赣江主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赣江中下游枯水年枯水期因河道径流量较少而引起的赣江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问题,进行了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研究。在分析河道合理流量和水库可调水量基础上,考虑赣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原则与方法,制定了赣江中下游枯水调度方案,为赣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缓解流域用水紧张局面,保障赣江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维持赣江健康生命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赣江流域实际,将赣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分为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冲淤输沙需水、蒸发渗漏需水、自净需水,其中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Tennant法进行检验;最后,各种功能的生态环境需水采用最大值法得出赣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  相似文献   

9.
利用赣江尾闾河网模型,通过封堵北支、整治南支等工程措施,研究河道整治工程条件下赣江尾闾河道水位变化特性,探讨整治工程对赣江尾闾防洪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封堵北支后,赣江尾闾各支流水位都有所抬高,并且流量越大水位壅高越高,水位壅高对赣江洪水期防洪产生较不利影响;南支整治使得南支过流能力加大,赣江尾闾洪水期大多数河段的水位降低,对赣江尾闾河段洪水期防洪有利,但降低的幅度在0. 1m以内,由此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河道洪水演算并发挥万安水库调蓄作用,摸清赣江中游河道行洪安全泄量,有效提高赣江中游堤防防洪标准,保障沿江城镇、村庄、农田、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水利工程等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赣江下游尾闾河道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主要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分汊为西支和北支、东河分汊为中支和南支。由于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得赣江水环境和航行条件恶化,拟封堵赣江入鄱阳湖北支以改善水流条件,而对河道的封堵会改变其它支流的水流条件。所以基于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北支封堵后赣江下游尾闾河网水位、流速、分流比等水流特性的变化,探讨入鄱阳湖北支封堵对尾闾河网水流特性的影响,为赣江尾闾河道整治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封堵入鄱阳湖北支后,西河分流比减小,东河分流比增大,西支、中支、南支分流比增大,且水位都有所抬高,此外,由于分流比增大,西支、中支、南支部分断面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12.
邹俊 《人民长江》2016,47(6):27-29
近年来,赣江中下游枯水流量不断刷新历史最低纪录,给沿江城市经济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有必要研究利用中上游水库枯季向赣江中下游河道补水问题。在分析赣江中下游河道径流频率的基础上,确定了分别对应特大干旱、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的4个枯水预警等级,再结合城市用水情况、上游水库建设情况,提出了赣江中下游用水户枯季供水优先级和4级枯季供水预警响应预案。预案的提出为应对枯水季节赣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应急供水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航道整治工程一般包括筑坝工程、疏浚工程和护岸工程,其布置需在考虑河道实际情况及河床演变规律基础上进行。通过对赣江东河南昌一三江口河段河床冲淤计算及险滩演变分析,表明本河段上段由于近期河床采砂,冲刷量与冲刷厚度较大,下段冲刷量较少,只有上段冲刷量的34%左右,导致下段河床相对较高,枯水位时阻挡水流,甚至产生壅水现象,枯水航道深只有0.3m左右,碍航严重。总体而言,赣江东河八一桥一三江口河段河床近期处于冲刷变形状态。为该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拟定和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赣江尾闾河段代表性水文站1956~2014年实测流量及水位资料序列,采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和滑动平均法,研究了赣江尾闾河段特征流量及特征水位年际变化趋势,并从河床变形、上游来水变化及鄱阳湖湖区水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赣江尾闾河段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赣江尾闾河段特征流量总体以上升趋势为主,尤其是年、月最小流量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河段水位总体出现了下降趋势,尤其是年、月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河道上游段水位下降趋势要比下游段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河道有明显下切现象,河道容积大幅增加,其次是鄱阳湖湖区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枢纽后,由于大坝抬高了水位,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环境,不可会对河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赣江万安水库,分析建库前后赣江库尾段和 坝前段水质的变化,阐明万安水库对赣江水质的影响。并据环境水利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和减少不利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赣江尾闾河段为多级分汊河道,其分流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外洲流量对赣江尾闾分汊河道各支流分流比的影响规律,为赣江河段分流比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吉安市境内赣江长264km,汇入赣江大小河流28条,砂石资源十分丰富。文章通过对吉安市河道采砂管理走过的历程和经历的有益探索进行了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先进地区河道采砂管理经验,就如何做好河道采砂管理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8.
赣江尾闾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在裘家洲头,分西支和北支;东河在杨子洲头,分中支和南支。近年来人类各类活动使得赣江尾闾水文情势发生根本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为了研究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段水流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重点分析了赣江尾闾河道在不同整治方案下的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等对河网河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赣江尾闾北支控堵整治方案对各支沿程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影响较大;而南支疏浚、四支建闸的影响较小,南支疏浚后对工程河段内流速分布的影响主要在于主流线向左岸偏移,而对断面最大流速的影响较小。试验成果对优化整治工程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赣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赣江流域干、支流11个控制水文站1959~2004年的同步悬移质资料分析了赣江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及发展趋势.根据赣江河流泥沙变化规律,寻找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流,研究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土流失状况、原因、发展态势,提出防治对策,为水土保持、防洪、航运、流域规划、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等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枢纽的位置万安水利枢纽位于赣江中游,在万安县城以上1.5公里处,上距赣州约92公里,下距南昌320公里。赣江自赣州至万安,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形成峡谷,赣江婉蜒其间。枢纽坝址正当峡谷的下峡口,河道顺直,为著名十八滩的最后一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