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在高速无线局域网通信领域中,Turbo乘积码和自适应编码调制是两项关键技术。介绍了Turbo乘积码高效编码调制设计方案,研究了适应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自适应策略算法,设计了基于Turbo乘积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并实现了两项关键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无线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小林  宋文涛  罗汉文 《计算机工程》2003,29(5):104-105,182
介绍了无线蜂窝网定位技术的主要原因,论述了当今无线蜂窝网定位技术的最新进展-GPSONE网络基站和卫星联合定位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定位技术的自适应编码调制传输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少有关于在OFDM基带硬件实现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的相关文献问题,采用改进的简单分组比特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基带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硬件实现方案。设计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在20MHz下通过SMIC的CMOS 0.18μm工艺综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案具有面积小、功耗低等特点,特别适合在OFDM基带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一种无人机数据链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通过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的模块化设计,以及仿真计算机与微波仪表的协同工作,在微波暗室环境内,实现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的半实物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4~14dB区间内,误码率为10-5时,基于Turbo码和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的吞吐量高于其它非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的吞吐量,提高了无人机数据链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采用格状编码调制和自适应均衡技术对HDTV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HDTV同播传输的干扰环境,给出克服干扰的措施。设计一种适合于HDTV应用的级连格状编码和RS码方案,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modem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28.8Kbps调制解调器实现方法和内部结构,并对V.34协议中的四维网格编码、预测编码自适应均衡、壳状映射、预测编码等技术做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基于迭代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ID)提出了一种物理层网络编码与编码调制技术联合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编码调制技术和物理层网络编码联合设计,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通过设计一种星座映射方案,增大欧氏距离,降低误码率。此外,由于译码器部分只采用了一个SISO译码模块,编码译码方式采用卷积码,使得译码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9,(6):1-6
针对5G网络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频分复用的自适应Turbo码和网格编码调制级联的新型编码调制方法。论文阐述了新型级联编码调制的原理,搭建了基于级联编码调制的广义频分复用仿真系统及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编码的16QAM相比,新型级联编码调制误码性能明显提升,该方法实现了高频谱效率、高编码增益的系统性能,为5G技术的发展提供灵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世界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已转向B3G,其关键技术有:OFDM技术,MIMO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AMC)技术等。是一组极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余慧敏  王玲 《计算机仿真》2006,23(10):312-314,320
传统位交织编码调制(BICM)算法由于受信道准静止性和频率选择特性的制约,应用范围受限。该文将基于固定门限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AMC)和构造在双正交序列集上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方案结合,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提出一种AMC-BIC-OFDM级联系统,通过选择子带最低SNR高于门限且吞吐最大的参数作为该子带的调制参数,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弥补传统BICM由频率选择相关性和信道准静止性带来的编码分集损失,扩展BICM算法的应用。文章在分析系统成对错误概率的基础上,对级联系统的平均信息速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该文级联系统取得高出一般位交织编码调制系统2~6分贝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建立了自适应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译码的正交频分复用(ALC-OFDM)传输系统结构与信道模型.在分析固定编码调制方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权信噪比(SNR)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ACMS)选择新准则,使每种编码调制方案对应着一个信道平均信噪比范围,可以有效找出使系统吞吐量最优的信噪比切换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比各种加权准则,加权得到的SNR越大,采用该准则的系统吞吐量越大;当系统吞吐量都达到最大值时,采用3种加权方式的信噪比切换门限比传统准则至少降低了2 dB.  相似文献   

12.
多阶调制编码技术在光存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光存储领域的调制编码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多阶调制编码的各种方案,特别对变阶次多阶游长受限调制编码理论、波形调制多阶原理、波形调制多阶的刻录以及读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IEEE802.15.3协议物理层编码调制方案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分析了IEEE802.15.3协议的物理层采用的信道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编码思想的编码调制方案TTCM-MQAM。并与协议中采用的TCM-MOAM编码调制进行了性能比较。通过分析与仿真得出,TTCM-MOAM相比于TCM-MQAM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对于IEEE802.15.3微网的传输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IEEE 802.16d可以提供高达70Mbps的峰值传输速率以支持不同QoS类型的综合数据业务的部署。其物理层协议为支持这一高带宽特性集合了多种调制和信道编码技术,包括随机化、RS-CC编码、交织、多种数字调制技术、OFDM技术,还有可选择采用的空时编码技术。这些技术综合起来的系统性能如何,至今还没有详细准确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却是支持自适应链路技术的重要基础参数。文章按照16d协议对物理层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用于性能分析的理论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5.
在大气激光通信中,采用固定编码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案不能充分利用信道的时变特性,频带利用率较低。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中,针对当前的信道状态,选取合适的MCS,使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达到最优,满足高效可靠传输的目的。详细阐述了不同目标误包率下的信噪比门限值计算方法,仿真给出4种MCS下的自适应设计方案。结果表明:AMC技术可以在保证系统可靠传输的同时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且随着目标误包率的降低,系统的平均频谱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微型机与应用》2013,32(17):49-52
研究了信道质量和子载波调制方式、联合最优编码率和最佳调制方式与信道容量、频谱利用率的关系.提出一个使系统得到较高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算法。其中,系统的有效数据传输效率是根据信号干扰噪声比进行评估的。论证了MIMO—OFDM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算法,分析它的信道容量以及频谱效率,并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算法的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17.
Turbo码与TCM编码调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Turbo码与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相结合的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调制方案,对Turbo码与TCM调制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采用卷积码的TCM调制。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已转向B3G,其关键技术有:OFDM技术,MIMO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AMC)技术等。是一组极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种面向公平保证QoS的WiMAX二级调度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EEE 802.16作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技术标准,虽然定义了5类信流(分别是UGS,rtPS,ertPS,nrtPS和BE),并将服务质量支持机制引入媒体接入控制层,却没有规定相应的调度算法.为有效保证各种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和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的二级调度方案.该调度方案采用跨层设计思想,适用于PMP WiMAX网络下行链路中.一级调度器按照QoS优先级顺序调度位于不同类型缓存器的队头分组,从而满足rtPS业务的最大时延限定和nrtPS业务的最小速率要求;完成一级调度后,为满足用户速率公平性.二级调度器根据自适应调制编码信息及用户状态信息调度位于不同用户缓存器的队头分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各种多媒体通信服务满足QoS要求并兼顾用户速率公平,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WiMAX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让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取代了现有的通信技术.经济实惠性和操作过程的简单快捷性是网络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链路自适应系统是链路系统的通信通达性的保障因素.本文主要从网络通信中的链路自适应的概念入手,对网络通信中应用的链路自适应传输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和编码调制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