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用热重及差热分析法研究了在空气流和氢气流中及有无水蒸汽存在的四种情况下碳酸锰热分解的历程,分别求出了不同情况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和表观活化能。说明了水蒸汽的作用主要在于催化碳酸锰分解为氧化亚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唐爱东  黄可龙  彭宏  张红萍 《稀有金属》2004,28(6):1024-1028
采用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硝酸高铈铵的热分解过程 ,特别是用差热分析仪测试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硝酸高铈铵在静止的空气气氛中的差热曲线 ,结合Kissinger法和Coats -Redfern法研究硝酸高铈铵的热分解动力学 ,计算了两个主要的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 1 4 4 .61 ,1 2 4 .31kJ·mol- 1 ,并确定了反应级数、频率因子、速率常数 ,推导出每个反应阶段的动力学方程 ,控制反应过程的步骤分别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 ,符合Arrami Erofeer方程。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超细NiO粉末热分解动力学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备超细NiO粉末的中间产品NiCO2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气-固反应的动力学步骤,以及原始颗粒半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得出化学反应为此分解过程的控制步骤,通过建立质量分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函数,画出了热分解的logψ-1/T图,通过测定图中各直线的斜率,计算出了活化能,进一步证实了化学反应为热分解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5.
6.
毕彩丰  范玉华 《稀有金属》2004,28(4):699-702
邻苯二胺与 5 氯 2 羟基二苯酮、水杨醛作用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希夫碱配体C2 6 H1 9N2 O2 (H2 L)。在正丁醇和甲醇体系中稀土硝酸盐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 3种稀土希夫碱配合物 [RE(HL) (NO3) 2 (H2 O) ]·H2 O(RE =La ,Pr,Nd)。通过元素分析 ,IR ,UV ,TG 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La(Ⅲ )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三步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E/RT·3 / 2 [( 1-α) - 1 /3-1] - 1 。  相似文献   

7.
[Eu2(p-MOBA)6(phen)2](H2O)2配合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Eu2(p-MOBA)6(phen)2」(H2O)2(p-MOBA代表对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phen表示1,10-邻啡罗啉)在静态空气中的非温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的中单产的及最终产物,动用Achar法与Coats-Redl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和线步的动力学方程为da/dt=AexP(-E/RT)「-ln(1-a)」^-  相似文献   

8.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前驱物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纳米级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对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前驱物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热重、差热分析等方法推测了前驱物的热分解机制。用Kissinger法计算前驱体的热分解活化能,Ea=137.80 kJ.mol^-1。通过Coats-Redfern法,采用不同的固相动力学反应机制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动力学,确定其机制函数为:G(a)=[-ln(1-a)]1/2,判断前驱体热分解反应为随机成核-随后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和超临界干燥获得前驱体BaO.MnO.6Al2O3。利用TG-DTA曲线和XRD分析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并用Coats-Redfern法和Kissinger法进一步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动力学,获得六铝酸盐催化剂前驱体热分解的机制函数为:积分式G(α)=[-ln(1-α)]4,微分式为:f(α)=(1/4)(1-α)[-ln(1-α)]-3,反应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控制,计算出的活化能Ea=187.80kJ.mol-1。  相似文献   

10.
氟哌酸钕的合成及其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钕(Ⅲ)的氟哌酸配合物〔Nd(NFA)3·6H2O〕,对其进行了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研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运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进行分析,推断第一步,第二步失水反应均按动力学方程da/dt=3/2Ae-E/RT(1-a)4/3{〔1/(1-a)1/3-1〕}-1进行,同时给出了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lnA=0.3074E-2.2062(第一步),lnA=0.2897E-1.9492(第二步)。  相似文献   

11.
TiH2是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最常用的发泡剂,为了延缓TiH2在发泡初期的分解速度,获得均匀的泡沫材料,以硫酸镍(NiSO4·6H2O)为主盐,联氨(H2N-NH2·H2O)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氢化钛(TiH2)表面均匀地包覆质量比可控的单质Ni层.实验得到了氢化钛表面镀镍的优化工艺参数,与纯TiH2粉末相比,所得Ni含量为50%的Ni/TiH2复合粉末可推迟缓释氢时间达70 S,使整个释氢时间比包覆前延长100 S.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纯Ti粉或氢化钛粉、Al粉及B粉混合后进行整体加热,使其发生自蔓延高温反应,合成了TiB2粉末。研究了氢化钛粉及合成温度对TiB2合成反应过程的影响,探讨了TiB2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选择硬脂酸、十八醇、十八胺、金刚烷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物作为模压候选成形剂,以润滑粉体、润滑模具和同时润滑三种方式进行润滑,系统研究了它们对TiH_2粉体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TiH_2粉成形性非常差,添加成形剂能够显著改善粉体的成形性能.成形剂以第一种方式加入时,单一成分的成形剂很难达到相对密度较高和保形效果较佳的要求,而混合型即十八醇中添加少量金刚烷效果较好.采用润滑模具方式比较容易获得高质量压坯、成形剂用量少、压坯密度高、外观质量好.相比而言,同时润滑方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研究还发现,压制压力是能否获得优质高密度压坯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TiH_2粉体压制压力范围为600~700MPa.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升温速率以及预熔处理等条件对CaF2基渣系的熔点影响,揭示高温下含氟渣的挥发特性,采用半球点熔点检测与热重分析联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熔点测定过程中,含氟渣的失重率为5%~17%,且随升温速率的减小而增大。预熔前后对无氟渣的熔点测定值几乎无影响,而对含氟渣,混合型与预熔型炉渣熔点差值近70 ℃,造成熔点差异的原因并非物相组成的改变,而是混合型渣样存在明显挥发,达到熔点时失重率为8.3%,而重熔渣失重率仅为2%。混合型渣样中存在大量的自由CaF2,且熔化初期比表面积较大,导致挥发率较大,而重熔型渣样中CaF2多以氟铝酸钙以及枪晶石等形式存在,结构致密,挥发受到抑制。这为探究挥发对含氟渣系的熔点等高温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氢化钛粉代替钛粉,与镁粉混合高能球磨,研究球磨工艺参数对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这种非平衡态的粉末冶金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粉末,提高Mg在Ti中的固溶度。利用激光粒度仪、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粉末的性能。研究发现,随球磨时间延长,混合粉末的粒径逐渐变小,确定16 h为最佳球磨时间。Mg的衍射峰随球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球磨8 h后基本消失,表明球磨过程可促使Ti和Mg原子的合金化。选取4%(质量分数)的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能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冷焊,粉末的收得率提高至73.3%。  相似文献   

17.
18.
Leaching of zinc from indium-bearing zinc ferrite (IBZF)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MH)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microwave intensified the leaching reaction of IBZF in the MH process. Microwave had a great nonthermal effect on the leaching reaction. The effective collision and the H2SO4 activ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microwave belonged to the nonthermal microwave effect. Particle size of IBZF in the range from 45 to 150 μm almost had no effect on the zinc leaching in the MH process. Leaching temperature and leaching time had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zinc leaching. Zinc leaching in the MH process obeyed the unreacted shrinking core model very well,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73.747 kJ/mol. The kinetic equation was \(1 - (1 - x)^{1/3} = 8.82 \times 10^8 e^{ - 73.747 \times 10^3 /RT} t\). The ratio of frequency factor of K0(In)/K0(Zn) was up to 4.69, indicating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intensification on the indium leaching wa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zinc leaching.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研究ZnO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不同ZnO质量分数的两种焦炭(Coke A和Coke B)气化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ZnO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ZnO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越明显。通过对比特征温度,发现ZnO对Coke B气化反应的影响较明显。从碳转换速率(DTG)曲线中发现,添加ZnO后的焦炭气化反应速率从开始反应温度到950℃左右呈升高趋势,氧化锌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率越快,950~1056℃时反应速率趋于稳定,之后再次呈上升趋势。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模型计算动力学参数,发现添加ZnO使焦炭气化反应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