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瑞华 《特殊钢》2021,42(4):81-83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对42CrMoA热轧态钢中的带状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42CrMoA钢热轧态组织中存在着严重的带状组织,并且有铁素体除外的贝氏体等第二类带状组织存在,评定其带状组织为3级.通过EDS线扫描发现C、Cr元素在枝晶间偏析严重,是导致带状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控制连铸中间包钢水...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析了3种低碳齿轮钢(20Cr Mn Ti H、20Cr Mo H和SAE8620H)在正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工艺处理后带状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碳齿轮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带状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完全退火处理后钢材带状组织级别较热轧状态偏高;正火处理与等温退火处理后钢材的带状级别与热轧状态无明显差别。不易产生贝氏体组织的Cr-Mn-Ti系低碳齿轮钢,可以在热轧状态或正火处理后进行带状组织评级;Cr-Mo系和Cr-Ni-Mo系低碳齿轮钢,应进行完全退火或等温退火处理消除贝氏体等非平衡态组织后再进行带状组织评级。  相似文献   

3.
35MnVN非调质钢高温形变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锻非调质钢35MnVB的高温形变再结晶行为及形变工艺对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5MnVB钢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形变量较大,在950℃以下形变时为未再结晶区形变,在1150℃以上较大形变量才可能发生完全再结晶。不同形变工艺条件下,室温组织中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的形态及数量不同,增大形变量可减少组织中贝氏体含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30CrMo钢管冷拔性能要求,实验室对轧态30CrMo钢管进行了正火、退火热处理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金相组织与对应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正火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材料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冷拔工艺要求;当采用退火热处理工艺后,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可满足用户冷拔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正火冷却工艺对18CrNiMo7-6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SEM、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以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程度带状组织对淬回火后试验钢显微硬度的均匀性、成分偏析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30℃奥氏体化保温后,采用强风冷却方式快速冷却到610℃,再炉冷到400℃,最后空冷至室温,可以将带状组织降低到1.5级.但若采用连续快速冷却的方式,则会导致大量贝氏体组织的生成;不同带状组织试验钢经850℃淬火、180℃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硬度极差值在30~35 HB 之间,硬度分布均匀性及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席静静  秦亚 《江西冶金》2021,41(5):24-28
利用热模拟试验、热轧试验、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B含量高强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B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阻止准多边形铁素体形成,促进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等低温相变组织的形成;在相同轧制条件下,不含B试验钢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少量针状铁素体,含B试验钢的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少量粒状贝氏体;B可显著提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对伸长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盛光敏  彭侃  高长益 《钢铁》1999,34(3):53-57,62
研究了热轧态,回火态及不同冷却速度下HG80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并讨论了HG80钢在非调质状态下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HG80钢非调质状态下的组织由铁素体基体和孪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岛状相所组成;熟轧态主要是粒状组织,韧性偏低;随轧后冷却速度的提高,粒状贝氏体量增加,组织细化,钢的强性改善。  相似文献   

8.
李平和  刘继雄  陈晓 《钢铁》2005,40(6):72-7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热处理工艺制度下高性能耐火耐候建筑用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态50mm厚的高性能耐火耐候建筑用钢在910-940℃范围内正火,经600-700℃温度回火后,能获得铁素体、低碳贝氏体并含有少量M/A岛的组织,在低碳贝氏体边界上形成的细小稳定合金碳化物,有利于该钢在高温状态下的组织稳定及耐火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钢中马氏体与贝氏体含量与形貌不同,造成钢的力学性能具有差异。通过对45钢、40Cr钢、38CrSi钢进行不同的热处理,获得不同形貌的马氏体、贝氏体组织。采用OM、SEM、TEM对不同钢中的马氏体、贝氏体进行组织形貌观察及分析,并估算了其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碳含量的钢经过水冷淬火热处理后,马氏体组织形貌随碳含量的升高而变化,由低碳板条状过渡到中碳针状板条状并存。同一种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后可得到不同形貌的贝氏体组织,45钢、40Cr钢、38CrSi钢贝氏体组织多在晶界处形核并向晶内长大。无碳贝氏体与粒状贝氏体的析出与热处理工艺有关,贝氏体形貌随碳含量与热处理温度的降低由羽毛状逐步过渡到无碳贝氏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V对耐火耐候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变仪、电子显微镜、相分析和拉伸等方法,研究了V对CCT曲线、不同热轧工艺条件下显微组织及室温和600℃拉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向钢中添加V可以提高相变温度,而0.20%V促进铁素体的形成;V在钢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析出相,随钢中V含量增加,析出V量增加,析出物数量相应增加并细化;对于0.60%Mo耐火耐候钢,要得到高的高温屈服强度和YS比,组织中必须引入适当比例的贝氏体.  相似文献   

11.
冷却工艺对超低碳贝氏体钢强韧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华兴  于功利  张鹏远  张涛  刘明 《钢铁》2006,41(3):44-50
研究了一种含有Cu、Ni、Mo、Nb、B等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以搞清楚其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回火工艺(TMCP RPC T)条件下组织和强韧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制表明,随着工艺制度的不同,钢的显微组织表现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的比例、形态、尺寸不同;在一定的冷却速度下,轧态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随终冷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回火后钢的屈强比较热轧态有所提高.试验条件下,回火温度对Nb析出数量的影响不明显,加热时Nb的固溶程度对该钢的最终组织有明显影响;采用TMCP RPC、TMCP RPC T工艺路线,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能够获得不同性能组合的钢板,实现高性能钢种的柔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攀钢研制的新氧气瓶钢40Mn_2V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析出的(Fe,V)_3C,V_2O_3,V_4C_3,VN等相的定量离析条件及析出相的化学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了钒化合相析出量对热处理制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10.9级螺栓用非调质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万显  任海鹏 《钢铁钒钛》1992,13(3):1-8,74
分析了几个试验钢热轧和冷拔态显微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钢包括低碳贝氏体钢和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两类,试验结界表明贝氏体钢能够达到10.9级指标。其成分特点是:低碳高锰硼钢加钒钛微合金化,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具有极佳的冷拔延伸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种低碳齿轮钢在正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热处理工艺后带状组织的变化情况,认为低碳齿轮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带状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完全退火处理后钢材带状级别较热轧状态偏高;正火处理与等温退火处理后钢材的带状级别与热轧状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对38CrMoAlA钢分别进行热轧态、退火态及正火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分析,并利用CW6263C马鞍车床进行钢材镗孔切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态、正火态、退火态时38CrMoAlA钢的硬度值依次降低。38CrMoAlA钢热轧态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并含有少量铁素体和珠光体,正火态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退火态组织以类球化组织为主,并保持贝氏体位相。从镗孔试验结果看,38CrMoAlA钢热轧态易断削,镗孔阻力较大;38CrMoAlA钢正火态,易断削,镗孔阻力较小;38CrMoAlA钢退火态不易断削,车削颜色发蓝,镗孔阻力较大。最终确定38CrMoAlA轧材镗孔最佳状态应为正火态,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硬度在230~240 HB。  相似文献   

16.
利用膨胀仪并结合金相法和硬度法,测定了新型Nb-V微合金化贝氏体钢轨钢20mm板(/%:0.24C,0.39Si,1.86Mn,0.007S,0.002P,1.36Cr,0.33 Mo,0.04Nb,0.11V)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冷却速度0.04~4.0℃/s对钢的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Bs点温度低于400℃,当冷却速度在0.1~0.8℃/s,试验钢可获得全贝氏体组织,符合贝氏体钢轨的合金设计原理;试验钢的轧态显微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还有少量的马氏体,其强度、塑性、韧性、硬度各指标匹配较好,满足现行贝氏体钢轨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正火热处理工艺对SA-537CL1试验钢带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提出了SA-537CL1试验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带状组织由连铸坯的成分偏析导致,为一次带状组织,常规的正火热处理难以根除,只能有所改善。与热轧态相比,正火热处理后,铁素体与珠光体分布更加均匀,心部带状组织明显减轻。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带状组织变化不明显,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但差别不大,冲击韧性却有明显差异;正火温度为870℃、保温时间为10~40 min时,力学性能可满足客户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轧制的25 mm、30 mm厚度Q690D低合金高强钢回火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基于实验室热处理工艺下的性能及金相组织,深入分析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和回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及低温冲击功升高,回火工艺的选择取决于热轧态抗拉强度分布。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热轧态不同强度区间实验室及工业热处理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陈建军  姜茂发  李凯 《钢铁》2007,42(2):68-71
采用合金化方法生产的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轨及道岔,其热轧态抗拉强度大于1 250 MPa,比U75V提高25%;轨腰冲击韧性大于30 J/cm2,比U75V提高3倍以上.介绍了热轧贝氏体钢轨的强化机理、生产工艺及各项检验结果.用贝氏体钢制作的铁路道岔在线路运行已一年半以上,货运量达2亿t,目前仍在使用.在北京铁路局铺设的全贝氏体组合道岔,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在铁路使用将得到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热轧搪瓷钢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得到其高温下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规律。再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口的形貌及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使用高温金相显微镜对热轧搪瓷钢在经历高温烧搪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极好的高温塑性。高温拉伸试样断口搪烧高温下未出现严重的高温脆化现象,保持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推荐的搪烧温度850℃下,试验钢晶粒较常温晶粒略微长大,组织上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其力学性能的过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