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桑皮纤维的纺纱特点合理设计各工序工艺参数,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纺制出28 tex 55/45桑皮纤维/棉喷气涡流针织纱。通过对纱线单纱断裂强力、条干以及毛羽等指标进行测试,对比转杯纺,纱线毛羽、条干以及断裂强力等性能都有较大提高,符合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优化乌拉草棉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针对乌拉草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对乌拉草纤维预处理、采用称重原料混和工艺、优选前纺各工序工艺参数,并对转杯纺工艺中分梳辊速度、转杯工艺及纺纱张力等参数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棉/乌拉草75/25 36tex混纺转杯纱采用较优工艺参数为转杯速度47 000r/min,分梳辊速度7 300r/min,成纱捻系数420时,乌拉草混纺转杯纱可顺利生产,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桑皮纤维与负离子涤纶、棉纤维、羊毛纤维混纺,利用转杯纺纱工艺纺制桑皮纤维混纺转杯纱。合理选择混纺比及工艺参数,发挥各种纤维的性能优势,开发出的桑皮纤维混纺转杯纱具有亲肤保健、保暖舒适、抗菌抑菌的特性,可用于服装、装饰等纺织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探讨纺制精梳棉/桑皮纤维60/40 11.7tex混纺集聚纱的工艺配置与技术要点。采取棉精梳条与桑皮纤维预并条进行三道混并的方法;对桑皮纤维适量添加油剂,防止静电的产生;开清棉适度打击、梳理、混和,保证成卷质量稳定;梳棉低速度、轻定量、紧隔距,清除桑皮纤维较多的杂质;细纱工序对DTM129型细纱机进行四罗拉集聚纺改造,并在细纱牵伸区中加装了压力棒隔距块,顺利纺制出精梳棉/桑皮纤维11.7tex混纺集聚纱。认为:采用集聚纺纱方法和压力棒式隔距块可使所纺制出的精梳棉桑皮纤维混纺纱条干均匀度较好、成纱毛羽较少。  相似文献   

5.
桑皮纤维/棉/绢混纺纱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桑皮纤维的纺织用途,针对批量制取的桑皮纤维长度短等品质缺陷,采用桑皮纤维与棉纤维、绢丝混纺及转杯纺生产工艺,开发出适用于休闲服饰面料的164 dtex(36S)桑棉绢OE混纺纱,并详细介绍了纺纱工艺设计和技术措施。实践表明,通过桑皮纤维与其他棉型短纤维混纺,形成合理的长度分布梯度,选择转杯纺生产工艺,有助于弱化桑皮纤维的缺点,拓展桑皮纤维的纺织应用空间。开发的桑/棉/绢(40/40/20)164 dtex混纺纱条干均匀、纱体饱满、光泽优雅、毛羽少,且有天然纤维优良的吸湿透气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桑皮纤维的性能与可纺性。测试了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长度、细度、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分析了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的特性和可纺性。指出:桑皮纤维的主体长度较短,短绒率较高,断裂伸长较小,初始模量大,在棉纺环锭设备上纯纺难度较大,适宜与其他棉型纤维混纺纺制中粗号纱,而采用转杯纺技术则可加工桑皮纤维纯纺纱。  相似文献   

7.
探讨菠萝叶纤维/棉55/45 30tex纱的纺制工艺。先对菠萝叶纤维进行生化联合脱胶处理,经牵切和机械开松后,通过棉型纺纱设备成功纺制出菠萝叶纤维/棉55/45 30tex纱。结果表明:牵切和机械开松对纤维性能影响较大,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可以提高纱线性能;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捻系数为540时较佳。认为:经过工艺优化纺制的混纺纱线物理性能指标较好,表面光洁,能够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8.
RFRS10型转杯纺纱机纺制麻棉混纺纱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苎麻落麻的性能特点、纺制苎麻/棉55/45 36.7 tex、30.9 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根据原料特点,纺纱各工序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工艺,使苎麻棉混纺纱在RFRS10型转杯纺纱机上顺利生产,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棉/舒弹丝60/40 36.6 tex转杯纺弹力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舒弹丝及其混纺弹力纱的性能特点。采用棉包混棉、三道并条,并对转杯纺分梳辊和转杯型号与速度、成纱捻度以及阻捻盘型号等工艺进行优选试验。最终成功纺制出棉/舒弹丝60/40 36.6 tex转杯纺弹力纱,较好地满足了产品开发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转杯混纺纱不仅具有耐磨性好、弹性足、抗起毛起球的优良性能,而且纺纱效率高。为了探讨不同假捻器对山羊绒/棉转杯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在RFR30转杯纺纱机上使用不同假捻器、转杯进行纺纱,测试并比较转杯纺山羊绒/棉混纺纱(混纺比12/88)的纱线性能。结果显示:对于线密度为23 tex和30 tex的山羊绒/棉混纺纱,盘香式陶瓷假捻器比4槽金属假捻器与光滑金属假捻器纺制的混纺纱线的毛羽少、强力高、条干CV值低。U型转杯混纺纱线毛羽较多,V型转杯纺混纺纱线条干较好。采用盘香式陶瓷假捻器,随着转杯速度的增加,纱线条干CV值增加、强力减小。山羊绒/棉纤维转杯混纺纱的实际纺纱线密度小于理论纺纱极限线密度。  相似文献   

11.
汉麻棉精梳涡流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汉麻棉精梳涡流纱,对比了汉麻与苎麻、亚麻及棉纤维的性能指标、截面结构,阐述了汉麻纤维的性能特点,运用涡流纺纱技术纺制汉麻棉混纺精梳纱。通过汉麻预处理,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工艺,合理配置前纺各工序及涡流纺纱机工艺参数,成功纺制出汉麻/棉60/40 21.6 tex混纺精梳涡流纱,且成纱毛羽较环锭纱得到大幅度降低。认为汉麻棉精梳涡流纱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应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成纱强力和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方能更好地满足产品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探讨Tencel棉混纺中细号转杯纱的合理生产工艺。采用条混工艺;开清棉及梳棉工序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适度减少并合道数;转杯纺工序合理设置分梳辊速度和设计捻度,使得Tencel/C 50/50 19.6 tex转杯纱成纱质量得到保证,尤其是成纱强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棉棉秆皮混纺纱性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棉棉秆皮混纺纱生产工艺以及运用聚类分析法优选工艺的途径。针对棉秆皮纤维较粗、较硬、较脆,抱合力差的特点,通过预处理提高其可纺性,并在各工序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用不同工艺纺制出12种混纺转杯纱。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混纺纱性能进行分析,将所纺12种纱线聚类为4类,通过对4类纱线性能的分析比较,优选出工业化生产中宜采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棉/棉秆皮混纺比80/20,纺纱细度70 tex,捻系数600。指出:采用聚类分析法优选纺纱工艺参数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14.6 tex 40/40/20棉/彩棉/莫代尔混纺纱开发过程中,根据原料的特性,采取条子混和的方法,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使该产品生产顺利,成纱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麻棉混纺氨纶包芯竹节纱纺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棉纺设备上纺制麻棉氨纶芯竹节纱将竹节纱技术与包芯纱技术融合在了一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本文通过对R/C(55/45)36.4tex 70D麻棉混纺氨纶包芯竹节纱的纺制研究,分析和总结了纺纱工艺特征,并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顺利纺制棉Formotex木棉混纺纱,针对混纺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包混工艺,并对木棉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重点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合理设置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适当增大捻系数,以减少意外牵伸;细纱工序优选钢领、钢丝圈型号,以减少成纱毛羽;络筒工序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清除有害纱疵,最终成功纺制出棉/Formotex/木棉60/30/10 14.5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纺制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40/30/30 18.4 tex混纺针织纱,根据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合理选择三种纤维混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组分纤维优势;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优化梳棉、粗纱及细纱工艺配置,控制好各工序车间温湿度,最终解决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散湿严重、纤维间抱合力差、可纺性差等技术难题,顺利纺制了合金锗纤维混纺针织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莲纤维的可纺性,研究了莲纤维的纺纱工艺。结果表明:莲纤维纺纱性能介于棉纤维和麻纤维之间,宜采用莲/棉进行混纺;试纺纱线品种为莲/棉20/80,细度28 tex混纺纱;选择的工艺参数为;采用较低的速度:FA022打手速度260 r/min、FA141综合打手速度903 r/min、锡林360 r/min、刺辊880 r/min;采用较大粗纱捻系数,捻度45 T/m;采用较大钢丝圈,钢丝圈号数选择5/0;最后纺制的纱线质量能满足后续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顺利纺制有机棉汉麻Tencel羊毛混纺纱,针对各混纺纤维的性能差异,采用一次成卷、成条的方式进行生产。首先对原料进行混和预处理,保证开清棉工序顺利成卷;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流程,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如减少打击点、降低打手速度等,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成条困难、缠绕罗拉及胶辊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JC/汉麻/Tencel/羊毛40/30/20/10 18.2 tex针织纱,其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